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开国名将冯胜都有哪些功绩?

明朝开国名将冯胜都有哪些功绩?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97 更新时间:2024/1/5 5:16:05

一、归附太祖

冯胜,初名国胜,后改为胜。与兄长冯国用都爱读书,通晓兵法,元末筑寨自保。明太祖攻战至妙山时,冯胜随兄长一同归附,受到重用。冯国用累立军功,升至亲军都指挥使,去世后由冯胜袭其官职,典掌亲军。

二、南征北战

陈友谅进逼龙湾。明太祖率军抵御,战于石灰山。冯胜攻其中坚,大败陈友谅军,又继续追击,败其于采石,于是收复太平。

冯胜随军征讨陈友谅,攻克安庆水寨,长驱直入江州,赶走陈友谅,晋升为亲军都护。冯胜又随军解安丰之围,迁升同知枢密院事。

冯胜随军激战鄱阳,下武昌,克庐州,然后调兵攻取江西诸路。又与诸将收复淮东,克海安坝,取泰州。徐达围攻高邮不下,回军支援宜兴,而命冯胜督率所留军队。

高邮守将诈降,冯胜命指挥康泰率数百人先行入城,城内守军关闭城门,将他们全部杀害。明太祖大怒,将冯胜召回,责罚十大杖,然后命他步行回高邮。

冯胜既惭愧又气愤,拼力进攻。徐达也自宜兴返回,增兵攻克高邮,然后攻取淮安。安丰城陷,在旧馆擒获吴将吕珍。下湖州,克平江,冯胜功劳仅次于平章常遇春,再升为右都督。冯胜跟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攻下山东诸州郡。

三、征伐山西

洪武元年(1368),冯胜兼任太子右詹事。因犯小法而被贬官,任都督同知。冯胜率军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陕州,直趋潼关。守将夜逃,于是夺潼关,取华州。

返汴之后,前往明太祖行在谒见,被授为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随即跟随大将军征伐山西,由武陟攻取怀庆,越过太行山,克碗子城,取泽、潞,于猗氏擒获元右丞贾成。

又克平阳、绛州,擒获元左丞田保保等,俘获将士五百余人。明太祖大悦,下诏命右副将军冯胜位居常遇春之下,偏将军汤和位居冯胜之下,偏将军杨王景位居汤和之下。

四、功过赏罚

洪武二年,冯胜率军渡过黄河,直趋陕西,攻克凤翔。然后渡过陇水,攻取巩昌,进逼临洮,降服李思齐。又回军跟随大将军徐达围攻庆阳。扩廓遣将进攻原州,声援庆阳。冯胜扼守驿马关,打败其将,于是攻克庆阳,捉住张良臣。陕西全部平定。

九月,明太祖召大将军回京,命冯胜驻守庆阳,节制诸军。而冯胜却认为关陕已定,擅自率领全军返回。明太祖大怒,对冯胜加以切责。念其功大,赦免了他,未予治罪。但所赏金币,未及大将军的一半。

第二年正月,冯胜以右副将军的身份与大将军一起出西安,直捣定西,击败扩廓帖木儿,俘获兵马数万。又分兵自徽州往南出一百八渡,巡行略阳,擒获平章蔡琳,然后进入沔州。另外派遣其他将领自连云栈攻取兴元,调兵吐番,在西北征讨哨极。

凯旋之后,论功时,冯胜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参与军国大事,并封为宋国公,年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诰词中谓冯胜兄弟亲同骨肉,十余年间,除肘腋之患,建爪牙之功,平定中原,佐成天下。所以对冯胜称赞备至。五年,因冯胜效力四方,因而与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分别被赐给彤弓。

扩廓居于和林,多次骚扰明朝边境。明太祖以此为患,派出大军三路出塞。命冯胜为征西将军,率副将军陈德、傅友德等从西路出击,攻取甘肃。

到兰州时,傅友德率领骁骑为前锋,再败元军,冯胜复败之于扫林山。到达甘肃,元将上都驴出迎投降。到达亦集乃路时,守将卜颜帖木儿也降。冯胜军驻扎别笃山,岐王朵儿只班逃走,冯胜率军追击并俘获其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及马驼牛羊十余万。

这场战役中,大将军徐达出师不利,左副将军李文忠军与元军死伤相当,唯独冯胜斩俘甚多,全胜而返。但当时有人说他私藏驼马,因而未获赏赐。

此后,冯胜多次前往临清、北平练兵,率军出大同征讨元朝遗部,镇守陕西及河南。其女被册封为周王妃。

五、辽东边患

时间一久,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都已去世,而元太尉纳哈出拥兵数十万驻扎金山,成为辽东边患。

洪武二十年,明太祖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南雄侯赵庸等以步兵、骑兵共二十万前去征讨。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申国公邓镇等都随行。

明太祖又派所俘纳哈出部将乃剌吾携带玺书前去谕降。冯胜军出松亭关,分别修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在大宁驻扎两个多月后,冯胜留下五万军队驻守,而率全军进逼金山。

纳哈出见到乃剌吾后大惊道:“你还活着吗?”乃剌吾向他述说明太祖的恩德。纳哈出很高兴,便派遣其左丞探马赤等前来献马,并且侦察冯胜军军情。

此时,冯胜军已经深入,翻越金山,到达女直苦屯,降服纳哈出部将全国公观童。大军突至,纳哈出感到寡不敌众,便按乃剌吾所说,请求投降。

冯胜派蓝玉率轻骑前往受降。蓝玉用酒招待纳哈出,饮得正欢时,蓝玉脱下衣服给纳哈出穿。纳哈出不肯穿,并对左右咄咄而语,企图逃跑。

冯胜的女婿常茂当时在座,他突然跃起向纳哈出的手臂砍去。都督耿忠将他拥去见冯胜。纳哈出的将士及妻子儿女十余万人驻扎在松花河,听说纳哈出受伤,大惊而溃。

冯胜派遣观童将他们招降,获得二十余万人,牛羊马驼及辎重绵亘百余里。冯胜军回至亦迷河时,又俘获其残兵二万余人、车马五万。而都督濮英殿后,被元太尉纳哈出军队所杀。

师还之时,冯胜将捷报上奏,并将常茂激变的情形也一起奏上,率领投降的二十万人全部入关。明太祖大悦,派遣使者前去迎接慰劳冯胜等,而将常茂套上械锁。

当时有人揭发冯胜藏匿了许多良马,派门人向纳哈出之妻依次酌酒,以求大珠异宝,王子才死二天便强娶其女,因而丧失降、附之心,又损失濮英三千骑兵,而常茂也趁机攻讦冯胜之过。

明太祖大怒,没收冯胜的大将军印,命他在凤阳建宅居住,定期上京朝见,诸将士也无赏赐。冯胜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统率过大军。

标签: 冯胜

更多文章

  • 三国五虎上将的副将都分别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虎上将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手下最有名的将领有五虎上将,他们为蜀汉政权征战沙场,屡建战功。为了配合他们作战,他们也拥有自己的副将。那么这些副将都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又如何呢?一、关羽的副将关平。关羽作为五虎上将之首,为人自傲,目高于顶。强将手下无弱兵,他的副将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在襄樊之战中,关羽率领自

  • 中国历史上母仪天下的十大皇后盘点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

    那些在史书里留下笔墨的皇后们,中国历史太长,朝代太多,几千年,估计专业人士也不敢具体确定有多少位,我们现在知道的都是古人有记录的,也许还有没记录的,有的皇帝有一任皇后,也有好几个皇后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皇后的人数是远远多于皇帝的,有的美貌,有的智计无双,有的贤良淑德,有的手段残忍,有的外戚专权等等

  • 历史上有哪些后妃的名字留有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后妃

    中国古代女子的地位不是很高,封建社会讲究在家从父,出稼从夫,夫死从子。所以留下姓名的女子不是很多。一般史书所介绍的女子都是随夫姓再加本人的姓,如姓朱的嫁给姓魏的就称魏朱氐等。就连贵为皇后的,也只不过用娘家的姓称为某后。如汉文帝他娘称薄后,究竟叫什么史书没载。可见古人对女子的不重视。之前皇后嫔妃是有

  • 历史上的皇后真的称呼自己“哀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后

    现在的宫廷剧是越来越多了,大家有没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有的宫廷剧里太后自称是哀家,皇后也自称是哀家?那么这个哀家是什么意思呢?太后、皇后为什么要自称是哀家呢?到底谁用哀家这个称呼是对的呢?哀家和皇上是什么关系?皇后为何自称哀家?为何皇后、太后等女性自称「哀家」?这种称呼从何时开始?又代表

  • 清朝历任皇后大全(含追尊)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皇后

    一、清肇祖原皇帝皇后:原皇后(?-?),清肇祖爱新觉罗·孟特穆妻。事迹不详。(顺治五年追尊)二、清兴祖直皇帝皇后:直皇后(?-?),清兴祖爱新觉罗·福满妻。事迹不详。(顺治五年追尊)三、清景祖翼皇帝皇后:翼皇后(?- ?),清景祖爱新觉罗·觉昌安妻。事迹不

  • 汉朝历任皇后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

    汉朝历史上四个最出名的皇后皇后(huáng hòu)简称为后,是世界历史上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正配的称号。[ “后”与“後”,古已有之。“后”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启就称作夏启后,后引申指“

  • 历史上后宫女子真的称自己为“本宫”、“臣妾”、“哀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本宫

    受影视剧的洗脑,后宫女子管自己叫本宫、臣妾、哀家似乎都成了常识了,感觉这几个词儿一出来,精彩的宫斗大戏就要开始了,但真实的历史上是这样吗?答案是令人失望的,漫长的历史上,后宫女子并不这么称呼自己。小编的感觉立刻戏精指数直线下降,后宫都不精彩了呢!古代皇后和皇太后这些后宫人生赢家,对比自己地位低的所

  • 南宋皇后列表及简介 南宋皇帝都各有几个皇后?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

    南宋(1127年-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南宋最后一个皇帝是宋卫王赵昺。南宋朝皇帝列表1、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被封为康王,1127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重复的年号?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年号

    我们在翻阅古籍文献的时候,其中很多都会涉及到古代的年份时间,然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元纪年又是1582年罗马颁行的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开始的一种纪年法,这种纪年法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而古代一般都是采用年号纪年的方式。不过,古代的皇帝何其之多,他们使用年号的时候,会不会有重复的现象出现呢?在古代,没有公

  • 开国皇帝的庙号不是“祖” 而是“宗”的朝代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开国皇帝

    庙号是中国古代在太庙中祭祀皇帝时的称号,起于商朝。比如太祖商汤、太宗太甲、高宗武丁。但周朝废除了庙号,改用谥号。谥号就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同时废除了庙号和谥号,因为秦始皇认为庙号也好,谥号也罢,都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