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投壶”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和酒文化有哪些关系?

“投壶”这个游戏是怎么来的?和酒文化有哪些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7 23:01:52

说起酒文化,恐怕没有那个国家能够比中国更加深厚了,酒在我国自古就是非常受欢迎的饮品,而围绕它发展的各种酒文化更是无比深厚。

酒桌宴席是中国人重要的精神舞台。无论悲欢离合,无论喜怒哀乐,都能在一席觥筹交错之间畅饮而尽,欢谈而散。几千年的沉淀发展,酒席之上诞生了异彩纷呈的中国饮食文化,而相伴中国饮食文化而生的则是一个个悠久而鲜活的酒席游戏。这些酒席游戏是我国封建文人和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致生活方式之下派生而出的独特文化形态。它将娱乐、文学、情感、技艺等相互嫁接、融合。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射礼演化的“投壶”助酒

公元前五百三十年。晋昭公即位,大宴四方宾客,齐景公列于其中。席间宾主尽欢,兴致盎然。于是玩起游戏,以助酒兴。游戏要求宴会嘉宾分别将无镞之箭投向不远处的特制投壶,以投进者为胜。晋昭公首先拿起无镞箭投掷,大臣行穆子祝词道:“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轮到齐景公拿箭起投时,齐景公自己祝词道:“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为君代兴”。《左传》的这段载,齐、晋两国对抗之势见诸酒席之上。而酒席间晋昭公、齐景公乘兴而玩的这个投掷游戏正是“投壶”。“投壶”是很早便出现的酒席助兴游戏。早在春秋时期,从大到诸侯列强会盟聚宴,小到三五知己推杯置盏。“投壶”游戏都能见诸其中,盛行一时。

“投壶”源于古时“射礼”。射礼是古时常见的运动娱乐项目,但对场地等都有较高限制。于是古人以酒壶为靶,用棘矢代箭,游戏者手持箭矢掷向靶壶。从射礼出发创新出更加简便、更易性、更能助兴的“投壶”游戏。“投壶”所用的壶,广口细颈大腹。壶内放有小豆,富于弹性;“投壶”所用箭矢用棘木制成,形直而重,但长短不定。投壶前要指定一个“司射”,其职责如同现在各项比赛的裁判员。以投中多少来决定胜负。投掷完毕,由司射宣布“胜饮不胜者”,意思是优胜者让输的一方喝酒,并令奏乐。

“投壶”是古人酒席间的重要娱乐内容。“主人前进酒,弹瑟为清商,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宴会之上,投壶似乎成为必备设具,许多人一端酒樽便要投壶。宴会期间安排的“投壶”游戏,既可劲助酒兴,彰显主宾的盛情;又能融合欢乐气氛,推动宴会进程。因此,在诸多酒席娱乐项目中,“投壶”游戏备受青睐。

承于古风的“歌舞助兴”

丽酒香茗,美食佳馔永远是宴会主角。但是古人并不满足于单纯地美食美酒口味享受。管弦钟磬,轻歌曼舞则成为古代筵席主角之外不可或缺的最佳配角。“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上古先民承袭部落群居的淳朴遗风,好歌悦舞。因此,席间乐舞的形式同样由来已久。《周礼·天官》中曾记载道:“膳夫受祭,品尝食,王乃食,率食,以乐彻于造。”由此可见,周朝时期,君主进食就已经有音乐助兴了。

最初的席间歌舞大多是出席者的自唱自舞。《诗经。小雅。宾之初筵》记载:“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人们在未饮酒或少量饮酒之前,还是文雅地端坐于席上。而随后酒酣耳热之际,人们总是禁不住离席起身,手持乐器、和歌载舞。这种形式的席间歌舞旨在提高宴会的愉悦成分,同时也把歌舞当作向主人或宾客表达的一种敬意。席间歌舞逐渐发展为专门的歌者舞伎的助兴演出。唐朝诗人李商隐有诗:“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记载的便是唐玄宗兴庆宫龙池内,宴请宾客的情景。据传,唐玄宗宴请席间,兴庆宫龙池,丝竹繁盛,鼓乐齐鸣,而唐玄宗独爱羯鼓,羯鼓声音最为高亢,而其他乐音相比之下则有些黯然失色。

历史上著名的《霓裳羽衣舞》,同样诞生于唐朝宫廷筵席之间。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是最爱霓裳舞”的诗句,记述了自己参加昭阳殿酒宴及观赏《霓裳羽衣舞》的难忘经历。而在南唐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对当时夜宴场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绘。宾客欢愉,余兴未消,现场唤来歌姬进行歌舞表演,而韩熙载还在其中亲自上阵,击鼓奏乐,活络气氛。

文人雅趣的“曲水流觞”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等一众风流雅士,咸集兰亭。在这场垂名千古的诗文聚会之上,惠风和畅之中,茂林修竹之侧的“流觞曲水”让后世对魏晋时期的风雅志趣产生无限浮想。

“曲水流觞”是文人饮酒时的一种游戏活动,参与者坐于弯曲的流水两旁,酒杯放在船形的载体上,随水漂流。其中“流觞”所用酒杯是一种木胎髹漆酒杯,椭圆形的杯身,两侧有一对耳朵形或新月形的杯柄,人们称它为“耳杯”或是“羽觞”。盛着酒浆的耳杯像小船一样沿着曲折的溪水漂浮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必须取杯饮酒并赋诗一首。纵情山水,风情雅致的 “曲水流觞”,显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属娱乐方式。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黄德和究竟做了什么事?以至于宋仁宗诏令将他腰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德和,宋仁宗,文史百科

    宋仁宗朝,宋军和西夏在三川口进行了一场战争,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没有打过一个小小的西夏,战争的结果是以宋军的完败而收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交战的双方主帅,宋军是延州知州、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而西夏那边是李元昊亲自挂帅。公元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正月初二,西

  •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什么唯独只杀进去拯救阿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中较为有名的战役,当中以赵子龙七进七出,勇救刘阿斗而著名。其实刘备在长坂坡战役中败退而逃,丢得不仅一个儿子,还有两个芳龄16的女儿被曹军俘虏,因为长得实在太美,结果被曹操纳去当了小妾,然而当时赵云为什么不连刘家两个女儿一起搭救,唯独只杀进去拯救阿斗而已呢?难道是重男轻女观念影响?下

  • 在彭城之战中,项羽真的以三万铁骑大败了刘邦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有这么一个古代英雄,在历史上战绩累累,曾经称为压死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当上将军仅仅一年的时间,便领兵进入咸阳,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从此世界上再无秦国。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位英雄,不管是对历史有没有过了解的,大概都听过他的名字——西楚霸王。项羽在历史上向来以骁勇善著称,人杰鬼雄、西楚霸王的称号,都不是白

  • 现代开采出来的粉钻中,只有多少是能被称作稀世粉钻?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紫粉钻石是散发着紫色调的粉色钻石,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成因是钻石呈粉色是因为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显粉色。粉钻带副色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一般来说,紫粉的价值是最高的,是最具保值、投资、收藏的颜色,其次是纯粉,再次是橙粉(又叫橘粉),棕粉。粉色钻石长期以来都被行家视为珍品,全球开采出来的粉钻中,只有

  • 宋朝经济堪称当时世界第一,为何却得了“积贫积弱”的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根据史书记载,唐玄宗的天宝年间才每年铸币三十二万贯,而宋朝仅在宋太宗时期就已每年铸币达八十万贯之多,但终有宋一朝至灭亡时都没能与汉唐相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宋朝经济堪称当时世界第一,为什么却得了“积贫积弱”这样的评价?首先,我们都知道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是其手下“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上书房是干什么的?在上书房里都学什么?上书房是清朝皇子皇孙上学读书的地方。清道光之前,叫“尚书房”,道光年间奉旨改为“上书房”,下面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上书房位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建于雍正初,门向北开,共五间,凡皇子年界六龄,即入书房读书,一般派满汉大学士一人或二、三人为上书房总师傅,

  •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崇祯向守城官兵发了多少饷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饷银,文史百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政权后定都南京,纵观中国历史,从南向北最终统一中国的朝代特别少,明朝就是这特殊的代表。数十年后,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将首都迁到北京,自此北京成为随后明清两朝的首都。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年间,明朝内部农民起义四起,而外部又有清朝这个外患,到了崇祯末

  • 在宋朝中后期,通往海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有哪些航线?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丝绸之路,文史百科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东海航线主要是前往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南海航线主要是往东南亚及印度洋地区。宋朝之前东海航线主要由宁波进出港,南海航线则主要由广州进出港。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海航线(一)阿拉伯主导期丝绸之路的西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西

  • 古代的头发重要吗?女子在首饰盒里有哪些精美头饰?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头饰,文史百科

    在古代,女子断发是一件很严重的问题,还记得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延禧攻略》里的娴妃吗,大结局的时候,娴妃计谋败露,绝望之下挥刀断发,把太后气得大叫“你这是在诅咒我死吗?”因为在古人眼里,女子断发只有几种情况:出家、看破红尘。甚至在清朝时,女子只有国丧的时候才可以断发,平时要是公然断发,是大不孝大不敬的行

  • 为了进攻南越,汉朝为何不得不利用秦军开辟的水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汉朝继承了秦国留下的大部分人口、土地和国家制度。同时也继承了并吞周边的国家战略。在汉的目标中,南越国就是其中一个。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越地位尴尬南越国的核心人群是中原移民,中原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南越国的外交政策。在汉高祖去世、吕后擅政的关键时刻,南越王赵佗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