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汉有哪些人主张“削藩”?

西汉有哪些人主张“削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61 更新时间:2023/12/27 5:03:13

西汉建立后,刘邦采取了分封以及郡县并行的制度,虽然他后来一步步铲除了异姓王,开始分封自己的子孙,但这对后代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汉皇帝都在不遗余力的削藩,尤其是文、景、武三帝。这三位皇帝背后都有一位出谋划策的能臣在,汉文帝时的贾谊、汉景帝时的晁错、汉武帝时的主父偃。这三人都是力主削藩的名臣,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贾谊

贾谊年少有名,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正是在贾谊的治理下,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稳定。汉文帝登基后让吴公升了官,而他也推荐了贾谊。没有想到汉文帝对贾谊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也经常向汉文帝献计献策,很多都被汉文帝采纳了。当时贾谊还在《治安策》中曾提出了“割地定制”,其意思是在原有的诸侯王的封地上分封更多的诸侯,也就是一代一代分割下去,这样诸侯的势力会越来越分散。

不过因为贾谊遭到了同行的妒忌,受到汉文帝冷落,甚至还把他外放出去了。三年后,当时朝中很多妒忌贾谊的人也不在了,汉文帝又想起了他,便把他召入京城,但没有重用他,而是让他去辅佐自己的小儿子梁怀王刘揖

贾谊32岁的时候,陪着梁怀王入朝,结果因为意外梁怀王刘揖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有责任,很自责,甚至常常哭泣,次年贾谊在忧郁中死去。

晁错

晁错相对来讲比较出名,由于能言善辩,深得汉文帝的信任,还曾做过太子家令,成为了太子的智囊。晁错曾在文帝时就献策要削藩,但没有被接受。

汉景帝登基后,开始重用晁错,提拔他为内史,甚至对他言听计从,当时的许多法令都是经他的手修改订立的。而晁错做大的功劳在于他上书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削藩。晁错的主张其实就是贾谊思想的继承。

可是因为汉景帝的削藩,把诸侯国逼急了,于是七国之乱爆发了,他们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造反。

而曾在吴国做过丞相的袁盎向汉景帝献了一计,告诉他,七国之乱的目的在于杀晁错,只要皇帝除掉他,那么自然可以兵不血刃的消除叛乱。于是汉景帝牺牲了晁错,腰斩了他。

主父偃

主父偃家境贫寒,早年曾在燕、赵、中山等国游学,但一直不受待见。于是主父偃去找了当时的大红人卫青,他认为卫青是皇帝的小舅子,皇帝肯定会听的。不过卫青多次推荐他,汉武帝愣是不理。眼看自己在京城待不下去了,于是他亲自给皇帝写了一道奏章,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随后,他在一年当中升迁四次﹐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

当时诸侯国势力很大,并且诸侯王骄奢淫逸,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于是主父偃提出了实行推恩令,主要内容是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这么一来,其实和贾谊等人的建议是类似的,也是要在不动声色中分割诸侯国的力量。

这个时期的主父偃,可以说是风光一时,但是他最终因为贪污受贿而被皇帝下令斩杀,导致全族被灭。

标签: 西汉

更多文章

  • 西周“三监”具体指的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周

    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击败商纣王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疆域,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天下的大片领土,成了周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制的策略,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的建立,巩固了周朝对于天下的占据,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

  • 清朝“皇贵妃”权责介绍 清朝有哪些皇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贵妃

    皇贵妃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由明朝创立,清朝沿用。那么,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但人力毕竟有时穷。把国家越管越乱、越管越落后的爱新觉罗氏,最终在一场战斗中结束了他的残命。其实

  • 三国时期担任“荡寇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荡寇将军

    《后汉书·孝灵帝纪》中记载:“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其后,魏蜀吴三国皆置。《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中记载:“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率,推荡寇将军张郃为主,诸营乃定。”再后,

  • 清朝的红顶子怎么来的?戴帽子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顶子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官员的帽子都十分特殊,与之前其他朝代的帽子相比较清朝官员的就非常鹤立鸡群了,他们所戴的帽子都是红顶子,就是上面布满了红缨,显得十分的显眼。为什么要设计一个这样的帽子呢?戴这个帽子是有什么讲究说法吗?下面我们就简单来看看清朝官员的红顶帽子到底有什么样的

  • “跑龙套”词语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跑龙套

    说到跑龙套这个词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吧,这个电影里面不是主角的演员,临时演员这类的就叫跑龙套了,但是其实跑龙套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和这个电影相关的,而是和其它职业相关的,那么到底和哪个职业相关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吧。跑龙套一词最早和这个戏曲是相关的,并不是和这个捕鱼相关,所以大家一定不要

  • 三国时期担任“征虏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

  • 在古代皇帝都有哪些自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君王、国王自称为寡人、孤、孤王等,这也就是南面称孤、称孤道寡。当然从秦始皇始称皇帝开始,皇帝则自称朕。那古代君主、国王、诸侯为什么管自己叫寡人呢?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听到那些君主自称寡人、孤家,就觉得他们高高在上、有无上权利和尊贵,当然也有生杀大权。所以他的臣子、

  • 古代官职“巡抚”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巡抚

    巡抚,俗称“抚军”或“抚台”,为从二品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一些明清古装宫廷戏中,经常会看到“巡抚”的官,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巡抚这个官职是明清时期有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

  • 战国时期投奔过赵国的名将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武力上,巅峰时期的赵国,完全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在赵武灵王开启胡服骑射

  • 古代格格、公主、郡主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格格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格格、公主、郡主的事情,很多人也应该都发现了,那三者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是好像又都不是一样的,那么这三种都分别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相关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1、格格格格是满语的译音,其意思为小姐、姐姐、姑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