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的官场有哪些礼仪讲究?

中国古代的官场有哪些礼仪讲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06 更新时间:2024/1/16 10:46:15

在古代流传着一种叫做“十恶不赦”的说法,其中“十恶”里就提到了一条叫做“大不敬”的罪名,此罪名听起来名头倒是不小,但是实际上这个罪名最开始指的就是官员们在官场上礼仪不够周全。

在《红楼梦》里面,描述了一个混世人精卜世仁,当其侄孙问其为官经验时,卜世仁说道:“至于说到做官的规矩,那不过是叩头、请安、站班,却都是历练出来的。”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官场礼仪的重要性,对于一些闲散官员或者职位较低的官员来说,学习和实践官场礼仪基本上就占了每天工作的一大半时间。

魏忠贤对官场这些形式主义的礼节情有独钟。有一次,一位叫崔中秀的朝廷命官犯了罪,为了逃避惩罚,他跑到魏忠贤处,大行叩拜之礼,直到把头磕出大血包。最终这位崔中秀真的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魏忠贤的人而且还是“养子”。

除了大礼之外,官场还有很多小礼节,如地位相同或相近者,见面用“顿首”,这个礼节就是施礼者双方皆下跪,以头碰地,迅速起身,只作短暂停留。

跪拜的礼节太过冗繁,所以发展到清代的时候,出现了“打千”这一礼数。施礼者右腿半跪,左臂垂直触地,口中道安。清朝奴才给主子请安,下级上级请安皆用此礼。

到了清朝,地位相同的人见面,就用“拱手作揖”见礼。施礼双方都拱起双手作揖问安,如果有一方主动躲开,说明这一方表示谦让、辞礼。当然,也有高级官员见了低级官员反过来打千的情况。清末的封疆大吏袁世凯,为了巴结内臣马宾廷,在颐和园当着百官的面给马宾廷打千,此等行为,全然不顾官员的秩序和脸面。

跪着的礼数已经够让人难受了,站着的礼数同样叫人头疼。站班就是一种站立的礼仪,就是下属在上司未到之前在上司的衙门恭候,听凭上司训话或者分配。如遇到痛快的上司还好说,如遇到婆婆妈妈、嗦嗦的上司,甚至有可能站上几个小时,其中的苦痛不言而喻。

这些繁杂的礼节有时候被引为政治斗争的武器,用来迫害政敌,还成为阻碍官场局面进步的顽石,迫使很多有才之士远离官场。直到辛亥革命之后,这些冗繁的礼节才逐渐消失。

标签: 官场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的“成人礼”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成人礼

    《天圣令》可以看出许多条文在唐令和宋令中发生了变化。例如,宋令将冠假(因举行冠礼而给予官员的休假)放在“右令不行”的附抄唐令部分。这表明,宋代已经取消了冠假。这种变化与冠礼实行的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冠礼作为成人之礼,是人生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礼.士冠礼》篇详细记载了士

  • 汉朝的“河西四郡”是指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河西四郡

    所谓“河西四郡”主要是指汉朝在今天甘肃境内设置的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和敦煌郡。秦亡后,汉朝一方面注重开拓疆域;另一方面又非常强调各民族的统一,随之,甘肃也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河西四郡西汉初年,河西走廊一直是由匈奴占据,战事频繁,成为汉朝心腹大患。为此,汉武帝极力主张联合西域

  • 盘点历史上三位被誉万里长城的名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万里长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檀道济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檀道济檀道济是史上第一个自比长城的名将,他早年随刘裕参加北伐后秦和北魏等战争,屡建功绩,名震一时,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到宋文帝时,他已是仅存于世的北府军名将,声威远播,又掌握重兵,朝廷对之甚为猜忌。后来被骗入朝,将其枉杀,朝野为之叹惜。檀道济

  • 文官武将是怎么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官

    文武分离是国家体制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文官武将分开,是指有了专职军将,文官不再率兵作战,这在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文官武将究竟何时分开?人们尚存不同见解。从《史记》等古籍看,西周继承了夏商体制,虽分别设立了各种文官、武职,但卿、大夫既执掌政务,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马只主

  • 三班衙役是指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衙役

    三班衙役是指衙门里的勤杂人员,他们一般分成三个部分。一是站班皂隶,类似今天的法警,负责跟随长官左右护卫开道,审判时站立在大堂的两侧,增加庄严气氛,维持秩序,押送罪犯,执行刑讯及笞杖刑。电视剧中官员出场时喊堂威的就是他们。二是捕班快手,类似今天的刑事警察,负责传唤被告、证人,侦缉罪犯、搜寻证据。也被称

  • 六六大顺说的是哪六顺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六六大顺

    “六”这个数字,一直带着一种比较顺畅的含义,古代很多文化中都包含有六,如婚姻需要的“六礼”,能够品尝到的“六味”,还有泛指各种谷物的“六料”等。而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有一句行酒令或者过年的时候经常说到的&l

  • 佛教说的人生八苦是哪八苦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佛教

    很多人都过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日子,也把这句话当做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其实这句话原本也就没错,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要伴随着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倒不如让自己的心态积极起来,自信快乐的活着。佛曰人生有八苦,而这些苦都是我们能亲生体会的,而且没办法逃避只能去面对,但我们可以去选择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有助于我们

  • 为什么一定要学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

    为什么学历史历史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历史顾名思义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有一句名言经常出现在各种书籍甚至电视剧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是的,历史总是不断的重演,我们总是会认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充斥着各种高科技,互联网,但是历史发生的事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谁提出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

  • 蜀汉灭亡后刘禅的7个儿子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

    刘禅(207年-271年),荆州江陵人,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也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到了景耀六年(263年),在魏灭蜀之战中,曹魏大将邓艾从阴平攻入蜀地,克绵竹,杀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