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班指在古代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皇帝都喜欢带班指?

班指在古代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皇帝都喜欢带班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25 13:30:26

班指在古代其实是一种射箭的工具,一般都套在右手的大拇指上,用作勾弦。后来则演变成了一种装饰,而且用玉或者象牙制成的班指非珍贵,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佩。到了清朝班指就变得比较普遍了,在民间也流传了开来,而且班指还会被当做奖赏送给有功的大臣。当然班指也一度成为皇帝的最爱,套在大拇指上显得非常尊贵,不过就是日常活动可能会不太方便,一起来看看古人都是如玩转班指的吧。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以下简称《活计档》)始于雍正朝、终于清末,跨越近二百年的时空,虽然以汉书写,但其中的用词或语汇,很多来自满语的音译,也夹杂蒙语或梵文的转介,或直接取自梵文,甚至还有大清帝国对外交流中「四方来贡」的痕迹,可谓上天下地,包罗万象。

据《活计档》,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正月十一日:「太监杜寿交来敖其里一件,传旨:着认看……」认看的结果材质是铜的。雍正五年二月十八日:「领催周维德持来青银锭三件……铜敖七里一件,说郎中海望、员外郎沈嵛传着暂收在库内。记此。」

「敖其里」、「敖七里」俱为同音异译,都是满语「ocir」的音译,即「佛塔」之意,也称「佛头塔」,就是清代君臣穿朝服时胸前所佩挂朝珠中佛头上穿带子用的珊瑚等物。朝珠每盘一百零八颗,将之均分成四份的那四颗大珠叫「佛头」,垂于颈后正中的那颗「佛头」之下的塔状承托物就是「佛头塔」,其下用绦子串接的叫「背云」,下接「坠角」,两侧有三串小珠,名为「记念」。

班指,或称「扳指」、「搬指」,自商代即有,称「韘」或「决」,是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用以勾弦时保护拇指的扣弦器,由骨、象牙或玉等制成,尤其骑射时不可或缺。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描绘乾隆皇帝骑射的《威弧获鹿图》,只见乾隆皇帝跨马急驰,拉弓射箭的右手正松开,开的手掌大拇指便套了一只班指。班指后来也演变成一种装饰,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英国特使团访华谒见乾隆皇帝后留下了一幅乾隆皇帝画像,画像中踞坐高椅上的乾隆皇帝,其右手拇指上就戴了一只班指。

所记「执事九件」包含「敖其里」及「铃二件」。成造前要先「画样」、「拨蜡」(做蜡样)呈览,九件之中含铁鋄金的「敖其里」,同样铁鋄金但需「添瓣十个」的「锁子」,还有个象牙茜色(染色)的「骷髅头」,此「骷髅头」做成胎骨时还需「阿嘉胡涂克图」认看。加上前引所记还有「咒语」和「喇吗字花纹」等,推测此「执事九件」中的「敖其里」应非朝珠上承接小件「佛头塔」,而是藏传佛教的法器之一。

藏传佛教法器众多,其中的金刚杵源自古印度兵器,象征所无敌、无坚不摧的智慧,有去烦恼、降妖除魔的功能,后为藏传佛教喇嘛念经时手所持用,满语为「wacir」,其用材为金、玉、银、铜、铁、骨或木料不等,形制有单股、三股、五股、九股等,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据学者研究,在蒙古人的佛教用语中,「金刚」借自梵文「vajira」而成的「vacir」,原是佛的侍从力士,因手持古印度兵器金刚杵而得名,故「vacir」也指「金刚杵」,旧译为「跋折罗」,蒙古化的读音为「ocir」。

经此转折,蒙古语「金刚杵」与满语「佛塔」的「ocir」竟是「不期而遇」,在内廷造办处抄写太监一向从读音下笔的情况下,都变成了「敖其里」等同音异字的汉字书写。金刚杵除了上述股数有别的形制外,还有十字形、一字形的形制区分。唐以来,以「象征绝对的定力」之「十字金刚杵」置于杯、盘、盒、腰带上以为纹饰。历经元明以后的清代,更将十字金刚杵纹饰广及金银器、珐琅器、青铜器等上。同时,十字金刚杵纹饰也是织物上的主要纹饰或边饰。

由是观之,雍正时期的「敖其里」,尤其是铜制敖其里,也不一定是朝珠上的承接小件「佛塔」。

标签: 班指

更多文章

  • “入洞房”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是“入洞房”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入洞房

    入洞房是指新人完婚后,两人进新房的仪式。尽管人类从洞穴式居住过渡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但入洞房这一名词至今仍未改变。从来没见过谁把“入洞房”改为“入楼房”。传说,这是我们祖先轩辕黄帝规定下来的。黄帝战败蚩尤,平息了战争,建立起部落联盟,制止了群婚,结束了

  • “金龟婿”称呼怎么来的 什么样的人被称为“金龟婿”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龟婿

    金龟婿,指身份高贵的女婿。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那么,“金龟婿”的缘由怎么来的呢?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

  • 筷子是怎么发明的 筷子真的是妲己发明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筷子

    筷子,每一个中国人都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天吃饭都会用到筷子,这是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的,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习惯当中去了。但是,筷子作为一种日常饮食所使用的器物,又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有传言说是著名的那位“红颜祸水”苏妲己发明的筷子,真的是这样的吗?筷子当真和苏妲己有关系吗

  •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 明熹宗朱由校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熹宗

    魏忠贤和朱由校谁的政治水平高?在东林人眼里,魏忠贤弄权是大明最大祸害,所以他们与魏忠贤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俨然,在东林这群读书人眼里,一旦皇帝朱由校能亲政,皇权的合法性有了保障,大明的政局就不一样了。合法的皇帝天然英明不得不说,这种想法“耿直”得有些迂腐。他们不了解

  • 为什么古代把中医叫做郎中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郎中

    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很多影视剧里,古代的名著文献里,会把医生叫做“大夫”“郎中”,而有些时候又会看到,很多官职的名字也叫做大夫或者郎中。但是,医生和官职毕竟是两回事,一个治病救人,一个治理国家,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郎中在古代指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后

  • 哈萨克族的毡房与蒙古包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毡房

    在咱们中国,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了,他们都逐水草而居,游牧到哪里,就搬家到哪里,由于频繁的迁徙,那么住房也必须是那种随时可以移动的。而蒙古族的蒙古包就是这种活动房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然而哈萨克族人住的毡房,又称哈萨包,因为外形近似,不了解的人往往容易将它与蒙古包混淆。那么,

  • 孝静成皇后为道光生了几个子女?孝静成皇后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孝静成皇后

    孝静成皇后为道光生了几个子女?孝静成皇后子女孝静成皇后(1812-1855),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先祖来自蒙古科尔沁左右翼(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境内),死后抬旗入满洲正黄旗。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妃,清文宗咸丰帝的养母,也是恭亲王奕的生母。在道光一朝,博尔济吉特氏最高被封为皇贵妃,未被道光

  • 寿臧和硕公主的生母是谁?道光帝祥嫔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寿臧和硕公主

    寿臧和硕公主的生母是谁?道光帝祥嫔简介寿臧和硕公主,中国古代清朝道光帝第五女,道光九年十月十九生,母祥妃钮祜禄氏。道光二十一年封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三月初十,指配恩崇,同年十二月初三下嫁。咸丰六年七月初九卒,年二十八。祥妃(1808年1861年)钮祜禄氏,郎中久福之女。生于嘉庆十三年正月十三日

  • 九大镇国之宝的渎山大玉海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渎山大玉海

    说起我国的振国质保,相比大家很快就会想到孙子兵法了。孙子兵法是我国九大镇国之宝中的一个。在数多的国宝中日和才能称为“镇国之宝”呢?能称为振国国宝的那必须个个都是绝世孤品,价值自然是无法估量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九大镇国之宝中的渎山大玉海是怎样的吧。渎山大玉

  • 古代人的名、字、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 古人字号竟有这样的大用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没办法理解,古代人为什么除了本名还要在取一个“字“,好的还有“号”,这么多名字难道就不怕麻烦么?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也不是不无道理的,光是名字的礼仪就非常繁多,就好比西方贵族吃西餐一样,会有很多餐具对应不同的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一把刀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