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开国淮西二十四将的结局

明朝开国淮西二十四将的结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88 更新时间:2024/1/5 10:10:30

1354年,身在濠州红巾军阵营中的朱元璋,对内部各派系的争权夺利深恶痛绝,于是在自己所招募的新兵当中挑选出24人,作为自己的心腹,奔赴定远作战,这被视为朱元璋独立起兵的开始。跟随他的24人最终都当上了将军,绝大部分活到了明帝国的建立,各自因战功拜官封爵,风光无限。然而个人最终的命运却并不相同,仅有一半的人得以善终,实在是令人嘘唏。

12位得以善终者如下:

1.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也是其“革命”之路的“引路人”,为人谨慎、沉敏多智,因功封中山侯,改封信国公。1389年告老还乡,1394年病死。

2.吴良坚守江阴十年,屡挫张士诚,成为朱元璋的东南屏障,因功封江阴侯。1381年病死于青州。

3.吴桢为吴良之弟,深通水战兵法,因功封靖海将军、靖海侯。1379年病死。

4.陈德曾参加长兴守卫战、鄱阳湖之战,后跟随徐达北伐,因功被封为临江侯。1377年,陈德告老还乡,翌年病死。

5.顾时因功被封为大都督同知、济宁侯。1379年,顾时病死,可谓善终。

6.华云龙曾参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又追随徐达北伐,因功封淮安侯。后巡边云州、协守北平,1374年死于回返京师途中。

7.张赫常追随常遇春、徐达征战,建国后主要在福建、辽东为官,从事抗击倭寇及开辟海上航道的事务,很久之后才被封为航海侯。1390年,张赫病死。

8.胡海曾参与消灭张士诚之战,又从破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1384年被封为东川侯。后告老还乡,1393年病死。

9.张龙曾参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战,又参与北伐、西征及平定云南战役,1385年因功封凤翔侯。后告老还乡,1397年病死。

10.郭兴曾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诚,北伐西征、平定四川等战役,因功封巩昌侯。后巡视北疆,1384年病死。

11.郭英为郭兴之弟,长期宿卫朱元璋,曾参加攻灭陈友谅、张士诚,北伐中原、平定云南等战役,1384年封武定侯。郭英忠诚谨慎,加以为朱元璋宁妃之弟,故深受恩宠。因参与讨伐朱棣,“靖难之役”后被罢官,1403年病死。

12.张铨曾参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战,又参与北伐、征伐明夏及平定云南战役,1390年封永定侯。之后史实不详,权当寿终正寝。

12位横死者如下:

1.徐达功业甚伟,可比肩汉将韩信,开国后被封为右丞相、魏国公,同样位极人臣。1385年,徐达背疽发作,不能吃发物,朱元璋却赐以蒸鹅,徐达食后中毒而死。

2.费聚曾参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割据势力,因功封平凉侯。1390年,坐胡惟庸案被杀,爵位削除。

3.耿再成随朱元璋渡江,先后镇守滁州、长兴、扬州等地,后与胡大海攻克处州,并在此镇守。1362年,处州苗人降将李祐之反叛,耿再成被杀。

4.耿炳文曾坚守军事要地长兴十年,因功封长兴侯。耿炳文成功躲过朱元璋的毒手,却因在“靖难之役”中与朱棣为敌,于1403年畏罪自杀。

5.唐胜宗作战勇猛、谋略过人,因功被封为都督府同知、延安侯。坐擅驰驿骑,被降职削爵,后因功复爵,1390年因胡惟庸案被杀。

6.花云状貌魁伟,面黝黑,骁勇绝伦,绰号“黑将军”,征战多年,功勋卓著,后奉命镇守太平。1360年,陈友谅攻陷太平,花云拒不投降,被乱箭射死。

7.陆仲亨少负武略,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平定广东、湖南等战役中有大功,被封为吉安侯。坐擅驰驿骑,被降职削爵,后因功复爵,1390年坐胡惟庸案被杀。

8.郑遇春曾参加渡江战役以平定陈友谅之战,因功封同知大都督府事、荥阳侯。1390年,坐胡惟庸案被杀,爵位削除。

9.陈桓曾参与消灭陈友谅、张士诚之战,又参与北伐、征伐明夏及平定云南战役,1384年因功封普定侯。1393年,坐蓝玉案被杀。

10.周德兴也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常呼之为兄,因功封江夏侯。1392年,其子周骥在宫中和宫女淫乱,周德兴受株连被杀。

11.谢成曾参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又参与徐达北伐西征、沐英平定云南战役,1379年被封为永平侯。1394年,坐蓝玉案被杀。

12.李新曾参与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战争,因负责孝陵有关事宜有功,1382年被封为崇山侯。1395年,因罪被诛杀。

标签: 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当过庶吉士官职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庶吉士

    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历史进程明太祖洪武初年,选进士于六部

  • 临朝称制是什么意思?临朝称制出现于什么时候?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临朝称制

    古时后宫是不能上厅堂的,所以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令专称"制"、布告公文称"诰";后妃掌权之后其命令自然也要上升到皇帝的级别,于是就叫"称制"。临朝称制由中国西汉时期的吕后所开辟,可人们一般比较熟悉的女主统治方式应该是清朝末年慈禧的垂帘听政,二者在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古代中国在

  • 盘点历史上临朝称制的六位女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临朝称制

    在我们的印象中,权力似乎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人更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中国历史上有些女人的确登上了权力巅峰。比如下面则六位,中国历史上权力最高的6位女性。第一位是芈八子。芈月,战国楚国人,嫁给了秦国的秦惠文王,封为“芈八子”。秦惠文王死后,嬴荡继位,是

  • 东汉有哪六位皇太后临朝称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太后一般都喜欢临朝称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都比较注重孝道,皇帝一般就更要起到带头作用,所以有的大臣们想要升官发财,一般就会去巴结皇太后,更有甚者,皇太后可以直接代替皇帝行使皇权。那我们今天就来谈谈东汉时期的六大皇太后临朝称制的情况吧。第一:窦太后(窦氏

  • “谢师宴”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谢师宴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谢师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再过几个月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今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原因,全国各中学都延迟开学,可能会对高三学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不管怎么说,在这里李夫子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高考学子能够金榜题名,得偿所愿!高考一旦结束,就会有将近三个月

  • 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游牧民族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有什么区别?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从来就没有所谓的游牧民族,也不存在农耕民族,以某一种生产方式定义文明更是错误的西方历史学家通过把刀耕火种称为原始农业,而将放养畜牧视为原始畜牧业,并将种植畜牧与采集渔猎分开。由此,将从事采集渔猎的人类称为渔猎民族,将从事耕作种植的

  • 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帝国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提出的帝国主义特征,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已表现出来。但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帝国主义的特征在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发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托拉斯是美国垄断组织最普遍的形式,是比卡特尔和辛迪加垄断程度更高的垄断

  • 帝国主义有着哪些利弊?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帝国主义

    定义国有企业是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产物。这样结合的客观基础是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其目的是要保证资本盈利条件,特别是要维护垄断组织和整个垄断资的利益。所以,国企标志着当代垄断的新发展。当然,国企因素的产生,与自由市场经济向垄断市场的过渡几乎是同时的。在垄断市场初期阶段以及随后的发展时期,私人垄断是社会

  • “女大十八变”到底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女大十八变

    很多人都会说“女大十八变”,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但是这其中的“十八”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与以前不一样,还是说从小到大会有十八种变化,每一次的变化都会越来越美呢?俗话说

  • 苗疆蛊术究竟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蛊术

    中国人对于蛊似乎有一种迷信。《辞源》中“蛊”字有四种解释:①毒害人之物也;②谷皮也。谓谷中虫也;③事也;④惑也。一般人心目中的“蛊”,与民族学家有兴趣传道的“蛊”,都是第一种解释,即蛊毒之蛊,其他的几种意义,暂且不去管。传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