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曹蜀魏三国的四大都督分别是哪些人?

三国曹蜀魏三国的四大都督分别是哪些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89 更新时间:2024/1/24 6:36:56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四大都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吴的四大都督,也即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但是,实际上,都督不仅东吴有,蜀汉和曹魏也有。就蜀汉来说,设立了永安都督,庲降都督、汉中都督、江州都督这四大都督,也即分别镇守蜀汉的各个要地。比如汉中都督需要承担防御曹魏的重任,魏延、吴懿王平等名将曾担任汉中都督一职。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来说,同样有多个都督区的存在。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扬州都督、荆州都督、河北都督以及雍凉都督。在曹魏历史上,不少名将都担任过都督一职,比如司马懿曾担任雍凉都督,曹休曾担任扬州都督。那么,问题来了,曹魏的四大都督,各自的职责分别是什么?哪一个最重要呢?

扬州都督

扬州都督位于曹魏的东线,黄初三年(222年),正式设立扬州都督区,先后以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王基、石苞任职。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举兵反抗司马氏时,以都督豫州王基兼督扬州。当然,平定叛乱时的临时措施。不久之后,王基就专门都督扬州。对于曹魏的扬州都督,主要负责和东吴的交战事宜。比如魏文帝曹丕在位时,征讨东吴的兵力,不少就来自于扬州都督区。在汉末三国时期,扬州实际上被曹魏和东吴平分了,也即东吴设立了扬州,曹魏也设立了扬州,曹魏的扬州治寿春。在此基础上,到了公元257年,诸葛诞起兵反叛的时候,就在寿春聚集了15万左右的兵马,以此对抗司马昭。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曹魏的几个都督中,扬州都督区可谓兵力雄厚,毕竟扬州都督面临的东吴,要比蜀汉更加强大。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曹魏的四大都督中,扬州都督可谓最重要的一个。比如司马懿掌权后的淮南三叛,都发生在扬州都督区的范围内。在淮南三叛后,司马氏彻底掌握了扬州都督区,从而为取代曹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荆州都督

荆州都督位于曹魏的南线,黄初元年(220年),曹丕设立荆州都督区。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一度设立了荆、豫都督区,以司马懿、王昶任职。至于荆州都督和豫州都督分设的时候,以夏侯尚都督荆州,诸葛诞、王基、州泰、陈骞、司马骏都督豫州。在东汉末年,荆州可谓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瓜分了荆州。但是,在公元220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荆州只有东吴和曹魏两方势力了。对于曹魏设立的荆州都督,主要防备的就是东吴,当然,也会兼顾蜀汉。比如孟达背叛曹魏的时候,就是司马懿率军千里奔袭了斩杀了准备再次归降蜀汉的孟达。

河北都督

河北都督位于曹魏的北线,也被称之为都督河北,兼辖冀、幽、并三州军事,以吴质、吕昭、程喜等8人任职,驻地冀州。顾名思义,曹魏的河北都督,主要防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上不会和蜀汉、东吴交手。因此,在汉末三国时期,河北都督的存在感,自然是非常低,其地位,自然也比不上扬州都督、雍凉都督等。当然,历任河北都督基本上都是尽忠职守的,也即很好的完成了镇守曹魏北方边境的重任,促使曹魏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对付蜀汉和东吴上。

雍凉都督

雍凉都督位于曹魏的西线,魏文帝曹丕即位后,设立雍、凉将军都督区,以雍凉都督自居,以曹真、司马懿、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任职。一般都领凉州刺史,征西大将军头衔,驻武威郡姑臧县。对于雍凉都督来说,顾名思义,镇守着曹魏雍州、凉州这二州之地。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北伐的主要方向,就是曹魏的雍州、凉州。因此,雍凉都督是对抗蜀汉北伐的关键人物。比如曹真、司马懿就抵御了诸葛亮的进攻,而郭淮、陈泰等雍凉都督,则和姜维相抗衡。因为蜀汉的北伐频次相对较高,雍凉都督所面临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这促使曹魏在雍凉都督区聚集了10多万兵马,完全可以和扬州都督区的兵马相提并论。

总的来说,在曹魏的四大都督中,雍凉都督和扬州都督具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明显在荆州都督、河北都督之上,这不仅体现在雍凉都督、扬州都督的担任者都是曹魏的名将,比如曹真、曹休、司马懿,还体现在雍凉都督、扬州都督各自执掌了10多万大军,这两个都督区的兵力之和,已经超过曹魏整体兵力的60%了,可谓说是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了。对于曹魏的四大都督,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都督

更多文章

  • 三国蜀汉能守住街亭的大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街亭

    自从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就掌握蜀汉的军政大权,为了完成诸葛亮的刘备的遗愿,他平定南中地区,并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挥军北上,展开第一次北伐,没想到诸葛亮却让马谡守街亭,导致蜀军大败而归,如果当时诸葛亮重用这名大将,张郃可能就提前3年退休了,这人就是魏延。公元228年,诸葛亮带了20万精兵突袭曹

  • 三国时期蜀汉担任“征西将军”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征西将军

    在汉末三国时期,按照汉朝军制,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依次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左右后四方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和杂号将军等。其中,四征将军指的是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和征北将军。在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四征将军中的征西将军,主要就是为了对付蜀汉,比如灭亡蜀国的邓艾,就曾担任征西将军

  • 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官职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牙门将

    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位。对于蜀汉来说,因为实力相对弱小,所以需要借助于地形

  • 历史上四大丑男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丑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遇到长得好看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多看两眼,也是人之常情,现在不也就将很多古人划分了一下,诞生了四大美女四大美男吗?不过,也总会有一些不那么入眼的,甚至可以说没眼看的,古代同样有四大丑女四大丑男。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四大丑男,究竟要丑到怎样的一个程度,才能够成为千古留名的&ldquo

  • 西周为什么要禁酒?古代还有哪些禁酒令?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禁酒令

    酒在现代人的眼中,时常会与“酒驾”“酗酒”等词眼放在一起,就好像一切与酒有关的都是非常不好的。虽然这有些脱离了酒应有的独特文化,但的确也是一种社会危害。那么,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对待酒的呢?西周时期颁布了历史上第一条禁酒令,为什么要禁酒?除了西周,还有

  • 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戴耳饰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耳饰

    耳环,作为现代很多爱美之人喜爱的一种配饰,少则几对,多则数十上百,或小巧或大气,都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不过,耳饰并非是现代才兴起的装饰,在古代也同样存在,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古人制作出来的极其精美的耳饰,令人赞叹。不过,虽然有文物,但是古人当真会去打耳洞戴耳环吗?耳饰的发展历史又是什么?1.发展历史

  • 清宫剧妃子手上戴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宫,妃子,上戴,是什么,清宫,一向,受人,欢迎,很多人,也

    清宫剧一向很受人欢迎,很多人也都曾经看过,那么对于剧中的一种道具,你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很多后宫妃子们日常戴在手指上面,非常长、华丽、尖的一种东西,有些妃子戴一个,有些戴好几个,看上去的确是相当有气势。但是,这种东西当然不会只是用来增强气势的,它究竟叫做什么,有什么用,为什么宫妃都喜欢佩戴呢?说到这

  • 古代的包包都是什么样子的?古代的包包又叫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

    “包包”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非常日常的东西,基本上每天都会用到,用来装一些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其实,包包也不是现代人特有的,在古代,同样有很多种包包的存在,你甚至能在一些古画上面看到酷似现代包包的古代包包。当然了,古人并不管它们叫“包”,他们有自己的叫法。

  • 古代亲王和郡王的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亲王

    在不少古装影视剧,尤其是以清朝为题材的历史剧中,观众朋友们时常会听到,亲王、郡王、贝勒、阿哥等称谓。这些人,无一不是皇帝身边的心腹爱将,或皇亲国戚。由于我国古代存在较为复杂的王爵制度,以亲王和郡王为例进行分析,同样都是王爷,到底谁手中的权力更大,地位更高?为何仅相差一个字,二者间的地位便会有如此悬

  • 清朝有哪些皇后住过坤宁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皇后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而坤宁宫,就是皇后的寝宫。皇后是天下女性中,地位最尊贵的,如果皇帝是“天”,那么皇后就是“地”。因此,皇帝取“乾”字,皇后取“坤”字,他们的寝宫之名就是这样得来的。说起坤宁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