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始皇修建了哪些宏伟的宫殿?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宫殿?

秦始皇修建了哪些宏伟的宫殿?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宫殿?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35 更新时间:2023/12/20 19:27:16

中国历史上那些大统一的王朝,如秦、汉、隋、唐等,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喜好大兴土木的皇帝出现,似乎不这样做就显示不出其皇权之强大、国家之富强。作为千古一帝的始皇,即使不是这种恶劣传统的始作俑者,也堪称这种传统的登峰造极的实践者。

始皇大兴土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大规模修建宫殿苑囿,二是修建了空前的骊山陵墓。

秦国自秦孝公迁都咸阳以来,国力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历代国君伴随着国家强大,也不断地对咸阳的宫殿进行修整和扩建,始皇前面的六代国君都进行过这方面的建设,咸阳宫殿之宏伟壮丽,已是六国之最。但嬴政对此并不满足,继续大规模地修建宫殿。

据史籍记载,秦每征服一国,始皇就命人“图绘其宫殿”,然后在渭水北岸仿造各具特色的“六国宫殿”。这些宫殿有的以国名命名,如“楚宫”、“卫宫”等,还有的以地名命名,如“冀阙”、“咸阳宫”等。

秦完成统一后,始皇似乎意犹未尽,继续大规模修造宫殿。公元前220年,刚刚完成统一的始皇意气风发,在第一次巡狩陇西回来后,就下令:“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这一建筑群的核心应当是极庙。极庙又称太极庙,象征着天上的北极星。北极星在古代被认为是群星的中心,是不动的,群星都围绕着它运动,因此北极星就被视为“紫薇帝宫”,象征皇帝在人间处于核心地位,是最为尊贵的。

但这只是始皇大兴土木的开始,接下来,始皇修驰道、筑长城、开凿灵渠,都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这些工程耗费巨大,但多少于当代、于后世是有些益处的。然而,有两项规模巨大的工程可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阿房宫和秦始皇陵。

大多数人是从杜牧的那篇《阿房宫赋》知道阿房宫这一宏大工程的。杜牧在文中这样写道: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从这段一气呵成的文学描述中,可以想见阿房宫耗费之巨大、建筑之精妙、气势之宏伟。

阿房宫的建造,是始皇晚年开始的。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始皇感觉咸阳的人太多,宫廷太小,于是就征发了几十万人在渭水南岸大规模修建宫殿。史料记载:“始皇以先王宫廷小,乃营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山颠为关。复道渡渭,属之咸阳。计宫三百,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

可见,为了修建阿房宫,真是“蜀山兀,阿房出”。除动用蜀地的材料外,阿房宫还使用了北山的石料、楚地的木材,可见其用料之考究、工程之奢华。

这一庞大、复杂、考究的宏伟工程,从始皇三十五年开始建造,一直到始皇死也没能完工。始皇死后,为了给他加紧修建骊山陵墓,阿房宫一度停工,始皇下葬后,这里才再度复工。但直到秦朝灭亡,这座庞大的宫殿也未能全部建成,只建成了一座前殿。因其所在地叫阿房,此宫就命名为阿房宫。本来秦二世打算在整个宫殿建成后再为它重新命名,但秦朝很快就灭亡了,他也就没有了那个机会。

经历了二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阿房宫现在仅存一处建筑夯土遗址,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占地面积达到200多万平方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昔日阿房宫的宏伟壮丽,我们只能从杜牧的《阿房宫赋》里去想象了。

始皇之所以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民力大兴土木,是有其目的的。我们先来看汉初大兴土木之事。

春,二月,上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

这段话出自《史记》,意思是说刘邦平定天下后返回长安,本来心情很好,但一到未央宫,他看到未央宫如此宏大,就责问负责此事的萧何:“天下一直不太平,老百姓吃苦已经够多的了,现在好不容易太平了,我们的政权还不太稳定,你就搞这样劳民伤财的工程,太过分了!”

但萧何并没有诚惶诚恐地认错,而是给了刘邦这样的解释:“天下人心未定,正是修建壮丽的宫殿的理由。天子本来就四海为家,若是再没有一个威严的宫殿,如何能够威服天下呢?因此,现在修得好一些,是为了让百姓知道谁是真命天子,这正是为了维护稳定!更何况,现在修得一步到位了,也就能禁止后世的王子王孙再不停地扩建导致民怨了。”

刘邦听了萧何的解释,觉得这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就转怒为喜了。

和汉初一样,始皇修宫殿,也有威服天下的用意。高大雄伟、庄重威严的宫殿有助于展现天子的权威和不可侵犯的气势。荆轲刺秦时,秦舞阳被秦国宫殿的气势吓得露出马脚,说明庄重的气势确实有助于提高天子的威仪。始皇修建极庙,除了用于祭祀和炫耀外,用意也正在于此。

除了要震慑天下外,始皇大建宫殿,也是自身私欲和求仙的个人心理在作祟。秦王朝的宫殿建筑群,不仅是当时最高技术的集合,里面还集中了各地的奇珍异宝供始皇赏玩,因此这一建筑群还是一座大型博物馆。始皇痴迷神仙方术之后,以真人自称。为了达到隐匿行踪的目的,他下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因此,始皇的一些宫殿建筑,是为了寻仙问药而建的,这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于国家则毫无益处。

此外,与宫殿相配套,始皇还大修苑囿园池。“引渭水为长池,东西二百里,南北三十里”,“广其宫,规模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

已有的苑囿园池,规模已相当可观。《徭律》记载:“县所葆禁苑之傅山,远山,其土恶不能雨,夏有坏者,勿稍补缮,至秋无雨时而以徭为之。”这些包含着山岭的皇家禁苑,要兴徭役才能修缮,可以想象其规模之大。但始皇对此仍不满足,“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可见其利欲熏心之重、穷奢极欲之狂。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敲门砖”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 与科举考试相关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敲门砖

    敲门砖,指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谋求名利的手段,目的一旦达到就被抛弃,那么这个词的历史由来是什么呢?典出明朝田艺蘅的《留青日札非问事》: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明朝时,科举制度中规定了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

  • 乱七八糟为何不是乱五六糟 乱七八糟历史由来是这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用来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那么为什么说乱七八糟而不说乱五六糟呢?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与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相关。西汉景帝即位后,听从了大臣晁错的建议,将诸侯国的权力收回到朝廷。这使得诸侯国大为不满,吴王刘濞串通七国联盟,发难汉景帝,要“诛晁错,清君侧&rdqu

  • 上厕所为何又叫“解手” “解手”一词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手

    解手是上厕所的另一种通俗说法,虽然现在的使用率不高,但还是要普及下这个词的由来,大小便叫“解手”,据说是来自于古代强制性押解迁移人群的途中。那时迁民是强制性的,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迁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才肯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

  • 天气预告是怎么诞生的呢 天气预告的由来竟和战争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天气预告

    天气预告为我们提前预知天气提供了便利,为人们工作、出行、穿衣等带来了极大的用处,甚至对于防范恶劣天气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那么天气预报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1854年11月,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突然间,黑海上狂风大作,法国一艘旗舰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沉入

  • 盘点中国历代皇后之最 历史上的后妃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后

    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后您能说出哪些呢?绝大多数的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武则天、慈禧……事实上,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只有一个女人的地位能牢牢稳固?后宫三千佳丽,皇后身为“皇帝的正妻”,地位自然不是普通妃嫔可比。历代皇后有美有丑,各种存在都有,一起来

  • 历史百科之皇后一词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后

    在中国古代宫廷里,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后”原为君主之意。在《诗经·商颂·玄鸟》上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

  • 红薯来自哪里?为何说它是中国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红薯

    说起红薯,肯定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吃。红薯是一种生长在土里的一种土产农作物。通常会烤着吃,烤过以后,果肉成橘红色,口感有点像土豆,但是确非常的香甜,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绿色食品。在我们老一辈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辈,很多人都是吃着红薯长大的。但是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红薯最初就产生于中国,然而并不是,现在我

  • 河北简称为什么叫冀?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河北

    河北省的简称叫冀,冀州属于古代九大洲之一,不过当时的冀州要比现在的河北大多了。包含了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和河南的北部。古代河北最著名的两个古国就是燕国和赵国了,但他们只是活跃于千年以前,而作为古代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之一,这个“冀“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从各个朝代为大家讲讲

  • 夫妻为何又叫“两口子” “两口子”说法怎么出现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两口子

    用于称呼夫妻两的方式有很多,比较书面化的就是比翼鸟,连理枝,并蒂莲等用这些意象代指夫妻,雅致归雅致,意趣归意趣,但终不如素常的口语“两口子”,说来顺溜,出口自然,贴近生活。那么,“两口子”这一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怎么出现的呢?男女婚配,古称为&ldq

  • “白色恐怖”为什么和“白”相关 白色代表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是形容专制社会执政者迫害政治异见人士而导致的社会不安氛围。在中国的辞书上,通常是这样解释“白色恐怖”的:“白色恐怖”通常指在反动政权统治下,反革命暴力所造成的恐怖,如大规模的屠杀、逮捕等。这类恐怖,为什么与自然界的一种颜色“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