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在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002 更新时间:2024/2/1 20:03:58

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历朝历代中,东汉小皇帝多那是出了名的。根据本人粗略统计,东汉十四位皇帝(包括前后少帝)中,除前少帝刘懿生卒年份不可考外,13位皇帝的即位平均年龄仅为12.3岁,其中即位时不满16岁的多达10位,占东汉皇帝的76.9%,远远低于其他朝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汉小皇帝如此之多呢?个人认为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

原因之一:先帝寿命普遍较短

造成东汉皇帝即位年龄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汉皇帝的普遍寿命较短,前任皇帝过早去世,必然造成继任皇帝的年龄普遍偏小。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个人认为应该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基因问题,东汉皇帝普遍寿命较短,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大一统王朝中最低的,除前少帝刘懿外,平均寿命仅为26.71岁,不仅远远低于西汉的37.67岁,同时也是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低于30岁的,13位皇帝中去世时不足40岁的多达10位,占东汉皇帝的76.9%,不足50岁的更是多达11人,占到了84.6%。如此多的短命皇帝,很难说没有基因方面的影响。

二是医疗落后,古代由于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对于很多疾病根本没有办法医治,以至于现代的很多小病在古代都成为了致命杀手。东汉的十四位皇帝之中,有多达6位皇帝因病去世,更有汉殇帝刘隆(不足1岁)和汉冲帝刘炳(2岁)夭折而亡,这不得不说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有关。

三是权臣谋害,东汉的权臣干政现象极为严重,而一旦皇帝年岁渐长,逐渐脱离权臣的掌控,导致君臣关系紧张,便极有可能被权臣所杀。在东汉十四位皇帝之中,汉质帝刘缵便是被大将军梁冀所毒杀,而后少帝刘辩则是被董卓逼杀。

四是生活习惯,东汉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现象极为严重,而外戚为了专权巴不得皇帝不问政事,宦官为了干政又往往通过献媚俩固宠,结果便导致皇帝生活习惯极为糟糕,很多皇帝都沉迷玩乐,导致身体羸弱,再加上古代皇帝生子年龄普遍偏小,而这又影响了后代的发育成长,结果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曾在《昌书》中提到,“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才是皇帝寿命较短的主因,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对这种说法予以了肯定。

如上,由于以上四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东汉皇帝的寿命普遍偏短,而新帝年幼又导致了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现象的出现,结果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原因之二:外戚干政现象太严重

在东汉的十四位帝王之中,除了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和汉和帝刘肇四位皇帝为顺利即位之外,其余十位皇帝皆为外戚或宦官所立,这个比例在大一统王朝之中,无疑也是最低的。

从汉殇帝刘隆开始,此后东汉帝王便没有一个是不是被他人扶上皇位的。汉和帝刘肇去世后,本应由长子刘胜即位,但邓太后却认为刘胜因常年生怪病不适合即位,于是改立刚刚出生百天的刘隆为帝。而刘隆在位仅220天便夭折,邓太后于是又和兄长邓骘密谋立年仅12岁的刘祜为帝。

刘祜在位20年病逝,太后阎姬为把持朝政,在刘祜有儿子的情况下,竟然与兄长阎显迎立北乡侯刘懿为帝,结果刘懿在位仅206天便病逝,接着宦官孙程等人杀死阎显兄弟,又迎立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刘保因是宦官迎立,于是便将朝中大权交于宦官,而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再加上其子刘炳在位仅一年便夭折,结果便导致外戚梁冀崛起。

刘炳年仅三岁夭折后,大将军梁冀便拥立年仅七岁的刘缵为帝,后梁冀见刘缵年少聪慧,担心其未来夺权,便又将其毒死,改立仅14岁的刘志为帝。刘志在位期间,虽然解决了梁氏外戚,但由于其死后无子,于是皇后窦氏又与父亲窦武拥立仅10岁的刘宏为帝。

汉灵帝刘宏在位虽然长达22年,但其死后却留下遗诏要“废长立幼”,要亲信宦官、上军校尉蹇硕拥立次子刘协为帝,然而蹇硕却在和大将军何进的博弈中败北,大将军何进于是扶立刘辩即位。之后爆发“十常侍之乱”,董卓入京之后又废刘辩,改立刘协为帝。

如上,汉朝被拥立为帝的皇帝多达10位,占到了东汉皇帝的76.9%,而东汉外戚干政现象太过严重,而这些外戚为了持续掌权,自然希望拥立一些年岁较小、便于掌控的皇帝,而这也是造成东汉小皇帝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名马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中的,名马,哪些,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事情,比如说这个马匹的事情的,因为三国演义但凡有点实力的人都会有一匹宝马,上到领导人下到这个文武百官,当然士兵也是有的,百姓有的话那就非常稀少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三国时期马这么多,那么有名的有哪些呢?其实还是有的下面给大家来盘点盘点。三国时期的马其实太多太多

  • 享年和终年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享年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会有着它独立的意思和意境。我们在描述某个人去世的时候,会用到“享年、终年、殁年、卒年”等一些词汇,那么这些词汇彼此之间都有着怎样的区别呢?尤其是我们经常会用到“享年”和“终年”,

  • 周瑜的子女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瑜

    周瑜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和孙策结交了,21岁起,周瑜跟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周瑜辅佐孙权执掌江东大权。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赤壁之战后,周瑜又率军大破曹仁,拜偏将军领南郡太

  • 历史上权力滔天的外戚都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外戚

    古代的外戚,指的是与皇帝的后妃有直接亲属关系的人士或家族,随着历史发展,血缘关系越来越不重要,泛指皇帝宠幸女人的娘家人,即便是没有血缘关系,通过这种裙带关系上位的,都算作外戚下面由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古代,外戚是一股十分特殊的势力,所谓“戚&r

  • 三国时期东吴担任“后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后将军

    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后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武将甚至诸侯就曾被封为后将军。比如在曹魏,曹洪、文聘等人曾担任后将军这一官职。再比如在蜀汉,黄忠、姜维等名将,也曾担任后将军一职。当然,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

  • 古代老婆和夫人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老婆,夫人,区别,说到,老婆,夫人,这个,称呼,现在

    说到老婆和夫人这个称呼,在现在的话,大家可能更多的是叫老婆,虽然也有叫夫人的,但是还是少数,只有那些比较文艺的,或者是当官的会称自己的老婆是夫人。但是在古代,夫人和老婆是一个意思吗?这两个称呼哪个等级更高一点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古代对于等级制度可是非常看重的。所以虽

  • 古人为什么把一斤定位十六两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人,为什么,一斤,定位,十六,秦始皇,大一统,中国,之后

    在秦始皇大一统中国之后,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规范,其中就有度量衡。秦始皇时期就规定一斤为十六两,这一度量衡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在1959年之后,才将一斤十六两调整为了一斤十两。那么古人为何要将一斤定位十六两呢?度量衡的衡才是重量单位,所以说关键就在这个衡上。大家

  • 历史上的陕西省出过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宰相

    田千秋 西汉 ?前77年 陕西咸阳田千秋无真才实学,又无尺寸进征之功,骤至相位,内外多有不服。他为人敦厚,处事机智,曾上 书劝武帝广施恩泽,减缓刑罚,安抚吏民,自娱养身。昭帝刘弗陵在位,他与霍光等人辅政,在相位达12年。因年老时行走不便,每上朝帝准乘小车,故世称“车丞相”。

  • 历史上的甘肃省出过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甘肃

    梁商 70年 ~141年 甘肃省泾川县梁商谦恭温和,虚心荐贤。他前后举荐了汉阳人巨览、上党人陈龟为掾属,李固、周举为从事中郎。京师(雒阳)内都齐声叫好,称赞梁商为贤辅,顺帝更把国家重务都交给他处理。每次遇到灾荒年岁,梁商就把自家收取的稻谷运到城门处,赈济那些无粮的灾民,并且不说是大将军的恩惠,只说

  • 历史上的浙江省出过哪些宰相?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浙江省

    郑弘 ?86年 东汉 浙江绍兴为官清廉。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赋税,农忙季节,他微服私访,调查民间疾苦,救济贫困农户。如果遇到天气大旱,就亲自随车求雨。在任职太尉(宰相)期间,刚正不阿,坚守正义,不畏豪强,深得人心。见外戚窦宪专权,势力日渐强大,最终要危及朝廷社稷,因此,经常上书皇帝请求处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