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分别有哪些?

古代的“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分别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62 更新时间:2024/1/17 7:01:21

古代的“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分别有哪些?哪个好用?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在我国的古代战争中,关于城市的攻防战一直是历代兵家战争的焦点,因为一座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化中心,城市人口密集,资源丰富,城市又往往建设在交通要道之上,因而,几乎每场大的战争都离不开城市的攻防战。

鉴于城市的重要性,我国古代的每一座城市都是封闭的堡垒,不仅有牢固厚实高大的城墙和严密的城门,城外还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如何攻城便成了古代战争的难题。

因此,围绕着如何攻城和守城,各种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便在实战中频繁地出现,那么,这些攻守城器械都有些什么东西呢?

攻城器械

在古代,攻城器械有很多种,一般包括攀登工具、挖掘工具以及破坏城墙和城门的工具。汉代以来主要的攻城器械还有飞桥、云梯、巢车、瞭望车、临冲吕公车等。

飞桥:是保障攻城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一种器材,又称为“壕桥”。这种飞桥的制作方法很简单,用两根长木头,在上面钉上木板,为了搬运方便,在下面安上两个木轮就可以随军行动了。

如果护城河较宽,还可以将两个飞桥用转接轴连接起来,成折叠式飞桥。搬运时将一节放在另一节的上面,当准备攻城时,就把上面的一节放下,搭在护城河的两岸,就是一座简易的木桥,很适合后面的攻城部队冲锋。

云梯:一种我们最熟悉的攻城工具,一般由车轮、梯身、钩三部分组成。梯顶带有的钩可以钩在城墙上,梯身底下一般装有车轮,可以移动。

唐代的云梯比战国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进,云梯底架用木作床,下面设有六轮,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在底盘之上,并在主梯之外增设了一具可以活动的副梯,顶端装有一对辘轳,攻城时,云梯可以沿城墙自由移动,不再需要人抬肩扛。

宋代时,为了保障推梯人的安全,宋代云梯又吸取了唐代云梯的改进经验,将云梯底部设计为四面有屏蔽的车型,用生牛皮加固外面,人员在在棚内推车接近敌城墙时,可以有效抵御城墙上面守军的弓箭、飞石。

巢车:是一种专门用来观察守军情况的瞭望车。车底部装有轮子可以推动,车时用木头竖起两根长柱,柱子顶端设一辘轳轴,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

板屋高约3米,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守军飞石破坏。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以随时观察城内守军的情况。

攻城作业车:车下有四轮,车上设一层顶形木架,蒙有生牛皮,外涂泥浆,防止守军放火烧焚烧,在其掩蔽之下可以运输兵员、挖沟填土等。

临冲吕公车:古代一种巨型攻城战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车。车身高数丈,长数十丈,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均有梯子可供上下,车内可载有几百名士兵,并配有弓箭、刀枪剑戟等兵器和相应的攻城器械。

攻城时,众人将车推到城下,车顶可与城墙平齐,士兵们可以通过天桥直接冲到城墙上与守军拼杀,而车下面有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城门。

这种巨型战车在战斗中并不常见,因它体型笨重,受地形限制,有时很难发挥其威力,但是,只要它突然出现,往往对守城士兵形成一种巨大的震慑力,从而不战自乱。

除了上述的攻城器械外,还有其他一些用来破坏城墙、城门的工具,比如搭车、钩撞车等,在古代的攻城战役中,往往是各种攻城器械都上,哪个有效果就用哪个。

守城器械

古代的守城器械,包括防御敌人爬城、防御敌人破坏城墙、城门,以及防御敌人挖掘地道等工具。主要守城器械有撞车、叉竿、飞钩、夜叉擂、地听、礌石、滚木等。

撞车:一种专门用来撞击云梯的工具,在车架上系一根撞杆,杆的前端固定有铁器,当敌人的云梯靠近城墙时,推动撞杆将其撞毁或撞到。

叉竿:是一种既可抵御敌人利用飞梯爬城,又可用来击杀爬城之敌的工具。当敌人飞梯靠近城墙时,利用叉竿前端的横刃抵住飞梯并将其推倒,或等敌人爬至半墙腰时,用叉竿向下顺梯用力推剁,竿前的横刃亦可击杀不少敌人。

飞钩:有四个尖锐的爪钩,用铁链系之,再续接绳索,待敌人冲到城墙下,准备登梯攀城之时,出其不意,猛投敌群,一次可以击杀击伤数人。

夜叉擂:又名“留客住”,这种武器是用直径一尺、长一丈多的木头为滚柱,周围密密地钉满了“逆须钉”,钉头露出木面5寸,滚木两端安设有直接两尺的轮子,再系以铁索,连接到绞车上。

当敌人聚集在城下时,即投入敌群之中,然后绞动绞车,可以起到连续碾压敌人的作用。

地听:一种可以听察敌人是否挖掘地道的侦察工具。最早应用于战国时期的攻防战中。

墨子·备玄篇》记载,当守军发现敌军开掘地道,准备从地下进攻时,立即在城内墙角下深井中放置一口特制的薄缸,缸口蒙上一层薄牛皮,然后让听力敏锐的人伏在缸上,监听敌方动静。

这种探测方法是有一定科学原理的,因为敌军开凿地道的声响从地下传播的速度快,声波衰减小,容易与缸体产生共振,可据此侦察前敌所在方位及距离远近。据说这种方式可以在离城五百步内听到敌人挖掘地道的声音。

礌石和滚木:都是守城用的石块和圆木,也是古代守城方准备的最简易守城工具,我们在电视上也能经常看到,城墙上的守军常常用一些普通的大石块、圆木,在敌军攀登城墙时,抛掷下去,以期击中敌军,减少攻城力度。

在冷兵器时代,这些攻城器械和守城器械虽然也在不停的升级着,但主要的就是这些。等到明代,由于火器、火炮的出现,并应用到了攻城守城战中,那些许多笨重的攻城守城器械就逐渐地在在战场中消失了。

明代单兵作战的火铳

明代火器

虽然在宋代已经出现了火箭、火球、火蒺藜这三种武器,但仍属于火器制造的初级阶段,并没有广泛的应用在战争中。

到了明代,才出现了火器的高峰,不仅种类多,而且质量也不断地提高。在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的战争中,就已经高频率地使用了火铳作战。

根据在各地出土的洪武年间制造的铜火铳来看,明代火器大致是前有细长的直体铳管,管口沿外加一道口箍,后接椭圆球状火药室。药室后面为铳尾,它的后面又安柄的铳孔。

火铳的大量使用,标志着明代的火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火铳也还存在着装填费时、发射速度慢、射击不准确等明显缺陷,因此,火铳只能代替部分冷兵器,在明代军队的装备上,冷兵器仍占重要的地位。

明代后期,又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制造出“将军炮”,又称“红夷大炮”,其带有炮耳和瞄准工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火炮重达1600千克,射程可达1.9千米,这大概是这类武器的极限了。

1626年,在关外的宁远之战中,守将袁崇焕就是用这种“红夷大炮”打败的后金,努尔哈赤就在这次战役中被大炮击伤,并于几个月之后去世。

标签: 攻城器械

更多文章

  • 周朝为何要规定后宫嫔妃数量?121个是依据什么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朝

    周朝为何要规定后宫嫔妃数量?121个是依据什么定的?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朝历代的皇宫里面,后宫妃嫔一定是有的,但是至于后宫里面究竟有多少人,恐怕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因为有时候妃子很多,有时候只有皇后一个人。而很多人认为,周朝时期的周王宫里,后宫妃嫔的数量有规定是121个人,这个规

  • 最具特色历史十大起义口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起义

    最具特色历史十大起义口号,你服哪一句?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帝政权以来,中国农民起义运动一直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权,有的甚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纵观二千多年来成千上万次的农民起义,他们无不是在起义之初就提出了十分响亮的口号。尽管

  • 东汉的地域是怎么划分的?东汉十三州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

    东汉的地域是怎么划分的?东汉十三州是哪些?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元明清称“省”,宋朝、金朝称“路”,唐朝称“道”,南北朝以前至西汉皆称“州”。只不过到了南北朝,州越来越多,

  • 诺贝尔奖开始于什么时候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

  • 盘点泰戈尔最出名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泰戈尔

    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2、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3、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4、那些把灯背在他们的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他们前面去。5、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6、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暄闹,空中的飞

  • 世界史上第一罪人是谁 世界罪人排行榜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罪人

    历史风云变化莫测,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深恶痛绝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历史,看一看排名靠前的五大罪恶之人,能上榜的中国人只有一个,而这个人你绝对想不到。第五名:弗拉德·德古拉伯爵吸血鬼世界上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莫过于德古拉伯爵了,比如《暮光之城》就是以他为原型

  • 在古代是如何称呼教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教师

    现在每年的9月10日为国家法定节日教师节,顾名思义,此节日与“教师”相关联。讲起“教师”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教师最常用的称谓。然而,“回到历史”,实际上从古至今,“教师”之称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

  • 中国古代的嫡庶的区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古代

    在近来,各种各样的花式宅斗剧,宫廷剧不断充斥在观众们眼前。影视剧的当中的嫡庶之分,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往往这些人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庶出的孩子下场都十分的凄惨,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很多人对于这类剧痴迷不已,那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嫡庶之分真的有如此之严重吗?封建社会在中国传承2000多年,在那

  • 汉朝的“四奇宰相”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

    汉朝的“四奇宰相”是谁?此人“奇”在何处?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汉时期,出了一位四奇宰相。哪四奇呢?才华出众、长相俊秀、位高权重、寿命过百。总之是样样都称奇。这位奇人就是汉文帝时期的丞相张苍。张苍从秦朝到汉朝,共熬死了秦始皇嬴政、二世胡亥

  •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尊王攘夷”发生在什么时候?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尊王攘夷,很多人也许听说过,这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一种思想,当时的王指的自然就是周天子,而夷指的就是外族,是相对于当时的非周朝地盘的国家来说的。而且,这种思想后来也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