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家的专用字词如“谕旨”都有什么含义

皇家的专用字词如“谕旨”都有什么含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78 更新时间:2024/2/4 11:01:01

虽说“诏”“谕旨”一类东西离我们已是相当遥远的事, 可我们今天仍能够在古装戏等一些地方见到它们,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诏”这种种始创于秦始皇, 他之前称“命”或“诰”或“誓”。“诏, 照也, 人暗不见事宜, 则有所犯, 以此照示之, 使诏然知所由也”, 意思很明白, 类乎现如今的命令与告示, 不过它属于所谓的君命文种, 是君专用的, 一般人用不得, 另外它也有一些现在见不到的用法, 譬如君王荒唐, 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 玩火烧身, 弄出下台的危险, 不得已下个“罪己诏”;君王有喜事高兴放些无关紧要的犯人有“赦诏”;赏赐臣子叫“恩诏”;君王准备上天国了留个“遗诏”等等。

在古装戏里和“皇帝诏曰”一样见的还有“谕旨”, 后者有清一代皇帝通用, 官员奏准后拟旨叫“敕旨”, 元诏书别称“圣旨”, 时下有的古装戏不管什么朝代都来个上谕“皇上有旨”, 那是编剧先生开我们的玩笑, 考我们历史知识。“谕旨”合一块说并不妥当, “谕”是皇帝直接发的命令或告示, “旨”与宋朝的“敕旨”相同, 为臣子有所请而发。

大体说来, “命”、“诰”、“誓”、“诏”、“谕旨”是同一文种, 只是用的朝代不同。不过得看到, 这些名称有的后来变化很大, 几乎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一样。譬如“诰命夫人”的“诰命”与这里说的“诰”或“命”就不是一回事, “诰命”是一种世袭制度, 始于宋, 明成定制。究其缘起, 得追溯到汉初, 高祖刘邦分封功臣, 给他们“丹书铁券”把分封的内容用丹砂写在铁制的契券上, 为示慎重, 防止假冒, 刘邦还将铁券从中剖开, 与诸侯王各执一半, 诸侯王分封到的爵位和邑地是世袭的。唐人光大了铁券制度, 铁券的内容扩大到了保证生命安全方面, “卿恕九死, 子孙三死, 或犯常刑, 有司不得加责, ”这是《辍耕录》所记吴越王钱镠铁券的内容。当时的皇帝似乎挺有那么点幽默感, “九”、“三”为约数, 极言其多, 这儿也就是免死, 倘若受封者愚蒙, 犯一次死罪在墙上给自己画一划, 那也好玩。

“敕”这个字有点吓人, 古装戏和庙堂多见, 其实它原来仅是一般的训诫, 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皇帝大人的专用文种, 一般人只好用“诫”或“训”, 如“家训”、“诫子书”之类。“敕”的用途是训诫臣下, 逮及有清一代, 这基本作用也没有变, 但它的用途也有扩大的时候, 特别是唐宋两朝。

还有一种文体是今人看书看戏常见的, 那就是“策 (册) ”册封册封, 这是皇帝在重大人事方面有所兴革时使用的。

上面讲的是所谓下行文种, 臣子给皇帝上书的上行文主要有两种, 一曰“奏”, 一曰“表”。“奏”源于商、周, 相当古老, 后来的“奏本”、“奏折”、“题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奏本”与“题本”为明代区分, 公事称“题本”, 私事或循例奏报的事情叫“奏本”。“奏折”创于清朝, 开始时是“小报告”, 即所谓密奏, 不同于一般的“奏”, 后来“打小报告”的多了, 弄得皇上分不清哪些是“小报告”哪些是“大报告”了, 干脆把它们合一块儿。“表者, 明也, 标也, 如物之标表。言标著事序, 使之明白, 以晓上主, 得尽其忠”, 看来开始时“表”的用途相当广泛, 但凡论谏、劝请、陈乞、进献、推荐、庆贺、弹劾、讼理、陈谢皆可用“表”。六朝以降, “表”逐渐定型为贺书, 国家、皇帝有什么喜事, 下面“表”便雪片般飞来。皇帝马屁给人拍得最多, 自然也有讨厌空话的时候,明朝时干脆将“表”的格式和用语都固定下来, 各地表文汇交礼部, 礼部弄个目录给老人家过目就完了。

我们知道“诏”“谕旨”之类虽然带着吓人的王气, 可它们大都不是国王本人的手笔, 它们是我们今天叫秘书的人写的。先秦的秘书就是史官, 国王的言行、国家的大事由他们记录, 国王的命令也由他们撰写。当然他们只能算“兼职”秘书, 他们还干着许多超出我们现在理解的秘书权限的事情。比如殷商信奉鬼神, 那时的史官是鬼神的代言人, 国王和卿士商定了什么事情, 做之前要决疑于由史官掌管的龟、筮, 如果史官说兆头不好, 国王再怎么想干, 事情也做不了。周以后敬鬼神而远之, 但那时做史官的要提国策, 还得监察百官。严格意义的职业化的秘书及其机构形成于汉朝, 即尚书。尚书原为管理皇帝文物的小官, 后来渐渐发展为秘书机构, 叫尚书台, 设令和仆射两个类似现在正副秘书长的官, 负责诏书的起草、颁布, 奏章的接受、审核。东汉尚书的权力大得很, 朝臣要参与决策得加上“录尚书事”的头衔, 尚书台 (办公厅) 统管一切, 行政总枢 (国务院) 形同虚设。

标签: 谕旨

更多文章

  • 古代儿童都读哪类的书?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用于启蒙教育书,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因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生动活泼、语言简洁、琅琅上口, 特别适合儿童特点, 深受欢迎, 因而盛行于世, 并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汉书·食货志》中讲, “八岁入小学, 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 始知室

  • 围棋和五子棋有什么区别?围棋和五子棋的规则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

  • 围棋的规则 围棋起源于哪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围棋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

  • “嫖”字在古代本来是褒义词,它是如何演变成贬义词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嫖

    在现代汉语中, “嫖”字代表道德堕落、行为淫乱,是个十足的贬义字。然而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 “嫖”字是作为褒义词出现的。“嫖”字既被用作于人名,又与其他字连用被政府作为册封将军的名号,甚至在很多著名诗人的诗句里,“

  • 古代火箭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火箭

    火箭的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的记载中,火箭的含义比较广泛,公元1128年南宋政权建立后,南宋、金和蒙古频繁交战,各方都使用了火器。1161年11月,金国侵略中原时,南宋军队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雳炮”重挫金军,这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火箭武器。明代中国火箭发展

  • 北魏的俸禄制度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魏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今人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大体而言,可用“三无&

  • 北魏时期为何不给官员发工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

    秦汉时代,凡任公职、吃财政者,通称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别无脱离职务的身份和权益。当时的讲法叫“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近似今人帮老板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丧生病、任满更替、罢免辞官等各种缘故退休,老板和雇员的关系即告解除。大体而言,可用“三无&

  • 中国玉玺现存的有几个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玉玺

    对于玉玺,中国人最熟悉不过了,它是封建社会至高权利的象征,由秦始皇发明传承,之后每一代帝王都必须手持玉玺才能名正言顺,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熟悉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九大玉玺:其中7个已经失传,一个现在在国家博物馆,一个流落海外。一、传国玉玺传说秦始皇用和氏璧篆刻了第一块传国玉玺,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

  • 清朝爵位等级是如何划分的?清朝官员俸禄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

    清朝的爵位是世袭之号,分宗室和功臣两种。宗室爵位:1.和硕亲王、世子(亲王嫡子)。2.多罗郡王、长子(郡王嫡子)。3.多罗贝勒。(满族早期,贵族皆称贝勒。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八人分别为八旗旗主,称和硕贝勒,较其他贝勒为尊。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定宗室爵位等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下为多罗贝勒

  • 清朝官职中一品大员权力有多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一品

    在我国古代,想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只有考上进士,去做官。历史上好像对于商人不是那么的推崇,大多数的皇帝都是重农抑商的,因为只有农民便于管理。但是今天小编要带大家讨论的是在大清朝时期的正一品官职相当于什么级别,那么这个职位和大家想的一样吗?清朝时期的官职和传统意义上的官职有些许的不同,主要是因为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