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蜀汉担任“庲降都督”官职的都有谁?

蜀汉担任“庲降都督”官职的都有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73 更新时间:2024/1/24 23:20:50

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蜀汉有四大都督,分别为汉中都督、江州都督、永安都督、庲(lai)降都督。这四大都督区,几乎撑起蜀汉的整个国防,其中汉中是蜀汉北大门,永安是蜀汉东大门,而江州是蜀汉内部水路交通的枢纽,庲降都督则主要负责镇守南中地区。

我们对于蜀汉南中地区的认知就是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然后就成了蜀汉的军需、兵源供给地。实际上,诸葛亮南征只是扫平了刘备死后南中地区的集中叛乱,诸葛亮大军撤走之后,南中地区还是经常发生小规模叛乱,所以庲降都督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南中地区的稳定;将南中地区的兵员及其他军国所需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蜀地,以助北伐。

蜀汉前后共有六任庲降都督,虽然他们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在《三国演义》中更是鲜有出场,但他们的贡献不可磨灭,今天小编试图梳理一下蜀汉六任庲降都督的历史贡献与生平:

第一任:邓方(215-221年)

邓方,字孔山,荆州南郡(治今湖北省荆州市)人。早在赤壁之战前后,邓方就开始跟随刘备了,并被刘备任命为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讨伐张鲁,邓方亦随刘备入蜀。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在刘备的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

建安二十年(215年),刘备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以邓方为太守,并任命邓方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出镇南中。由此,对于邓方来说,成为第一任庲降都督。按照史料记载,邓方治理南中地区的政绩很不错,章武元年(221年),邓方卒于任上。

第二任:李恢(221-231年)

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同年蜀汉庲降都督邓方逝世。李恢身为建宁郡人毛遂自荐,刘备以李恢为庲降都督,授予节符,领交州刺史,驻牂牁郡平夷县,出镇南中。因此,对于李恢来说,成为蜀汉第二任庲降都督,李恢还参加了诸葛亮平定南中的战役,独领一路军队。

据《三国志·李恢传》记载,在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后,李恢将南中地区的叟、濮部落中征收耕牛、战马、金银以及犀牛皮作为赋税,用以充实朝廷的军用物资(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充继军资,于时费用不乏)。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就开始准备北伐,南中地区军需对于北伐非常重要,建兴九年(231年)李恢逝世。

第三任:张翼(231-233年)

张翼,字伯恭,益州犍为郡武阳县人。在建兴九年李恢去世,张翼接替了庲降都督一职。张翼性格比较严肃,执法严厉,没有收获南中地区的民心,促成了南中豪帅刘胄的叛乱。这件事发生在建兴十一年(即公元233年),张翼上任仅仅两年,可见张翼这个庲降都督并不是很称职,不适合这个位置。于是蜀汉用马忠来接替张翼的位置。

当时刘胄的叛乱尚且没有摆平,马忠又没有赶到,张翼的属下认为应该及时赶赴成都谢罪,但张翼还是坚持筹备粮草,直到马忠赶到后才离职。马忠借助张翼留下的基础成功击败刘胄。张翼这个举动也获得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赞赏,后来张翼活跃于蜀汉的北伐事业上。

第四任:马忠(233-249年)

马忠,字德信,巴西人。在刘备遭遇“夷陵之战”的惨败,退守永安的时候得到赏识。诸葛亮南征的时候,马忠也是其中一路,成功平定牂牁郡,代为牂牁太守,有一定治理南中地区的经验。刘胄叛乱时,马忠被任命为庲降都督,在任期间马忠转移治所,加强了对南中地区尤其是越巂郡的控制。马忠去世后,南中地区百姓违背礼法为其立庙私祭,可见马忠在南中地区的名望。

第五任:张表(249-?)

张表,字伯达,益州蜀郡成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年少成名,后任尚书,在公元249年被后主刘禅拜为庲降都督,官至后将军。景耀初年(公元258~261年),张表去世。因为张表的去世时间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年份,所以,关于张表的庲降都督任期,也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时间。

第六任:阎宇(?-258年)

阎宇,字文平,荆州南郡人。阎宇接替张表成为蜀汉第六任庲降都督,出镇南中。阎宇为人勤勉,处事精细,但在南中的威望和成绩都比不上马忠。景耀元年(258年),永安都督宗预因病回到成都,蜀汉朝廷任命阎宇为永安都督,镇守蜀汉与孙吴交界的戍卫重镇巴东郡。

景耀五年(262年),蜀汉大将军姜维又一次北伐失败。因姜维连年北伐未果,黄皓于是想除掉姜维而扶植依附于己的阎宇,姜维畏惧而不敢回到成都。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阎宇亲自率领兵马西向救援成都,此后关于阎宇的记载不详。

其实阎宇离开后,镇守南中的是霍戈,霍戈是当年刘备进攻成都时镇守葭萌关的霍峻之子。阎宇258年离任,霍戈实际上承担了庲降都督的职责,平定叛乱,稳定南中。公元263年,霍弋听闻曹魏大举伐蜀,打算前往成都协助防守,刘禅以战略已定,不听其建议。

等到成都失守,霍弋身穿丧服,痛哭告祭三日。其部下诸将都劝霍弋应该尽快投降魏军,霍弋说:“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在得到刘禅已经东迁洛阳之事时,才率领六郡太守投降。

南中地区并非是对曹魏的前线,虽然经常有小规模的叛乱,但还是关注度不高,蜀汉庲降都督远不如魏延、王平那样有名,但他们能够稳定南中地区,为蜀汉提供军需物资,对于蜀汉也非常重要,他们的历史贡献不应该被遗忘。

标签: 庲降都督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一共有多少姐姐?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武帝

    在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一家之主,甚至是一国之君,只能够由男子来继承。因此,对于皇族而言,皇子和公主的意义区别甚大,前者有可能问鼎九五之尊之位,而后者,能够嫁给一个不错的人,便算是很好的归宿的。因此,倘若一个公主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的话,她需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便

  • 曹丕遗诏里的几位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丕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重,命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受领遗诏,共同辅佐嗣主曹叡。曹丕的这四位辅政大臣可谓搭配非常合理,从出身来看,曹真、曹休是宗室将领,陈群、司马懿是士族代表;而且两文两武,能够互相牵制,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问题。但有细心的人从史书记载中发

  • 清朝的一品和二品官都有哪些 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一品

    不同时代的官制,其职能范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这个不能单纯的按品级来对比。比如说巡抚可以对比省级,但总督呢?清代的督抚官员,不仅具有行政权,军权也归他们掌控。现在咱们可没有军政一手抓的地方官儿。回答这问题,我们需要对清代的官制有着一定的了解!我先给大家简单的缕一缕,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把京城地方分开

  • 飞将军李广一共有多少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广

    李广是西汉武帝时有名的武将,戎马一生,威震匈奴。但他一生却始终没有得到重用,到死连个侯爵也没有。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由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由定襄、代郡出击跨大漠远征匈奴本部,李广几次请求随行,汉武帝起初以他年老没有答应,后来经不起李广请求,同意他出任前将军。后来因为

  • 古代皇帝的女儿叫做什么 是叫公主,还是格格和郡主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帝

    每年暑假湖南卫视都会热播电视剧《还珠格格》,里面赵薇饰演乾隆的义女还珠格格,林心如则是乾隆的亲生女儿明珠格格,其实格格这个称呼是错误的,两人都为乾隆的女儿,应该被称为公主,所以这部电视剧更应该叫做《还珠公主》。对于古代皇室成员的女子称呼是格格,公主,还是郡主,这里面可是有很大学问的。在清代以前,对

  • 古代女官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女官

    相信喜欢看历史剧的朋友们会发现在历史剧里面,基本上看不到女子当官,毕竟我国古代重男轻女,这种现象也很正常。(历史剧非古装剧,古装剧多数属于架空)但实际上,我国古代的确有当官的女子,只不过数量非常的少,而且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宫内,被统称为女官,明代有个秦良玉,这是个特例,我们就暂且不提。这些女官听起来

  • 东汉末三国初的颍川四大名士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颍川

    “汝颖多奇士”是汉末、魏晋之际人们的共识。汝指的是汝南郡,颖指的是颍川郡,在东汉时这两个郡挨在一起,都属于豫州。东汉时期地处中原而又毗邻京都洛阳与帝乡南阳的汝南郡和颍川郡是儒学发达 、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人才集中之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智能之士思得明主,很多汝颍两地的士

  • 明朝开国名将结局能得以善终的都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

    自来开国帝王和左膀右臂之间的关系,都仿若进入了一个轮回怪圈,一起白手起家拼事业时,那可真是肝胆相照,把命搭上都没有二话。不过一旦功成名就、天下大定,功臣的地位就尴尬了,一般会有年数不等的蜜月期,大家开心分享胜利果实,颇有点苦尽甘来的意思。可随着局势稳定,前朝残余势力被一一剪除,功臣们就成为皇帝的眼

  • 诛九族指的是哪九族?九族包括哪些亲戚?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诛九族

    古装剧中我们常会看到,比如官员犯了事触怒皇帝,就会被下令诛九族,那么这个“九族”是哪九族?包括了哪些亲戚?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九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

  • 年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年号

    年号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在一次狩猎时获得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的兽,故定下年号为“元狩”,这就是第一个“年号”,而此前年号“建元”、“元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