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农乐舞是哪个族的

农乐舞是哪个族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18 更新时间:2024/1/21 6:34:43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朝鲜族聚居区。其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农乐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演唱为一体综合性的民族民间艺术。

“农乐舞”起源

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琴,翩跹起舞习以为。居住在我国东北长白山下的朝鲜族,长期从事北方水稻生产。为了便于大面积的水稻种植管理,他们多采取集体劳动、相互协作的劳动形式。人们每逢下地,都将"扁鼓"和"唢呐"与农具一起带往田间。休息时,人们便在明快的鼓乐声中即兴起舞,以欢乐的歌舞荡涤疲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即兴歌舞便逐渐形成了游乐性的朝鲜族民间舞蹈,穿于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之中。

“农乐舞”艺术特色

创始于农业劳作,并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鲜族代表性民间传统活动"农乐舞",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舞蹈和哑剧形式进行情节性的演出;而另一种,是在新年伊始和欢庆丰收时节,以热烈而丰富的传统舞蹈为内容所进行的群众性表演活动。届时,各个村寨都将派出自己浩荡的"农乐舞"舞队,参加当地的庆典。舞队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业为天下之本"的"农旗"为先导,随后是一名在队首敲打"小锣"担任总指挥的男子。在他的带领下,手拿"太平箫"、"喇叭"、各种鼓类乐器的乐队、各种乔装人物,组成"农乐舞"舞队的仪仗部分。接下来是即将参加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长鼓舞"、"扇舞"、"鹤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哑剧"的演员队伍。

“农乐舞”的表演共包括十二部分。有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舞童表演的"叠罗汉",多人表演的传统"扁鼓舞",男女都可表演的"长鼓舞",多人持大型花扇表演的源于古代"巫舞"的"扇舞",假形舞蹈"鹤舞",以及最后压阵的男子"象帽舞"。

丰富而热烈的“农乐舞”之后,人们将转入自娱性的集体自娱舞蹈,作为欢度节日的继续。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乐舞具有久远的历史,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多元化中的璀璨一脉。而作为中国舞蹈大家族的一员,农乐舞体现了朝鲜族民间舞蹈独特的艺术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价值。它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广泛的群众性,丰富着中国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

标签: 农乐舞

更多文章

  • 伽倻琴是哪个民族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伽倻琴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在蜿蜒的图们江和鸭绿江畔,在长白山的林海雪原,居住着勤劳勇敢、多才多艺的朝鲜族人民。他们不仅发展了农、林、渔等各业生产,还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伽倻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乐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伽倻琴是朝鲜族古老的弹弦乐器,历史较悠久,早在公

  • 指南针的原始形态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指南针

    在中国的方位文化中经历了从天文学方法定位再以磁学方法制成司南,最后由司南演变成指南针的三个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测定方位技术的不断完善。司南司南是最早的磁性指向器。“司南”之称,始于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终止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因为司南古义不断演化

  • 指南针的原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北磁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 指南针的磁针是怎样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应当是在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中,慢慢地改进的结果,而不同时期的形式,应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唐代堪舆家的活动相当活跃,并开始强调方向的选择,寻找比磁勺更方便的指向器成了当务之急。于是指南铁鱼或者蝌蚪形铁质指向器及水浮磁针应运而生。活动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的山西堪舆家丘延瀚,被后世堪舆家

  • 罗盘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盘

    罗盘,又叫罗经仪,是用于风水探测的工具,理气宗派常用的操作工具。罗盘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

  • 人皇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最后一个人皇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人皇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最后一个人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知道上古时期有着人皇伏羲这个人,那么这个称号也是由他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刚自称人皇的人都是有着大气运加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神仙都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同样为什么会给伏羲这个称号的呢?那是因为伏羲对人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当时的伏羲帮助

  • 历史上出现过又消失的十个超级大帝国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超级帝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古至今,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个国家,它们有的还尚在,有的却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这些国家其实没有必要用“几大”来排名,就说中国这块土地上所出现的唐宋元明清等帝国,无一不算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帝国。所以一下

  • “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些人?历史上有几种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皇五帝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于三皇五帝分别是谁,有史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史家对“三皇五帝”的定义也各有不同,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定义: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天皇、地皇、人皇”,

  • 造纸术的发明者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

  • 造纸术的发展与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