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武举始创于武周时期,那么它在明代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武举始创于武周时期,那么它在明代又有着怎样的发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36 更新时间:2023/12/18 19:43:55

相对于举来说,武举虽然也能成为朝廷官员,但两者的地位却相差了很多,尤其是在朝以后,而且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始创于武周时期的武举在明代有着怎样的发展?

武周时期,武则天昭告“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要求兵部每年为天下的武者举行一次考试,是为武举,而且考试合格者就能被授予武官的职位。虽说第一次武举还是草创,但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很多,比如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但可惜的是,这个时期的武举比较重视武技,也就是马上枪法。

不过,到了明朝之后,武举考试科目已经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从军事技能转了军事谋略,并规定考试者不能在笔试中考试合格的话,就不能参加之后的武试了。初期的笔试主要是策论两题,四书一题(后来改为默写武经)。不过,可惜的是,明代的军事职位大多都是世袭而来的,再加之就是从军队中提拔起来,武举考试只是个形式罢了。

大明弘治六年,武科定为六年一试,起初先是策略,然后是弓马,如果策略不过关者就不能考试弓马,不过后来又改为了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也主要是马步弓箭策论。虽说,武举发展到这里,已经很重要了,不过要是万历年间那一次改革实施的话,恐怕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时,有大臣提议“将材武科”,主要分为三场考试。第一场为初试,主要内容为马步弓箭以及刀、枪、剑、戟、拳搏、击刺等法;第二场为二试,主要内容包括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第三场为三试,主要内容涉及兵法、天文、地理等军事谋略。这个提议在当时可是非具有远见卓识的,可惜的是,这个提议却没有得到朝廷以及皇帝的重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熊廷弼这位明末名臣,他可是一位难得的文武通材。据《明史》本传记载:“身长七尺,有胆知兵,善左右射。”熊廷弼先是中了万历年间某科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弃武从文,又中了万历丁酉年(二十五年,1597)的湖广乡试第一名,并于次年登进士科。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小龙团是什么时候的茶?小龙团好喝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小龙团是什么时候的茶?小龙团好喝吗?小龙团,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始制于丁谓在福建做官时,专供宫廷饮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小团龙,印凤者称“凤团”或凤饼、小凤团等。团茶须煎饮之。蔡襄是北宋名臣,在建州时,倡植福州至漳

  • 李泰也是长孙皇后的嫡子,争夺皇位时为何却输给了李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在李世民成为唐太宗之后,其皇后长孙氏生有嫡子李承乾、李泰以及李治,但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后,李世民却绕过李泰将皇位传给了李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李泰也是长孙皇后的嫡子,争夺皇位时为何却输给了李治?李承乾年幼之时就十分受李世民所喜爱,史书记载其“性聪敏”、“特慧敏”,才年满八岁,就被李世民里为了

  • 苏轼为什么被贬到黄州?更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苏轼被贬黄州,直接原因是“乌台诗案”,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王安石变法时的新旧党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神宗在位时,曾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本就遭至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再加上变法过程中因急功近利、用人不当等原因导致新法变质,进而引发了新旧党争,而苏轼正是因反对新法而

  • 孙刘联盟为何那么脆弱?是刘备一毛不拔还是孙权斤斤计较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过程,最初的格局是源自于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因为赤壁的失败,回到北方休养生息。而当时的孙权和刘备,则是利用当下的机会,去争夺地盘。最终才有了后来的三分天下的局面。不过在赤壁之战之前,刘备和孙权为了能够抵挡曹操的进攻的脚步,最终形成了一定形式的孙刘联盟。最终利用火攻的方式,帮助二人的团

  • 陆逊在西面都能四战全胜,但诸葛亮为何却屡屡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在诸葛亮进行六次伐魏的战争同时,东吴也派陆逊率军响应,正如赤壁之战联合抗曹一样,只不过这次攻守角色发生了对换。然而陆逊在西面四战全胜,打得场面可谓十分热闹,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为何却屡屡失败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8年,诸葛亮派一小股军队进攻陇西三郡,自己亲率主力

  • 秦国可是与晋文公有着盟约,但为何却放弃了攻打郑国?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交战,最终是晋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于是会合诸侯。但是让晋国没有想到的是,与自己打败的楚国相交好的陈国,蔡国和郑国的三国国君也都一同来了。其中,郑国不仅与晋国结盟,居然还在私底下讨好楚国,并且结盟,这样做是非常不地道的。这被晋国国君知道了,自然很生气,所以打算会合众诸侯一起去讨伐郑

  • 历史上的周瑜与小乔,真如苏轼描写得那样浪漫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这么写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一幅何等美好的画面,雄姿英发的周郎,娶了国色天香的大美女小乔,正是义气风发之时,哪怕是曹操陈兵数十万,亦无所惧哉!周瑜坐镇军营之中,运筹帷幄。小乔在一旁服侍,两人在谈笑之间,曹操的大军便在

  • 早在明朝就有对马头墙的记载,那么马头墙为何能防火?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因为马头墙是砖土砌成的,火是烧不起来的。将马头墙隔在木房子之间,当发生火灾,火势烧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被阻挡住。马头墙本身的墙体是比木房子高的,一方面能做到绝火,另一方面它的墙体较高,火势烧到绝火的墙体是很难绕过去的,所以能起到防火的作用。马头墙也被称作封火墙,封火就是防火的意思。因为古代房屋很多都是

  • 除了史书上的一些记载,赵光义还对哪些事情作过自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宋太宗赵光义是北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他的继位没有遵循我国历史上常见的嫡长子继承制,反而是采用了极为罕见的兄终弟及制,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后世文人学者对他的继位备受质疑,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正是那晚的“烛声斧影”,才有了他坐上皇帝宝座的机会。正是他这种不合常理的继位方式,使得他自己也惴惴不安,因此他才会通

  • 刘禹锡一生几经多次调动,他晚年回到洛阳后任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有时候我不禁去想,一个“豪”字不单单是对其诗歌的总括,刘禹锡的人生也同样和这个字分不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禹锡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