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孤和寡人?

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孤和寡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15 更新时间:2023/12/16 3:51:59

在报刊中,“孤寡老人”一词并不鲜见,在当今的词汇中,是指无儿无女没有生活依靠的老人。在这一点上,与古义也无大区别,只是比现在划分的细一些罢了。《礼记·王制》说:“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后孟子又将此四类人归为“鳏寡孤独”。其实“孤寡”绝不仅仅是指“穷而无告者”,在春秋秦汉以后却是皇帝、王侯们的自称。这些人权倾天下却称孤道寡,你看怪也不怪?那么皇帝为什么要自称寡人呢?

皇帝为什么叫自己寡人?

寡人 (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自称),寡人这个称号是在秦始皇之前的君主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而在其后皇帝一般都以朕自称。各代体制习惯虽各有不同,一般被封诸侯王者也可自称“寡人”。 唐以后只有皇帝可以称寡人、孤家,是一种君主的谦称,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江山一统。 皇后自称哀家,意思是我多么悲哀呀。谦虚。所以寡人与孤只是一种谦称,古人上至帝王,下至平民都有谦称,寡人就是“寡德之人”的意思,表示自己无德无能,有负臣民的重托。

清代学者赵翼考察了历史上“寡人”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不谷”。而较弱的诸侯自称“孤”。

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

秦末汉初项羽所分封的诸王(如汉王刘邦)等,和刘邦所分封的诸王(如齐王韩信)都自称寡人,汉朝诸侯后多自称寡人。

东汉末年,群雄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自称“孤”不称“寡人”。

北魏、北周、隋朝的诸侯王常自称为寡人,而枭雄如尔朱荣、高欢自称为孤。

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如唐朝诸侯军阀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联合对抗朝廷,各自称王,盟主朱滔自称孤,王武俊等人自称寡人。唐顺宗为太子时自称寡人。五代郭威未称帝前自称寡人。

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标签: 皇帝

更多文章

  • 程朱理学讲的是什么?程朱理学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程朱理学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程朱理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程朱理学的意义程朱理学的最大之说就是先理后气,理即道和德,所以先理后气的意义就是,道是长期存在的,顺道者也容易发现的好,逆道者则容易发展不好,这个和什么奴化有什么关系。别只看一句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指的是仁义礼智信等道义,即深奥的

  • 辅佐汉宣帝刘询的十一功臣盘点 麒麟阁11位功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汉宣帝

    麒麟阁十一功臣的介绍麒麟阁十一功臣是中国西汉王朝时期霍光等十一位名臣的总称,后世简称麒麟阁。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西汉中兴之主汉宣帝刘询因匈奴归降大汉,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

  •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名妓

    人生而不公,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历史上也不知有多少美丽女子身不由己,沦落风尘,成为男人的玩物,这些被称为“娼妓”的美人,大部分都寂寂无闻,最后香消玉殒碾落成泥,但也有名垂千古的,其中有十位最是有名,她们或让人敬佩,或让人痛惜,或让人仰慕,其人生故事都感人至深。一:倾城名花薄命

  • 五阿哥永琪有多少子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阿哥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五阿哥永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智能设备还没有全部普及的时候,电视便是很多家庭打发时间最常用到的工具了。那个时候影视剧每个频道都有固定的节目,当时《还珠格格》可以说是最火的一部剧了。其中的男女主角“永琪”和“小燕子”的爱情

  • 盘点圣诞树的7大寓意 圣诞树最早出现在何处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圣诞树

    圣诞树的寓意是什么1、古人曾在树上挂红苹果,象征分别善恶树。2、常青树又象征主赐永远的生命。3、圣诞树的三角形,象征三位一体。4、圣诞树上的蜡烛或彩灯,象征耶稣是世界的光。5、树顶的那颗星,象征耶稣是明亮晨星,或指引东方博士的明星,有时又用报信的天使代替。6、树下的礼物象征救赎是上帝的礼物和恩典。

  • 明朝大都督府有哪些官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

    明官署名。大都督府,创始于朱元璋所部成为相对独立政权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实录》:至正二十一年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大都督府,创始于朱元璋所部成为相对独立政权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消亡于极端君主专制体制奠定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存在仅二十年。

  • 明朝时期的主要藩属国都有哪些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藩属国

    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统一中国之后,恢复了被破坏的宗藩关系,重新确立了中国明朝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位。藩属国的其中一个义务是使用宗主国年号,明朝的藩属国使用的就是明朝的年号。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大明宗主国的辐射能力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外藩纳入了大明王朝的宗藩朝贡体系。除

  • 明朝六科给事中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

    洪武十三年(1380年),元璋对明朝各大机构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三大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全部被裁撤,原先隶属于中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直接置于皇帝监管之下,成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各部置尚书(正二品)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正三品)各一人,

  • 明朝的五寺机构是什么官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

    明代除皇帝以及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等禁直机构外,尚有其他诸多行政机构,以六部为核心,分理国家行政事务,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正属于这些。太常寺太常寺与礼部祠祭司相关。原称司,洪武三十年(1397)改为寺。设正官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寺丞二人、正六品,另有各类属官。太常寺

  • “诛九族”诛的是哪九族?历史上有哪些“诛九族”的案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诛九族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有哪些“诛九族”的案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经常会在影视剧和一些历史相关书籍上看到株连九族的故事,我相信很小伙伴根本不清楚这里的“九族”到底是一个什么的范围,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诛九族起源于秦朝变法之后的&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