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周“三监”具体指的是谁?

西周“三监”具体指的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87 更新时间:2024/1/25 0:06:49

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击败商纣王后,基本上控制了商朝原来的疆域,又征服了四周的许多小国。但如何牢固控制天下的大片领土,成了周武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于是,他采用分封制的策略,把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一个个诸侯国的建立,巩固了周朝对于天下的占据,它们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

对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齐国、鲁国、郑国、宋国、楚国、晋国、燕国、卫国等诸侯国。不过,如果要说周武王灭商之后地位最高的诸侯,则不是姜子牙建立的齐国,也不是周公旦受封的鲁国,而是周武王设立的“三监”。周武王消灭商朝后,把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朝后人。在此基础上,周武王姬发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这三个诸侯,被统称为“三监”。

首先,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商都,并将商的王畿分为卫 、鄘 、邶 3 个封区 ,分别由武王弟管叔(东卫管叔鲜)、蔡叔(南鄘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处)去占据,以监视武庚,称为三监。对周武王来说,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西周初期,殷商王室还拥有比较强大的实力,很可能会掀翻刚刚建立的西周。基于此,三监所在的三个诸侯,可谓被周武王赋予重任。换而言之,在西周初期,三监的地位,可谓在齐国、鲁国、卫国、郑国、晋国等诸侯国之上。

三监之首:管叔

管叔,一作关叔,姬姓,名鲜,周武王姬发之弟。姬鲜被封于管(今河南郑州),为“三监”之一,史称管叔鲜。

《逸周书·大匡解》及相关史料中关于管叔的史料,说明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也即管叔不仅是一方诸侯,还在周王室担任一定的官职,这和东周初期的郑国、卫国比较类似。其中,就郑庄公来说,正是利用这一双重身份,从而在春秋初期率先争霸。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本文所要说的管叔来说,被周武王姬发所册封,而且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也即是西周册封的诸侯之长。

同时,管叔作为“三监”之首,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其拥有率军征伐和平叛的大权。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对此,三监之首的管叔鲜自然是非常不服气,于是唆使武庚等发动叛乱。结果,周公平定叛乱后,管叔鲜被杀,管国被废。

蔡叔

蔡叔,周初三监之一。本名姬度,世称蔡叔度,是周文王的第五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后,蔡叔被封于蔡(今河南上蔡)。周成王这位君主即位后,蔡叔与其兄管叔挟纣王子武庚叛乱,被周公旦平定。在此背景下,蔡叔被放逐。后其子姬胡又被封于蔡,为蔡国和蔡姓的始祖。春秋时,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侵扰。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

公元前506年,蔡国随吴国伐楚,并攻入楚国郢都。公元前493年,蔡国由于受到楚国的逼迫,在吴国的帮助下,蔡昭侯迁都于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称为下蔡。公元前447年,蔡国被楚国所灭。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相对于管叔,蔡叔不仅没有被杀,其所在的诸侯国还得以保存下来,成为春秋时期颇有存在感的诸侯国。

霍叔

霍叔:姬姓,名处,西周霍国的第一任国君,也是霍姓的始祖。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将他的同胞兄弟、也是周文王第八个儿子叔处分封在霍地,并建立了霍国。霍叔处和管叔鲜与蔡叔度,共同负责监督被封于宋国的纣王之子武庚,史称“三监”,具有很高的权力。对此,在笔者看来,商朝和周朝交替之际,三监执掌征伐,具有很大的权力,也直接关系到周朝的安危。然而周成王时期,由于管叔和蔡叔勾结,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霍叔自然也被牵连其中。等到周公姬旦平定叛乱后,霍叔处被降为庶人。不过霍国并没有破灭,而由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的君主。

公元前661年,也即春秋时期,霍国传至姬求为霍伯,“姬求”认为从前周成王对其祖先霍叔处安置不当,遂自称霍公,史称霍哀公,变伯爵为公爵。晋献公得知姬求自称霍公后,心中不平,于是出兵消灭霍国,至于霍国的后人,于是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总的来说,周武王姬发消灭商朝后,三监是地位最高的三个诸侯国,甚至连齐国、鲁国都难以相提并论。不过,等到周公平定商朝后人的叛乱后,三监的地位自然相对下滑,也即周王室不太需要三监来监督殷商后人了。在此背景下,不仅管国被废除,蔡国和霍国,自然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国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西周

更多文章

  • 清朝“皇贵妃”权责介绍 清朝有哪些皇贵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贵妃

    皇贵妃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由明朝创立,清朝沿用。那么,清朝时期的皇贵妃是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清王朝二百七十六年的王朝历史上,曾出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但人力毕竟有时穷。把国家越管越乱、越管越落后的爱新觉罗氏,最终在一场战斗中结束了他的残命。其实

  • 三国时期担任“荡寇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荡寇将军

    《后汉书·孝灵帝纪》中记载:“张温破北宫伯玉于美阳,因遣荡寇将军周慎追击之,围榆中。”其后,魏蜀吴三国皆置。《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中记载:“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率,推荡寇将军张郃为主,诸营乃定。”再后,

  • 清朝的红顶子怎么来的?戴帽子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红顶子

    经常看古装剧的朋友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官员的帽子都十分特殊,与之前其他朝代的帽子相比较清朝官员的就非常鹤立鸡群了,他们所戴的帽子都是红顶子,就是上面布满了红缨,显得十分的显眼。为什么要设计一个这样的帽子呢?戴这个帽子是有什么讲究说法吗?下面我们就简单来看看清朝官员的红顶帽子到底有什么样的

  • “跑龙套”词语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跑龙套

    说到跑龙套这个词很多人也都是知道的吧,这个电影里面不是主角的演员,临时演员这类的就叫跑龙套了,但是其实跑龙套这个词最早并不是和这个电影相关的,而是和其它职业相关的,那么到底和哪个职业相关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看看吧。跑龙套一词最早和这个戏曲是相关的,并不是和这个捕鱼相关,所以大家一定不要

  • 三国时期担任“征虏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是汉末三国时期武将最主要的官职,接下来听听历史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重号将军虽然地位较高,但是数量有限,主要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方将军等。因此,由于重号将军的名额相对较少,所以自西汉时期开始,朝廷就册封了大量的杂号将军,以此授予立下战功的武将。到了汉

  • 在古代皇帝都有哪些自称?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君王、国王自称为寡人、孤、孤王等,这也就是南面称孤、称孤道寡。当然从秦始皇始称皇帝开始,皇帝则自称朕。那古代君主、国王、诸侯为什么管自己叫寡人呢?小时候看电视的时候,听到那些君主自称寡人、孤家,就觉得他们高高在上、有无上权利和尊贵,当然也有生杀大权。所以他的臣子、

  • 古代官职“巡抚”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巡抚

    巡抚,俗称“抚军”或“抚台”,为从二品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在一些明清古装宫廷戏中,经常会看到“巡抚”的官,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巡抚这个官职是明清时期有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

  • 战国时期投奔过赵国的名将都有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国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赵国无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诸侯国,特别是在武力上,巅峰时期的赵国,完全可以和秦国一较高下。在赵武灵王开启胡服骑射

  • 古代格格、公主、郡主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格格

    最近不少的这个人也都在说这个格格、公主、郡主的事情,很多人也应该都发现了,那三者好像都是一样的,但是好像又都不是一样的,那么这三种都分别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相关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分析分析。1、格格格格是满语的译音,其意思为小姐、姐姐、姑娘的意思,

  • 古代公主等级都是怎么划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公主

    最近在看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上的公主相关的问题,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公主好像就是公主了,也没有什么等级之分,要不就是长公主,小公主这样叫的,那么中国的历史上公主有没有这个等级之分呢?如果有的话,又具体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分析。古代的公主是有等级之分的,而且等级非常的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