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三位太皇太后分别是谁?

明朝三位太皇太后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647 更新时间:2024/1/7 18:35:53

明朝有十多位皇后,其中能够活着当上太后的不多,最终能够成为太皇太后的,就仅仅只有三位了。那么明朝这三位太皇太后,都有着怎样的经历呢?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她们的人生大不相同。

一、诚孝昭皇后张氏

诚孝昭皇后,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她就嫁给了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为世子妃。后来朱棣起兵靖难,留世子朱高炽主持北平事宜,张氏就从旁协助丈夫。

朱棣登基之后,将朱高炽册立为皇太子,张氏便成为太子妃。朱棣一直不太喜欢朱高炽这个儿子,为了保住丈夫的太子之位,张氏除了孝顺公婆之外,还尽心培养儿子朱瞻基。果然,朱棣因为有朱瞻基这位“好圣孙”,便坚定了要传位给朱高炽的决心。

朱棣驾崩后,朱高炽登上皇位,谁知仅在位十个月,朱高炽就驾崩了。于是朱高炽与张氏的长子朱瞻基,便继承了皇位,将张氏尊为皇太后。朱瞻基对母亲十分孝顺,不仅常常来问安,每逢遇到军机大事,都要先询问母亲的意见。可张氏十分贤德,所以她从不主动干政,也支持儿子的每一个决定。

宣德五年,朱瞻基还曾陪着母亲,前往明长陵和明献陵拜谒。如此一来,张氏便成为,明朝唯一拜谒过皇陵的皇太后。在拜谒皇陵期间,张氏还不忘教导儿子:“国家恒轻徭薄赋,以存恤为务,庶几为民父母之道。”

然而,朱瞻基也仅仅在位十年,便驾崩了。当时他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群臣都担心主少国疑,多亏张氏站出来,指着朱祁镇说:“此新天子也。”这才确保了朱祁镇顺利继位,她也因此升级为太皇太后。

群臣认为新君年幼,于是奏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结果张氏回答:“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不过因为朱祁镇年幼,张氏仍然成为实际的摄政者,她重用“三杨”、胡濙、张辅等人,使得正统初期,明朝政治相对清明,她也被后世称为“女中人杰”。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去世,与明仁宗朱高炽合葬于献陵。

二、孝肃皇后周氏

孝肃皇后周氏,是明英宗朱祁镇的贵妃,并非原配。朱祁镇的原配是钱皇后,可是钱皇后无子,周氏的儿子朱见深便被立为太子。周氏也母凭子贵,被朱祁镇封为贵妃。

众所周知,在正统十四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之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虏。被瓦剌放回来后,又被已经登基的弟弟朱祁钰幽禁起来。景泰八年,朱祁镇通过“夺门之变”,再次坐上皇位。

按理来说,此时朱祁镇要册立皇后,完全就可以册立太子的生母,也就是周氏为后,当时群臣也是这样建议的。可朱祁镇对钱皇后情深,在其被瓦剌俘虏期间,钱皇后日日为他祈祷,哭得有只眼睛都瞎了,跪得有条腿也难以行动。朱祁镇不愿辜负妻子的深情,就还是坚持复立钱氏为后。

也正因朱祁镇对钱皇后一往情深,才引发周氏的嫉妒。朱祁镇在临终前,特意叮嘱朱见深,要善待嫡母钱氏,还留下遗诏,将来钱皇后去世,要与他合葬。结果等他一去世,周氏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首先钱皇后身为朱祁镇正宫皇后,朱见深的嫡母,理应与周氏一起,被尊为皇太后,且钱太后始终应该压周太后一头。可周氏仗着自己是皇帝生母,就想只给自己上尊号,还好有群臣替钱皇后说话,周氏这才罢休。

后来钱氏去世,按照朱祁镇的遗言,她就应该与其合葬裕陵。但周氏在这件事上,仍然是横加阻拦。朱见深出于孝顺,也站在生母这边,与群臣争执不下。最终,母子二人还是迫于压力,只能按照先帝遗言执行。

不过,在钱氏入葬的时候,周氏仍然悄悄派人,将其与朱祁镇陵墓之间的隧道给堵上了。朱见深驾崩后,他的儿子朱祐樘继承皇位,周氏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周氏去世,朱祐樘在安葬祖母的时候,才发现钱氏陵墓隧道被堵这个问题。可是最终碍于风水问题,还是没能将隧道给打通。从周氏开始,明朝皇帝的生母,便也可以与皇帝合葬了。

三、孝贞纯皇后王氏

孝贞纯皇后王氏,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二任皇后,说明也不是原配。朱见深的原配是吴氏,可因为吴皇后杖打了朱见深最宠爱的万贵妃,从而被废。吴氏被废后,朱见深有意册立万贵妃为后,可是遭到两位太后钱氏和周氏,以及群臣阻拦。没办法,他便册立王氏为后。

鉴于吴氏的下场,王氏当上皇后以后,一直安分守己,也不敢去招惹万贵妃,这才得以自保。等到万贵妃去世,王氏才总算是安全了。万贵妃去世后不久,朱见深也驾崩了,之后朱祐樘即位,王氏身为嫡母,便被尊为皇太后,可是没有上徽号。

朱祐樘去世后,他的儿子朱厚照继承皇位,王氏便成为太皇太后,不过同样没有上徽号。直到正德五年,她才有了徽号“慈圣康寿太皇太后”。正德十三年,王氏去世,与朱见深合葬于茂陵。

由此可见,明朝三位太皇太后,诚孝昭皇后张氏,一直将重心放在大局上,这才称得上是贤后,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孝肃皇后周氏,一心将重点放在自身利益,为此争风吃醋,将国家制度视如无物,这是小女人做派。孝贞纯皇后王氏,算是其中最不出名的一位了,这是因为她一生过得小心谨慎,这就是典型的古代封建女性形象。

标签: 太皇太后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岳飞的薪资如何?换在现在是多少钱?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

    货币作为交易的重要媒介,从诞生之日起就有着它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又作为货币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其货币的演变更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由最初的以贝壳为货币,到后来的各种铜钱、元宝的人工货币。其形态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形态变化的同时,随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货币面值与价值的换算也是不同的

  • 黄帝为什么姓轩辕?"轩辕"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轩辕

    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轩辕”这个姓,这在很多网文当中也算是高频出现而且自带狂炫酷特效的一个姓了。不过,虽然见的很多,但是你是否了解这个姓究竟从何而来呢?我国想姓氏文化与别国不同,几乎每一个姓都有很久远的历史,都可以往上追溯,那么这个自带王者特效的轩辕姓又是怎么来的?看过之后,下次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皇后

    长寿是很多人的梦想,虽然现代人比起古代人平均寿命是更长了,但这仍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同样,在平均寿命并不高的古代,活到七十那就是“珍稀动物”了。既然是珍稀,必定数量不多,那么在古代,活得最长的皇帝是乾隆,活得最长的皇后又是谁呢?她的一生又做过些什么事情,最后是怎么死的?1.

  • 浊酒是什么意思?古代的酒为什么有"浊酒"?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浊酒

    在很多古代的文学作品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这样一个词“浊酒”,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中,浊酒的出现频率都是非常高的。浊有浑浊的意思,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酒,都是像清水一样透明干净的,并没有看到过浑浊的酒是什么样子,可能就没办法想象酒里面如果浑浊的话,都是些什么东西。那么,为什么古

  • 古代的公主,郡主,县主的区别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主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各种“公主”,而除了公主之外,常见的还会有“郡主”等。这些一般都是古代对皇室之女的称呼,但是这些称呼之间必然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家世、品级等。那么在等级制度严格的古代社会,这些称呼分别指的是什么人?她们具体有哪些分别,应

  • 古代汉族男子都束发吗?古人为何要束发?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束发

    “束发”,是一个经常见于有关古代礼仪的词,一般指的是男子到了一定年纪就需要把头发全部扎起来,用一些物品固定住,然而很多人还是对影视形象中扎一半留一半的那种“飘然若仙”的形象念念不忘,认为那样才是美的。的确,从美不美的角度来看,束发总是更加的端正、肃穆,

  • 三国曹魏四位征西将军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征西将军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书·百官志上》:“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在曹操掌权之后,四征将军,也即征东将军、征西将军、

  • 盘点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抚远大将军

    “抚远大将军”,是清朝设立的武职,在清朝出过9位“抚远大将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有何功绩,以及结局如何。一、爱新觉罗·鄂扎鄂扎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豫亲王多铎。他一开始承袭父亲信郡王的爵位,康熙十四年,被任命为抚远大

  • 与康熙帝合葬的5个女人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帝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于畅春园驾崩,享年69岁。雍正即位后,为父亲上庙号“圣祖”,葬于景陵。康熙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有后妃65人,与康熙合葬的有5人,其中4人都是皇后。那么还有一个是谁?她既然不是皇后,为何又能葬入景陵地宫?一、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康熙皇

  • 苏门四学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门四学士

    北宋的文坛,苏轼当然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不管是他的诗文还是豁达,都给了后人无数的启发。而这样一个厉害的人,当然不能没有学生,他的学生总人数可能不在少数,然而其中也有四个最为出色的,被称为“苏门四学士”。这苏门四学士都是哪几位?他们有怎样的生平事迹,各自在文坛之上又有多少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