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最具特色历史十大起义口号

最具特色历史十大起义口号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448 更新时间:2024/2/3 9:35:46

最具特色历史十大起义口号,你服哪一句?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皇帝政权以来,中国农民起义运动一直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权,有的甚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王朝。

纵观二千多年来成千上万次的农民起义,他们无不是在起义之初就提出了十分响亮的口号。尽管这些口号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这些口号也无不反映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农民们的强烈要求和愿望,因而牢牢地打上了“中国农民”的烙印。下面列举的中国历史上十大农民起义口号,就足可见中国农民起义的特色。

一、夏人: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极其凶狠残酷。因而夏人提出了“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的口号。这个话意思是说,日子不好过啊,我们就和你同归与尽!这无疑是夏版的“舍得一身刮,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口号。

二、陈胜吴广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

秦汉之际,政出豪门,权力世袭。普通民众无权过问政治。做王侯将相的人,无不是天生下来,就有做王侯将相的命.权力是靠家族传袭。陈胜吴广不信这个邪,所以他们在大泽乡举行起义后,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是中国人第一次把想在政治平等的话讲了出来,意义不一般!可王侯将相权力不靠家族世袭了,靠什么?陈胜他们没有说,但他们做了,马上就得了天下!是他们开了强者为王,也就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风气之先!

三、绿林赤眉起义:刘氏复起,李氏复辅。

这次起义是由王莽的一次不成功的变法改革引起的。中国历史上有四大改革家,王莽是其中之一,但他的改革与其它人不一样,其它人都认为,祖宗之法不足恤;而他不同,他就是要复祖宗之法,他的改革是复古,让封建的中国走向奴隶的中国。新政策触犯的权贵、豪强的利益。而且同样也得不到农民们的欢迎。当时的起义者们,没有打得出手的起义口号,只有一个叫李通的人,想出了一个口号:“刘氏复起,李氏复辅。”起义后来成功了。

四、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

这是宗教色彩极强的口号,也是一个跳大神的神汉想出的口号。以宗教名义的宣传手段,拉拢民众,虽然说的神乎其神,没有多少正面的意义,但在当时却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力。

五、隋末农民起义:《无向辽东浪死歌》

隋末农民起义也没有什么统一的口号。其中比较有点名气的是《无向辽东浪死歌》: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当时隋炀帝征伐无度,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兵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了农民起义,而隋末的农民起义与其它王朝的农民起义有些不一样,是多源头、多起点的暴发。史书上说,当时有“六十四路烟尘”,也就是说有六十四个地方的农民,不约而同地发动了起义,说明隋炀帝的确不得人心,确实该死!

六、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

中国的大宋王朝是一个经济文化强盛、但军事上比较弱小的王朝。宋王朝经济总量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所以当时一些到过中国的西方人说,大宋开封城门口守城的士兵的生活,都比欧洲的国王好。这话倒也不完全是夸张,但经济如此强大的宋王朝,为什么还是有农民起义呢?只有一个理由可能解答,当时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可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而且富得流油,而另一部分人却是穷得叮当响。用老杜的一句话就是“朱门狗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王小波他们要起义,而他们打出的口号“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等均之”就是中国农民第一次提出均贫富的观点。与东西方所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者们相比,他们是最早的社会党人,开了全世界政治理论中平均主义的先河。

七、钟相扬么起义:法分贵贱,非善法;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大宋王朝没有在王小波的起义中得到教训,社会还是处于两极分化的发展状态,让穷者越穷,富者越富。所以扬么提出这个口号,不光在经济上提出了平均的观点,同时在政治上也提出了等贵贱的平等思想。他们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经济上平均和政治上平等思想、有较高水平的农民起义者!

八、元末农民起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宋朝亡于蒙古后,中国人都给蒙古人统治得有些痴呆了,就是想造反也提不出有水平的口号。所以元朝农民起义提出最著名的口号久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和“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种口号和黄巾起义差不多,但又是一个比黄巾起义起义更为简单的跳大神的口号,用迷信来反抗专制。

九、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口号:等贵贱,均田免粮。

闯王李自成

明末农民起义军提出了“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因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一句欢迎辞就是最好的说明。李自成之所以率众起义也是和当时社会发展两极分化有关,所以他提出了政治上平等、经济上平均的口号。

十、太平天国洪秀全起义:一律平均。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等。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当洪秀全以天父的名义提出这些个理念时,而远在德国的他们同情者马克思,也提出了共产主义的思想。并而对洪秀全的革命寄以厚望,他认为洪秀全的革命必然会影响中国茶叶的出口,而茶叶是当时欧洲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须品。洪秀全革命的蝴蝶效应是,把中国革命的火星,抛到了欧洲革命的火药筒上。但仅仅过了十多年的时间,洪秀全太平天国的熊熊烈火,就让大清朝组织的一支汉人的军队湘军给扑灭了。

标签: 起义

更多文章

  • 东汉的地域是怎么划分的?东汉十三州是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

    东汉的地域是怎么划分的?东汉十三州是哪些?今天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我国的一级行政区划,元明清称“省”,宋朝、金朝称“路”,唐朝称“道”,南北朝以前至西汉皆称“州”。只不过到了南北朝,州越来越多,

  • 诺贝尔奖开始于什么时候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

  • 盘点泰戈尔最出名的诗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泰戈尔

    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2、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3、你看不见你的真相,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4、那些把灯背在他们的背上的人,把他们的影子投到他们前面去。5、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6、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暄闹,空中的飞

  • 世界史上第一罪人是谁 世界罪人排行榜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罪人

    历史风云变化莫测,孕育出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是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深恶痛绝的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世界历史,看一看排名靠前的五大罪恶之人,能上榜的中国人只有一个,而这个人你绝对想不到。第五名:弗拉德·德古拉伯爵吸血鬼世界上最经典的吸血鬼形象莫过于德古拉伯爵了,比如《暮光之城》就是以他为原型

  • 在古代是如何称呼教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教师

    现在每年的9月10日为国家法定节日教师节,顾名思义,此节日与“教师”相关联。讲起“教师”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教师最常用的称谓。然而,“回到历史”,实际上从古至今,“教师”之称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

  • 中国古代的嫡庶的区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古代

    在近来,各种各样的花式宅斗剧,宫廷剧不断充斥在观众们眼前。影视剧的当中的嫡庶之分,有着非常大的差距,而往往这些人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庶出的孩子下场都十分的凄惨,正是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很多人对于这类剧痴迷不已,那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嫡庶之分真的有如此之严重吗?封建社会在中国传承2000多年,在那

  • 汉朝的“四奇宰相”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

    汉朝的“四奇宰相”是谁?此人“奇”在何处?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汉时期,出了一位四奇宰相。哪四奇呢?才华出众、长相俊秀、位高权重、寿命过百。总之是样样都称奇。这位奇人就是汉文帝时期的丞相张苍。张苍从秦朝到汉朝,共熬死了秦始皇嬴政、二世胡亥

  •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是谁提出来的?“尊王攘夷”发生在什么时候?今天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尊王攘夷,很多人也许听说过,这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一种思想,当时的王指的自然就是周天子,而夷指的就是外族,是相对于当时的非周朝地盘的国家来说的。而且,这种思想后来也流传

  •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羲之

    王羲之学书法有哪些技巧?王羲之给儿子的信写了什么?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都非常重视保密工作。以书圣王羲之为例,他的笔法就长期在家族内部流传,不肯传播于外。王羲之晚年在给儿子传授书论时反复告诫他“缄之秘之,不可示知诸友”。那么,这篇被王羲之如此珍视的书论,

  • 明英宗复位靠的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明英宗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明英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朝历史有许多诡异事件,朱棣“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不明,成为历史之谜。明朝历史很有谜团,令后世不得其解。不过明朝历史上最大变化,当属“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成功,这场政变改变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