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朝历代国都都城古今地名对照

中国历朝历代国都都城古今地名对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39 更新时间:2024/2/25 8:07:04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朝代更替方面,可以说是世界第一,世界上其他国家、地区,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比。

都城,即就是就是今天所说的首都,又称为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政府所在地的称谓。它通常是各类国家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有的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也有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在这么多的朝代更替中,不断地有城市变成都城,成为那个时代的文明河繁华的代表,有些得到了传承至今还是繁华的都市,有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里,在哪里都已经无从寻找踪迹了。历史上朝代都不是一个首都 最多有五个首都。

帝都,是对封建帝国的首都的简称。现今世界上已没有国号为“帝国”的帝制国家,“帝都”一词在官方几乎已不再使用。

五帝时期

(约公元前26世纪初~公元前2070年) 『黄帝』有熊(今河南郑州新郑) 『颛顼』帝丘(今河南濮阳) 『帝喾』帝丘(今河南濮阳)、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 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 『舜』 永济(今山西运城永济)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阳城(今河南郑州登封东) 阳翟(今河南禹州)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原 (今河南济源西北) 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亳(今河南洛阳偃师西) 亳 (今河南郑州) 嚣 (今河南郑州西北) 相 (今河南濮阳北、安阳内黄南;一说今河南安阳洹水北) 邢 (今河北邢台) 庇 (今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奄 (今山东曲阜) 殷 (今河南安阳) 朝歌(今河南淇县)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镐京(今陕西西安长安西北) 成周(今河南洛阳) 犬丘(今陕西咸阳兴平东南) 南郑(今陕西渭南华县)

东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雒邑(河南洛阳)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秦』:西犬丘(今甘肃天水西南)、平阳(今陕西宝鸡东南)、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咸阳(今陕西 咸阳东北)

『晋』: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新田(今山西侯马)、屯留(今山西屯留县南)、端氏(今山西沁水东北)

『楚』: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陈丘(今河南淮阳)、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

『齐』:临淄(今山东淄博)

『燕』:临易(今河北雄县)、蓟(今北京城西南)

『宋』:商丘(今河南商丘南)、睢阳(今河南商丘西南)

『鲁』:曲阜(今山东曲阜)

『郑』:新郑(今河南新郑)

『赵』:晋阳(今山西太原)、中牟(今河南鹤壁西)、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安邑(山西夏县西北)、大梁(今河南开封)

『韩』: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宜阳(今河南洛阳宜阳西)、阳翟(今河南禹州)、新郑(今河南新郑)

『卫』:沫(今河南淇县)、曹(今河南安阳滑县东)、楚丘(今河南安阳滑县东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陈』:陈(今河南淮阳)

『蔡』:上蔡(今河南上蔡)

『曹』:陶(今山东定陶)

『吴』:吴(今江苏苏州)

『越』:会稽(今浙江绍兴)

『杞』:杞(今河南开封杞县)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楚』(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 彭城(今江苏徐州)『南越』(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0年) 番禺(今广东广州)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 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 『新』(公元8年~公元2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8年公元23年 『汉更始』(公元23年~公元2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3年公元24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24年公元25年

东汉

(公元25年~公元220年)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5年公元190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190年公元195年 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魏』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220年--公元221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21年--公元265年

『蜀』(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成都 (今四川成都)

『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 建业 (今江苏南京)公元229年--公元265年 武昌 (今湖北武汉)公元265年--公元267年 建业 (今江苏南京)公元267年--公元280年

西晋

(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65年公元313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东晋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

十六国时期(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汉(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离石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县北)、蒲子(今山西隰县)、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前凉』(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后赵』(公元319年~公元351年):襄国(今河北邢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龙城(今辽宁朝阳)、蓟(今北京城西南)、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94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中山(今河北定州)、龙城(今辽宁朝阳)

『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勇士(今甘肃榆中东北)、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广武(今甘肃兰州永登)、乐都(今青海乐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姑臧(今甘肃武威)

『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北)、张掖(今甘肃张掖西北)、姑臧(今甘肃武威)

『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滑台(今河南安阳滑县)、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

『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敦煌(今甘肃敦煌)、酒泉(今甘肃酒泉)

『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高平(今宁夏固原)、统万(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

『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龙城(今辽宁朝阳)

『冉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长子(今山西长治长子西南)

『翟魏』(公元386年~公元391年):滑台(今河南安阳滑县)

『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 『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建康(今江苏南京)公元502年--公元552年 江陵(今湖北江陵)公元552年--公元554年 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554年--公元557年

『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今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86年公元398年 平城(今山西大同)公元398年公元493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493年公元534年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大兴(今陕西西安)公元581年公元605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605年公元619年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西京长安(陕西西安)公元618年-公元904年

东都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57年-公元736年

(与西京并重时期) 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公元4世纪初---公元663年 约350多年 伏俟城(今青海湖西22.5公里)

『吐蕃王朝』(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877年)约300年 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 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

『渤海』(公元669年--公元926年) 东京龙泉(今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南诏』(公元738年---公元902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长和』(公元902年--公元928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义宁』(公元928年--公元937年) 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07年公元909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09年公元913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

『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

洛阳(今河南洛阳)公元936年公元937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公元937年公元946年

『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 开封(今河南开封)

[十国] 前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后蜀:成都(今四川成都)

楚:潭州长沙府(今湖南长沙)

南汉:广州兴王府(今广东广州)

闽:福州长乐府(今福建福州)

吴越:杭州西府(今浙江杭州)

吴:扬州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唐:西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 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 (今湖北江陵)

北汉:太原(今山西太原)

北宋

(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

(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南京(今江苏南京)公元1129年公元1138年

临安(今浙江杭州)公元1138年公元1276年

少数民族政权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918年公元1007年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3年)大理(今云南大理)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兴庆府(中兴府)(今宁夏银川东南)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公元1115年公元1153年

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公元1153年公元1214年

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1214年公元1234年

『西辽』(公元1132年~公元1218年)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即唐代碎叶城)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大都(元冬都,今北京)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上都(元夏都,今内蒙锡林浩特南)公元1263年--公元1368年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南京 (今江苏南京)公元1368年公元1420年

北京(今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

兴京(今辽宁新宾西)公元1616年--公元1621年

辽阳(今辽宁辽阳)公元1621年--公元1625年

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25年--公元1644年

北京(今北京)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民国

南京 公元1912年1月1日-公元1912年4月2日

北京 公元1912年4月2日-公元1928年6月8日

南京 公元1927年4月18日-公元1932年1月29日

洛阳 公元1932年1月29日-公元1932年12月1日

南京 公元1932年12月1日-公元1937年11月17日

重庆 公元1937年11月17日-公元1946年5月5日

南京 公元1946年5月5日-公元1949年4月23日 台北 公元1949年-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公元1949年10月1日-至今

氏族/朝代/国号 首都 年代

女娲氏(三皇) 女娲

有巢氏(三皇) 有巢

燧人氏(三皇) 商(相传今河南省商丘市) 燧人

祝融氏(三皇) 祝融

伏羲氏(三皇) 陈(相传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伏羲(相传约前2852年约前2737年)

神农氏(三皇五帝) 鲁(相传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神农(相传约前2737年约前2699年)

有熊(相传今河南省郑州市) 炎帝(相传约前2737年约前2699年)

有熊氏(三皇五帝) 轩辕(相传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 黄帝(相传约前2699年约前2588年)

庖羲氏(五帝) 宛丘(相传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 太昊

穷桑氏(五帝) 穷桑(相传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北) 少昊(相传约前2587年约前2491年)

共工氏(三皇) 共工

高阳氏(五帝) 高阳(相传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庞口镇旧城村北) 帝颛顼(相传约前2490年约前25世纪)

帝丘(相传今河南省濮阳市) 帝颛顼(相传约前25世纪约前2413年)

高辛氏(五帝) 亳(相传今河南省商丘市) 帝喾(相传约前2412年约前24世纪)

亳(相传今河南省商丘市) 帝喾(相传约前24世纪约前2343年)

青阳氏(五帝) 清化(相传今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东) 帝挚(相传约前2343年约前2333年)

陶唐氏(五帝) 平阳(相传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尧(相传约前2333年约前2234年)

有虞氏(五帝) 蒲坂(相传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 舜(相传约前2233年约前2184年)

夏朝 先夏 大夏(相传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

崇(相传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 鲧

阳城(相传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镇) 禹

阳翟(相传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 禹太康

有穷氏 夏邑(相传今河南省商丘市) 穷石(相传今河南省洛阳市南) 羿(有穷氏政权) 羿、寒浞 (有穷氏、伯明氏政权)

有易氏 有易(相传今河北省易水流域) 有易(有易氏、易阳国)

斟(一说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29公里处芝田镇稍柴村,

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18公里处) 太康、中康

帝丘(相传今河南省濮阳市西南) 相、少康

原(一说今河南省济源市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 杼

老丘(相传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 杼扃

西河(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东南) 廑发

斟(一说今河南省郑州市旧巩县西南29公里处,

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18公里处) 桀

“河南”(当今位置不明,

一说今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东18公里处) 桀

商朝 先商 亳(今河南省商丘市) 契

商(今河南省商丘市) 昭明

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相土

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相土

邺(今河南省安阳市) 上甲

殷(今河南省安阳市) 王亥

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殷侯”

早商 亳(今河南省商丘市) 大乙汤大戊密(约前1600年-前1422年)

嚣(今河南省郑州市商城遗址) 中丁庄、卜壬发(仲丁元年,约前1421年-前1386年)

相(一说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东南) 戋甲整(河亶甲元年,约前1385年-前1377年)

西亳(今河南省洛阳市) 且乙滕且丁新(约前1376年-前1328年)

西亳(今河南省洛阳市) 且乙滕且丁新(约前1376年-前1328年)

奄(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 南庚更、象甲和(约前1327年-前1315年)

晚商 殷(今河南省安阳市) 般庚旬帝辛受(约前1314年-前1046年)

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 帝辛受(约前1046年)

周朝 先周 邰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 弃-不窋

戎狄(今甘肃省庆阳市) 不窋-公刘

北豳(今甘肃省庆阳市) 公刘

豳(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 公刘-周太王

岐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扶风县周原) 周太王-周文王

丰京(都城、西政治中心,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处,咸阳市秦都区钓台街道) 周文王-约前1046年

西周 镐京/宗周(都城、政治中心,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处,咸阳市秦都区钓台街道) 约前1046年-前771年

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约前1046年-前771年

郑(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县) 周穆王

犬丘(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槐里城) 周懿王

东周 成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前770年-前367年

洛(西周国都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 前367年-前256年

巩(东周国都城,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 前367年-前249年

秦朝 西垂(今甘肃省一带) ?-非子

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一带) 非子-前822年

犬丘(今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前822年-前776年

汧邑(一说今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磨儿塬村西) 前776年-前762年

汧渭之会(今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前762年-前714年

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 前714年-前677年

雍城(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南) 前677年-前383年

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 前383年-前350年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前350年-前207年

汉朝 西汉 雒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前202年 前202年-8年

新 常安(即长安) 8年-23年农历二月

玄汉 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 23年农历二月-23年农历十月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23年农历十月-24年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4年-25年农历十月

赤眉汉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25年农历十月-27年

东汉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26年-190年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191年-195年

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 196年-220年

蜀汉(三国)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 221年-263年

魏(三国) 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204年-220年

许都(今河南省许昌市) 220年-221年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221年-265年

吴(三国) 公安(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 -221年

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东) 221年-229年农历九月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229年农历九月-265年农历九月

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东) 265年农历九月-266年农历十二月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266年农历十二月-280年

晋朝 西晋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265年-311年农历六月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313年农历正月-316年农历十一月

东晋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317年-420年

魏(北朝) 代国

(十六国) 338年-340年

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 340年-376年

牛川(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境内的塔布河河畔) 386年农历正月-386年

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 386年-386年农历四月

北魏 (北朝) 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 386年农历四月-398年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市区偏北) 398年农历七月-494年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494年-534年

东魏 (北朝) 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534年-550年

西魏 (北朝)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535年-557年

齐(北朝) 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 550年-577年

周(北朝)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557年-581年

宋(南朝)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420年-479年

齐(南朝)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479年-502年

梁(南朝)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502年-552年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552年-555年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555年-557年

西梁 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555年-587年

陈(南朝) 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557年-589年

隋朝 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 582年-618年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606年-618年

唐朝 唐朝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618年-690年

武周 神都(今河南省洛阳市) 690年-705年

唐朝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705年-904年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 904年-907年

梁(五代) 东都(今河南省开封市) 907年-909年

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 909年-913年

东都(今河南省开封市) 913年-923年

唐(五代) 东都(今河南省洛阳市) 923年-936年

晋(五代) 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936年-947年

汉(五代) 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947年-951年

北汉 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951年-979年

周(五代) 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951年-960年

宋朝 北宋 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

南宋 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 1127年6月12日-1128年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1130年-1276年

辽国 契丹 907年-916年

契丹国 916年-918年

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918年-936年至947年间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947年间-983年

契丹国 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983年-1066年

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波罗城) 1066年-1120年

北辽 南京(今北京市西城区西南、丰台区东) 1122年-1123年

西北辽 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达欣其楞县青托罗盖古城) 1124年-1130年

西辽 叶密立(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敏县) 1132年-1134年

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马克市布拉纳城) 1134年-1218年

东辽 中京(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 1213年-1269年

后辽 澄州(今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 1216年-1219年

金国 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1115年-1153年农历三月

中都(今北京市西城区西南、丰台区东) 1153年农历三月-1214年

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 1161年10月27日-1161年农历十二月

南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1214年-1232年农历十二月廿五日

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市) 1232年-?

蔡州(今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1234年2月9日

元朝 大蒙古国 阔迭额阿剌勒(今蒙古国肯特省德勒格尔汗县阔迭兀岛附近) 成吉思汗蒙哥

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喇和林县) 1220年-1264年8月

开平/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闪电河北岸) 1260年5月5日-1276年

燕京/大都(今北京市) 1271年-1368年农历八月

北元 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1368年农历八月-1369年

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罕苏木) 1369年-1370年

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哈喇和林县哈喇和林市额尔德尼召寺庙北) 1370年-1388年

明朝 明朝 南京 1368年1月23日-1421年2月2日

北京 1421年2月2日-1424年

南京 1424年-1441年

北京 1441年-1644年4月25日

南明 南京 1644年6月7日-1645年6月17日(福王朱由崧)

福州 1645年6月29日-1646年10月7日(唐王朱聿键)

广州 1646年12月8日-1647年1月20日(唐王朱聿𨮁)

杭州 1645年7月1日-1645年7月7日(潞王朱常淓)

肇庆 1646年11月20日-1652年3月15日(桂王朱由榔)

安隆(今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 1652年3月15日-1662年1月11日(桂王朱由榔)

绍兴 1645年8月3日-1646年7月14日(鲁王朱以海)

台州 1646年7月14日-1653年4月(鲁王朱以海)

桂林 1645年9月22日-1645年10月14日(靖江王朱亨嘉)

抚州 1645年11月(益王朱慈炲)

龙游 1646年(益阳王朱术雅)

揭阳 1647年10月18日-1647年10月21日(益王朱由榛)

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 1649年2月-1650年春(楚王朱容藩)

明郑 东都/东宁(今台湾省台南市) 1661年4月-1683年(郑成功、郑经、郑克塽)

清朝 女真国 佛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二道村) 1587年2月-1603年2月

大金 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 1603年2月-1620年11月

界藩(今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章党镇高丽村与李家乡竖碑村交界处) 1620年11月-1621年9月

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区东京陵乡新城村) 1621年9月-1625年4月11日

沈阳/盛京 1625年4月11日-1636年5月15日

清 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 1636年5月15日-1644年9月20日

北京 1644年9月20日-1912年2月12日

北京 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辟)

标签: 都城

更多文章

  • 宋朝皇帝怎么称呼?官家皇上陛下哪个才是正确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朝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德很高,用以前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来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配五帝,于是兼任二者来取,称为皇帝,而自己又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所以称自己为始皇帝,秦始皇的名称也就这样由来。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纪”,又其述事皆云“今上&r

  • 三妻四妾究竟是什么意思?究竟哪三妻和哪四妾?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妻

    古代三妻四妾是因为女人太多了吗?古代真的不是每个人都三妻四妾的,就和中国不是每个人都像某乎月入十万一样……这就好比在问“为什么思聪能玩那么多嫩模?是漂亮女孩太多了吗?”中国历史朝代表所以说,为什么古人三妻四妾?为什么今人有十八个二奶?因为那不是你

  • 中国十个亡国之君的退位诏书内容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退位

    在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中,朝代的更迭一般都是由战争推动的,就是拳头里面出政权,谁的势力大,谁就是新领导,即所谓的“成王败寇”。但是,也有些特殊情况,那就是当权臣的实力大于皇权时,身处皇位的皇帝其实早已沦为傀儡,处处受制于当家大臣。历朝历代的末代皇帝的结局是怎样的?中国九大皇朝

  • 古代怎么称呼皇帝?各朝代称呼皇上都是“陛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

    随着古装题材的火热,反映封建朝代的历史剧逐渐增多。然而,近年来,反映清朝的历史逐渐减少,其他朝代的历史剧逐渐进入人们视野。热播的《清平乐》就吧观众带进了北宋时代。然而,剧中的一个称呼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因在剧中称=称呼宋仁宗为“官家”。无独有偶!热播的历史大剧《长安十二时

  • 中国古代都是怎么称呼宰相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古代都是怎么称呼宰相的?

    在中国古代史当中,皇权与相权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会互相制约,任何一方势力的倾斜都会引发严重的时局问题。对于一国之君来说,优秀的丞相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君臣和谐上下一心才能将国家治理好。但若是皇帝过于软弱或昏庸,难保不会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形,人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预料的东西。为了削弱相权对皇权

  • 唐玄宗到底有多少个嫔妃?唐玄宗女儿儿子列表 唐玄宗李隆基家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

    我曾有一个宏愿,统计历代皇帝老婆的多少,编个“帝王嫔妃数量排行榜”。折腾了几年,排行榜没搞出来,倒是了解了一些皇帝的婚姻状况。比如有一种说法,唐玄宗有四万个老婆。唐玄宗李隆基( 685年 ~ 762年 ),( 712年 ~ 756年 在位);李隆基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儿子, 庙

  • 中国古代割据四川的十个地方政权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古代

    四川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在我国历史上受到的战乱较少,但每逢乱世也容易被地方势力所割据,是我国历史上割据政权最多的区域之一。古代四川容易割据,首要原因是四川独特的位置,北依秦岭,南靠三峡,可以说“插翅难飞”中国版图上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蜀地,背靠青藏高原;秦巴山地横亘其北;巫山

  • 历朝历代给皇帝做饭的部门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朝历代,皇帝,做饭,部门,什么,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发

    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发展,总有一件事情是无法更改的:“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中国文化中延续了几千年的生活之道,说尽了中国人在吃上面的注重,正所谓“民族食为天”也就正是这个道理。中国人在吃上面

  • 赐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赐食都有哪些规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赐食

    在古代,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是为了笼络人心,皇帝也会对大臣们示好,比如赏东西、请客、官位上升等等。那么皇帝请客吃饭,大臣们是要如何吃呢?根据历史记载,皇帝请客称为“赐食”。什么是“赐食”呢?其实就是皇帝宴请大臣,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悉的请客吃饭。

  • 在古代开国皇帝当中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祖

    我国最早的皇帝起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皇帝,只存在于传说当中。从夏朝开始,君主称为“后”,商朝称为“帝”,周朝称为“王”。随着各个诸侯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