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有哪些信奉佛教的皇帝?

历史上有哪些信奉佛教的皇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4/2/25 17:08:53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武则天要大力推广佛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铲除异己、把持朝政多年之后,就开始着手为登基做准备了。

但她还要做一件事,为登基称帝寻找一套理论体系做支撑。因为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女人做皇帝的先例。别说做皇帝了,女人当官的都很少见。

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儒、释、道三种思想,比较系统和全面,影响深远。这三种思想,在唐朝都已发展完善。

但是,儒家作为官方正统思想,是反对女人参政的。所以,儒家思想是不会支持武则天的。道教自建立后,尊老子为教主,因为老子姓李,唐朝皇帝也姓李,所以道教在唐朝是国教,显然,道教也不会支持她。

最后,支持武则天的是佛教。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所以,武则天作为女性登基称帝,就无可厚非。当时还有一些和尚大肆宣传,说武则天是佛教弥勒佛下凡,为其登基大造舆论。

武则天称帝后,大力推崇佛教,兴佛事,塑佛像。还亲自迎请禅宗北宗神秀禅师,进宫讲法。对神秀禅师,她十分恭敬,亲自跪拜。

上图_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那么,除了武则天,历史上还有哪些信奉佛教比较著名的皇帝呢?

佛教属于舶来品,在中国产生之前,自然是没有皇帝信奉的。历史上,最早的官方佛事活动,是在东汉明帝时期。史书记载,当时明帝梦到一个金人,就向大臣们咨询此梦何意。有大臣解释说,这个金人是天竺的佛陀。

于是,汉明帝就派人去西方求取佛经。归来后,建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但是,汉明帝本身是不信佛的。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水土不服,人们对其了解很少,所以信徒也很少,很多人甚至把佛教经义和道家学说混为一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才逐渐兴盛起来,当时信佛最著名的皇帝是梁武帝。

佛教刚到中国时,和尚本是可以吃肉的。也正是因为梁武帝的命令,从此和尚才不允许吃肉。

梁武帝信佛达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大力建造佛像外,他还经常讲经说法。更为人诟病的是,他曾四次到同泰寺出家为僧。国不可一日无君,为了让梁武帝回朝理政,大臣们只得凑出数以亿万计的钱财,将其赎回。

上图_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达

隋朝的隋文帝、隋炀帝也是著名的佛教徒。隋文帝杨坚在出生后,就由般若寺智仙尼师抚养长大。十三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隋文帝登基后,就开始大力推广佛教。

兴许受了父亲的影响,在隋炀帝还是晋王时,就曾迎请佛教名僧智者大师为其讲经说法,还为其授菩萨戒。在其称帝后,还设立有翻经馆,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佛教进入唐朝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虽然,唐朝的国教是道教,但是唐朝还是有几位皇帝痴迷于佛教的。

唐朝除了武则天之外,信奉佛教最著名的皇帝大概就是唐宪宗了。唐宪宗非常痴迷于佛法,并亲自迎接佛骨舍利进入宫殿内供养,群臣纷纷表示祝贺。只有韩愈写下了《谏迎佛骨表》,明确表示反对,后来因此事被贬。

上图_ 朱元璋(1328年1398年)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因为做过和尚的缘故,对于佛教,他是支持的。在位期间,曾组织僧众点校、刻印佛经,共收录佛典一千六百余部,七千多卷,成为“洪武南藏”。

清朝最出名的信奉佛教的皇帝,便是顺治皇帝了,曾传说,最后顺治皇帝放下皇位,去五台山出家去了,这一点至今还是个谜。

但顺治在位期间,经常召集当时名僧来到紫禁城内,为自己讲经说法。他还恳求玉林琇法师为自己起法名,并要求“用些丑些的字眼”。最后,赐法名“行痴”。

清朝的雍正皇帝也特别喜欢读佛经,并深通佛理,自号圆明居士。雍正十一年,他还下令刊行了最权威的禅宗语录集《雍正御选语录》。这部书打破了佛教各门派之间的成见,成为很多学佛修行人阅读的一部重要经典。

上图_ 《雍正御选语录》,十九卷,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编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皇帝信奉佛教呢?

1、 为了维护统治

武则天登基,佛教为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且,佛教的教义,也是有利于维护皇权统治的。

中国古代,底层人民的生活是很贫苦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佛教教义就是宣传人生实苦,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还宣传因果思想∶今生受苦,是因为前世没有修好。所以,今生要好好修行,以求来世有好报。

佛教教义,有助于瓦解人们的反抗和不满情绪。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大多借助宗教形式,道教、白莲教、明教等曾和农民起义结合,只有佛教没有。所以,很多皇帝大力推广。

上图_ 《佛祖统纪》,五十四卷(现行本缺十九、二十两卷),宋释志磬撰

2、 精神寄托

皇帝虽然看上去很威风,但是活动会受到很多限制。况且,很多人的皇位来路不正,皇宫中又充满了各种阴谋和斗争,有些皇帝就把信佛当做精神寄托。

梁武帝早年是信奉儒家的,还亲自写《春秋答问》等书。但梁武帝是靠兵变登上皇位的,到了晚年,猜忌心逐渐增重,尤其是萧宏、萧综对他的打击很大。从而转向佛教。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唐朝很多公主,为了逃避婚事,经常会出家做一段时间的尼姑。很多达官贵人,甚至让自己的子女出家。

到了明朝,甚至形成了“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地步,可见佛教的兴盛。

很多皇帝的信仰,会影响到继任者。所以,历史上,会出现一段时期,前后几位皇帝都会信奉佛教的现象。

.

上图_ 河北正定隆兴寺

4、 皇帝个人经历

很多皇帝在登基前,就已经接触过佛教。朱元璋做过和尚,武则天当过尼姑,隋文帝在寺院长大。这些经历,对于他们登基后的信仰,也会有巨大影响。

人有信仰是好事,但是凡事不要太过。否则,就很容易招惹祸端。历史上,有一些皇帝,对佛教达到了痴迷的地步,而这也引起了另外一些皇帝的反感,由此也引发了几起著名的灭佛事件。

标签: 佛教

更多文章

  • 二十四孝都有哪些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二十四孝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作品名称 二十四孝创作年代

  • 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孤和寡人?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在报刊中,“孤寡老人”一词并不鲜见,在当今的词汇中,是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在这一点上,与古义也无大区别,只是比现在划分的细一些罢了。《礼记·王制》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

  • 程朱理学讲的是什么?程朱理学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程朱理学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程朱理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程朱理学的意义程朱理学的最大之说就是先理后气,理即道和德,所以先理后气的意义就是,道是长期存在的,顺道者也容易发现的好,逆道者则容易发展不好,这个和什么奴化有什么关系。别只看一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的是仁义礼智信等道义,即深奥的

  • 辅佐汉宣帝刘询的十一功臣盘点 麒麟阁11位功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汉宣帝

    麒麟阁十一功臣的介绍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霍光等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

  •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名妓

    人生而不公,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历史上也不知有多少美丽女子身不由己,沦落风尘,成为男人的玩物,这些被称为“娼妓”的美人,大部分都寂寂无闻,最后香消玉殒碾落成泥,但也有名垂千古的,其中有十位最是有名,她们或让人敬佩,或让人痛惜,或让人仰慕,其人生故事都感人至深。一:倾城名花薄命

  • 五阿哥永琪有多少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阿哥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五阿哥永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智能设备还没有全部普及的时候,电视便是很多家庭打发时间最常用到的工具了。那个时候影视剧每个频道都有固定的节目,当时《还珠格格》可以说是最火的一部剧了。其中的男女主角“永琪”和“小燕子”的爱情

  • 盘点圣诞树的7大寓意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何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圣诞树

    圣诞树的寓意是什么1、古人曾在树上挂红苹果,象征分别善恶树。2、常青树又象征主赐永远的生命。3、圣诞树的三角形,象征三位一体。4、圣诞树上的蜡烛或彩灯,象征耶稣是世界的光。5、树顶的那颗星,象征耶稣是明亮晨星,或指引东方博士的明星,有时又用报信的天使代替。6、树下的礼物象征救赎是上帝的礼物和恩典。

  • 明朝大都督府有哪些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

    明官署名。大都督府,创始于朱元璋所部成为相对独立政权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实录》:至正二十一年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创始于朱元璋所部成为相对独立政权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消亡于极端君主专制体制奠定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存在仅二十年。

  • 明朝时期的主要藩属国都有哪些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藩属国

    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统一中国之后,恢复了被破坏的宗藩关系,重新确立了中国明朝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位。藩属国的其中一个义务是使用宗主国年号,明朝的藩属国使用的就是明朝的年号。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大明宗主国的辐射能力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外藩纳入了大明王朝的宗藩朝贡体系。除

  • 明朝六科给事中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洪武十三年(1380年),元璋对明朝各大机构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三大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全部被裁撤,原先隶属于中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直接置于皇帝监管之下,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各部置尚书(正二品)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