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些人?历史上有几种说法?

“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些人?历史上有几种说法?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1/24 15:17:16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三皇五帝”你知道哪些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关于三皇五帝分别是谁,有史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史家对“三皇五帝”的定义也各有不同,根据《史记.五帝本纪》定义:三皇是指人世初期的“天皇、地皇、人皇”,但这三人分别是谁呢,并没有明确指出,而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三皇是燧人、伏羲、神农。

三皇五帝的几种流行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支持神人说的,即分别是“天皇”、“地皇”、“人皇”,而五帝,则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和帝舜有虞氏。

第二种说法:三皇其实是三个先进的民族,分别是有巢氏燧人氏以及伏羲氏,五帝是炎帝神农氏、黄帝有熊氏、颛顼高阳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这三位是人类生活的开启者,有巢氏创造构木为巢的巢居方式,使人类由穴居进入巢居的文明时代,奥运场馆鸟巢的设计灵感救来源于有巢氏构木为巢的传说,因而他被称为“中华人文第一始祖”,算是中华建筑行业的鼻祖。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使人类可以用人工取火,改变生活方式。伏羲氏发明结网捕鱼打猎、驯养家畜,使人类过上安定的生活。

第三种说法:《史记》认为“三皇以道治,五帝为德化”。所以三皇是三位有道明君,分别是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及黄帝有熊氏;而“五帝”则是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喾帝之子有挚为帝,但因为能力太弱,所以传位给放勋,放勋就是尧,又称唐尧。尧后来禅让给舜,舜称虞舜,故五帝又称为:少昊、颛顼、喾、唐、虞。

《楚辞.惜诵》中说: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睥、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周礼.天官旷祀五帝》刚认为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燥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门先纪。

而现在被流传最广的版本有两个,一是历史时期,即“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上古时代、远古时代、神话时代”。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物,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五帝:金帝颛顼、木帝帝喾,水帝尧,火帝舜,土帝大禹。

三皇五帝的简历

天皇伏羲

燧人氏是伏羲与女娲的父亲,华胥氏的之夫,他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奉为“火祖”。

伏羲姓风名宓,是燧人氏之子,属于旧石器中晚期,是中国古代记录的最早的王,是中医的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结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变化创造了占卜八卦,并开创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又因他发明了结绳为网来捕鱼、打猎,而被称为人类始祖。

地皇-神农氏

神农氏也就是炎帝,生于距今5500-6000年前的姜水之岸(今陕西省宝鸡市境内),是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因他尝遍百草,有药王之称。他教人医术与农耕,因此他是掌管医药与农业的神,能保佑农业收成,人们健康,因此被药行视为守护神。

人皇轩辕

轩辕指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据说他是原始社会时期有熊部落的首领,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县),所以又称有熊氏。

炎帝统治后期,战乱不止,黄帝便乘势而起,打败了不同的部落,形成了炎帝、黄帝、蚩尤三足鼎立的局面。炎帝与蚩尤在争夺黄河下游时,炎帝战败,向皇帝求救,黄帝与蚩尤打了3年都没能获胜,最后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打败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金帝颛顼

颛顼是中国上古部落首领, 是五帝之一,因辅佐黄帝之子有功,被封于高阳。黄帝之子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为争夺帝位而开战,颛顼打败共工氏后称帝,号“高阳氏”。

木帝帝喾

帝喾是《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同时也是尧、挚的父亲,是商、周两朝的先祖,是继炎黄之后的黄帝。

水帝尧

尧是帝喾之子,13岁时被封于陶(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氏村),15岁时辅佐兄长帝挚,被封于唐地(今山西太原),所以又称唐尧。20岁时成为天子,他命令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其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就是在他的推动下而产生。他在位期间,广开言路,让百姓可以随意指出他的错误,是明君的模范代表人物。

火帝舜

舜是颛顼帝的六世孙,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的官,他从小受到后母和后母之子的迫害,但他对他们仍然和善,因而深得百姓赞扬。他在今天的山东、河南一带做陶器生意,因为品德高尚在民间威望很大,所以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又让舜职掌五典、管理百官、负责迎宾礼仪,最后把帝位禅让给舜。

土帝大禹

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因其治水有功,所以舜将帝位禅让给他,他继位后以阳城为都,国号夏,因此也被人称为夏禹。他是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后来他又将中国划分为九州,因此有了禹贡九州,这也成了后世天下九州的基础模型。

尽管三皇五帝的说法,历史以来并没有得到学界的统一认同,但这些人物也都是人们对先祖美好品德的化身想象。

标签: 三皇五帝

更多文章

  • 造纸术的发明者到底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是东汉宦官蔡伦发明的。主要依据是《后汉书·蔡伦传》的记载。书上说:“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

  • 造纸术的发展与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

  • 造纸术的传播对世界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造纸术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

  • 火药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火药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火药据传由晋朝葛

  • 火药在中国的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火药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

  • 火药的军事发展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火药

    火药用于军事,是从中国开始的:人们发明了火药,很快在军事上发挥了它的作用。在火药发明之前,古代军事家常用火攻这一战术克敌制胜。在火攻中常使用“火箭”,即在箭头上附着易燃的油脂、松香、硫磺等,点燃后射向敌方。但由于这种燃烧火力小,容易扑灭,所以火药出现后,人们就用火药代替上述易

  • 印刷术的历史起源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印刷术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

  • 雕版印刷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

  • 雕版印刷的弊端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随着印刷品种和数量的急剧增长,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于是,就向人们提出寻求一种更简便、更经济的印刷

  • 活字印刷是谁发明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纪的北宋时期的中国人民发明的。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是一种印刷方法,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