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当过庶吉士官职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当过庶吉士官职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49 更新时间:2023/12/21 7:31:06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史进

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

永乐二年(1404年)始,专隶于翰林院,选进士之长于文学及书法者充任。由科举进士中排名前列,有潜质者被授予庶吉士的身份,让他们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

明英宗以后惯例,科举进士一甲者授予翰林修撰、编修。另外从二甲、三甲中,选择年轻而才华出众者入翰林院任庶吉士,称为“选馆”。

明代的翰林为政府储材之地。英宗后有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故此庶吉士号称“储相”,能成为庶吉士的都有机会平步青云,例如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即是庶吉士出身。清朝时汉人大臣中,亦多出于翰林庶吉士。

清雍正以后,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

著名人物

陈敬宗

陈敬宗(1377年1459年),字光世,浙江慈溪人。是永乐二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在文渊阁学习,参与修订《永乐大典》。修书完毕后,授官刑部主事。

李德章

李德章(1481年1540年),云南永昌人,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后被贬在京城负责保管珠宝玉器,在一次宫廷失火时,发现熔化的珠玉浇水凝固后具有晶莹透亮的色彩。返乡之后,他就用永昌盛产的玛瑙、玉石、琥珀等原料烧制成了“永子”。嘉靖皇帝敕令将永子列为贡品。

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权倾天下。

杨廷和年少成名,成化十四年进士,授检讨,弘治时侍皇太子讲读。正德七年出任首辅。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与世宗意不合,罢归故里,后被削职为民,卒于乡。隆庆初复职,追赠太保,谥号文忠。著有《杨文忠公三录》。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湖北江陵人,晚明时期著名内阁首辅,梁超曾感叹“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相貌英俊,敢于做事,极其富有智略。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中进士,授庶吉士,受到当朝重臣徐阶赏识,步步高升。后于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即位后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以内阁首辅身份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新政,同时加固边防,使得从正德以来积贫积弱的大明王朝焕然一新新政使每年国库充盈大量白银。考成法提升了原本极其低下的工作效率。一条鞭法以及清丈田亩等措施有力地打击了土地兼并。在边防上,任用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等名将,并且着力改善了与蒙古鞑靼部落的关系。但由于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加上张居正权高震主,引起明神宗不满。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随即被明神宗抄家,剥夺官阶。

梁清宽

梁清宽,字敷五,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清初政治人物。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选庶吉士,散馆授弘文院编修,官至吏部侍郎。梁清宽为明代重臣梁梦龙曾孙。他与堂弟梁清远、梁清标皆科甲折桂,人称“一门三进士”。

何世璂

何世璂(1666年1729年),字澹庵,又字坦园,号铁山,山东新城县陈庄人。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大清一统志》纂修官。康熙五十九年,出任山西省副主考官。后充充“圣祖实录馆”纂修官。雍正元年四月,出任江西正考官。历任浙江学政,两淮盐运使、贵州巡抚、署理直隶总督。

潘绍烈

潘绍烈(1796年一1881年),字子骏,号西村,今莱芜市莱城区张家洼办事处杨家镇村人。乙酉科拔贡,戊子科举人,己丑科联捷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武英殿协修,敕封文林郎散馆。后为元氏县(今河北省)知县,随任瓯宁县(今福建省)知县,回家丁忧三年不再复出,至本县汉源书院任主讲,善书法,对境内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同年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列为优等。父麟书,有田产,不事耕种,醉心功名,然童试17次皆不第,父设馆授徒。曾国藩幼从父学。道光十三年(1833)入县学为秀才。翌年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同年中举人。此后赴京会试,一再落榜。十八年,始中第三十八名贡士,旋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

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一1940年),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其72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创者。

蔡元培家学渊源,有着极其深厚的私塾功底,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秋天,他参加乡试,一举考中举人,浙江省中举者共有155人,蔡元培名列第23名。21岁的年龄就踏上了科举制度的快车道。

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恩科会试,蔡元培接着在1890年春天进京赶考,又顺利考中贡士。考中贡士后,要经过殿试才能成为进士。蔡元培考中贡生后,因殿试朝考的名次均以字为标准,自量写得不好,主动要求留待下一科殿试再考,回家刻苦练习书法。

1892年春,蔡元培自我感觉可以了,赴京参加殿试,一举获二甲第34名,被选为庶吉士。

标签: 庶吉士

更多文章

  • 临朝称制是什么意思?临朝称制出现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临朝称制

    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期的吕后所开辟,可人们一般比较熟悉的女主统治方式应该是清朝末年慈禧的垂帘听政,二者在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古代中国在

  • 盘点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六位女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临朝称制

    在我们的印象中,权力似乎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人更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中国历史上有些女人的确登上了权力巅峰。比如下面则六位,中国历史上权力最高的6位女性。第一位是芈八子。芈月,战国楚国人,嫁给了秦国的秦惠文王,封为“芈八子”。秦惠文王死后,嬴荡继位,是

  • 东汉有哪六位皇太后临朝称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太后一般都喜欢临朝称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都比较注重孝道,皇帝一般就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有的大臣们想要升官发财,一般就会去巴结皇太后,更有甚者,皇太后可以直接代替皇帝行使皇权。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东汉时期的六大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情况吧。第一:窦太后(窦氏

  •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师宴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谢师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全国各中学都延迟开学,可能会对高三学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李夫子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高考学子能够金榜题名,得偿所愿!高考一旦结束,就会有将近三个月

  •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游牧民族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什么区别?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游牧民族,也不存在农耕民族,以某一种生产方式定义文明更是错误的西方历史学家通过把刀耕火种称为原始农业,而将放养畜牧视为原始畜牧业,并将种植畜牧与采集渔猎分开。由此,将从事采集渔猎的人类称为渔猎民族,将从事耕作种植的

  • 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帝国主义特征,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已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帝国主义的特征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比卡特尔和辛迪加垄断程度更高的垄断

  • 帝国主义有着哪些利弊?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帝国主义

    定义国有企业是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产物。这样结合的客观基础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其目的是要保证资本盈利条件,特别是要维护垄断组织和整个垄断资的利益。所以,国企标志着当代垄断的新发展。当然,国企因素的产生,与自由市场经济向垄断市场的过渡几乎是同时的。在垄断市场初期阶段以及随后的发展时期,私人垄断是社会

  •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女大十八变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大会有十八种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越来越美呢?俗话说

  •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蛊术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种意义,暂且不去管。传说中国

  • 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陵

    在桃花源记中的武陵人到底是谁呢?武陵又究竟在哪里呢?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桃花源记》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