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清朝后宫是怎么晋升的?清宫妃子如何升级?

清朝后宫是怎么晋升的?清宫妃子如何升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218 更新时间:2024/1/26 6:41:08

清宫剧一直都是很多人喜欢的一种类型,虽然都是现代人臆想出来的,但是却也满足了很多人“升级打怪”的心理,看着主角一路上升,打倒所有的对手荣登高位,自己也获得了一些满足。不过,真实的后宫不是这样,不过后宫那么多妃子,也是有等级划分的,那么如果在清朝后宫里,该如何去进行升级?清宫的妃子们是如何晋升的呢?

清朝的时候,是有着两种不同的选秀方式,出身不同,对应的选秀当然也是不同的,我们下面先来看第一种选秀方式,出生在八旗的秀女,会被选为妃子,清朝的时候,有着明确的规定,八旗的女子们,只要到了13、14岁的,就必须先要参加选秀,只有落选以后,才可以自行婚配。

第二种,就是内务府的选秀女,其实也就是选宫女,家世好的,出生高贵的女子才能直接选妃,内务府出来的女子出身都不算高,所以只能是送进宫来选宫女的。当然,清代的时候,一般很少有麻雀变凤凰的事情出现,所以挑选宫女的时候,也是对血统有一定要求的,因此,宫女得到了皇上的宠爱,也是可以升为妃子的。

那么这样精挑细选进宫后的女子,是不是真的各个都是美人呢?其实不是的,清代选妃,其实更加挑选家世修养都高的女子,对颜值要求反而是其次的,如果贪恋美色就和清朝祖宗传下的规矩相违背的了。

清朝的时候,妃子的等级分了很多的,最低的就是答应、常在了,一般是宫女被宠幸以后可以有的封号,直接选的秀女,一般都会被封贵人、嫔、妃,再往上升就是贵妃了,而皇贵妃虽然是很尊贵的位置,但是一般皇后在位时,通常是不立皇贵妃的,最高位的,当然就是皇后了,母仪天下,皇上所有女人中,地位最高的女性。

而这些后妃们的位置所对应的年例也是大不相同的,皇后身边有10个宫女,每年还有1000两银子的年例,妃是有6宫女,300两银子,答应就只有2个宫女,30两银子,这个差距真的就是很大的了,这也是后宫女人想要晋位的原因之一。

而如果后妃们想要升级,要有几个要素,皇上的宠爱,生育了皇子公主、家族的势力大、宫中的资历老,如果有这些要素,那么一般才能晋升,所以,后宫中,从答应升到皇后,的确的非常的不容易的。

进宫看背景

和大国企一样,要想拿到清代后宫的编制,首先要看背景,看娘娘您路子够不够硬。

观清一代,绝大多数后妃都来自显赫之家,并且是选自上三旗八旗女子。清朝的后妃大部分来自满族和蒙古族, 以及一些汉军八旗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女子。而一般民间女子尤其是汉族女子是不可能进皇宫,亦不可能封为妃嫔的。

看过各种“孝庄xx”“xx顺治”的同学想必也知道了,清初统治者所制定的“满蒙联姻”政策, 主要是由于清初的政治形势和满清习俗决定。想要征服和控制一个地区,最简便又不流血的方法就是和亲。于是清初大力和蒙古联姻,既保住清的大后方又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力。

故清初,大部分的后妃都来自蒙古,如大清册封的第一位皇后太宗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懿靖大贵妃、康淑惠妃、世祖废后、孝惠章皇后、淑惠妃等都是来自蒙古,并且都是来自一个氏族博尔济吉特氏。当时,一个家族出了三位皇后,可谓是显赫一时。

后来,清已经在中原获得了统治权。这时,通过选秀,特选取有功大臣之女、将军之女或妹、各地封王的格格等,充实后宫,广诞皇子皇孙,为清王朝的千秋万世做贡献;又可以通过选秀与大臣联姻成为“亲家”,使得大臣更加忠心为朝廷卖命。

此种制度不同于明代选秀。 明代恪守明太祖的规定:“天子及亲王后妃宫嫔等, 必选良家女子而聘焉, 戒勿受大臣所进, 恐其食缘为奸,不利于国也”。故代除明成祖徐皇后出身显赫之外,是中山王徐达之女,其余均来自下层之家的女子。在清朝,出身不好想进入后宫并得到很高的位份,可以说是痴人说梦。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传说在雍王府门口卖豆浆的甄嬛,能够一路通关当上太后,实属奇迹;而她的儿媳妇儿令妃,内务府包衣出身,也能过五关斩六将,最后摇身成为嘉庆帝的生母,也是清代后宫自主创业,杀出一条血路的大魔头。

升职熬资历

清代后宫中等级森严,皇后身为国母,与妃嫔既是妻妾关系,又是君臣关系。在等级和礼仪上有着严格的区别,妃殡见皇后和见皇帝一样必须行臣妾之礼。

所以在《延禧攻略》里,富察氏第一次对高贵妃发飙,说的话就是:“高贵妃真心急,我还没来就急着走。”正是在用这个规矩压制她。

不同于新式互联网公司都在追求扁平化管理,经理和员工也都是坐在一起办公,国企更强调地位差异、等级制度。而在清朝后宫这种典型“国企”,自然也不会出现公司常有的薪资倒挂现象,资历、地位与薪资待遇强挂钩。

但这样僵化的制度也有好处。就是即便你没有真性情让皇上好奇生真爱,也没有艳冠群芳以色侍人,更没有宫斗手段800招。每天就是佛系打卡混吃等死,照样能够混到普调级别。每逢遇到大升职机会,按部就班就能升职加薪。拿固定工资,有过节福利,确实是一份不错的铁饭碗。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京汉铁路修建时间 京汉铁路是哪里到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京汉铁路

    京汉铁路简介:京汉铁路修建历史是怎样的?京汉铁路的意义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京汉铁路简介京汉铁路,原称卢汉铁路(京广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由天津关道盛宣怀为督办大臣,统筹卢汉铁路的修建。1898年底,从南北两端同时开工,

  • 古代御医和太医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御医

    太医和御医都是指医生,御医是古代一种对医生的职称,是专门为皇帝及其宫廷亲属治病的宫廷医生。太医,古代医生称谓,是专门为帝王、宫廷。官宦上层服务的医生。多为当代学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名医组成,宋代时,专门成立了官办医学教育机构,大量培养医学工作者,表现优异者可升为太医。生活中在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有

  • 清朝铁帽子王发展历史 铁帽子王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铁帽子王

    清朝铁帽子王简介:铁帽子王发展历史是怎样的?铁帽子王都有谁?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清朝铁帽子王简介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 武汉大学的建校历史 武汉大学历史有多久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简介武汉大学,简称“武大”,初名自强学堂,诞生于1893年,是一所中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也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由此揭开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序幕。历经传承演变,1913年更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

  • 乒坛三杰生平经历 乒坛三杰为什么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乒坛三杰

    乒坛三杰简介:乒坛三杰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乒坛三杰为什么死?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乒坛三杰简介乒坛三杰,指的是傅其芳、姜永宁、容国团,他们为中国乒乓球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狂潮中,他们被无端扣上“特务”“反革命”

  • 为什么我国古代王朝都不超过300年?古代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

    我国古代历经了很多朝代,一般而言,不会把秦朝统一之前的那些王朝算进在内,比如夏商周,先秦时期的朝代与秦朝之后的朝代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中央统一。不过秦朝之后的朝代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有一点很奇怪,那就是这些朝代时间再长,也不会长过300年,最终还是会被一个新的王朝取而代之。这又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问

  • 历史上外国传入中国的东西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些东西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有外国传入中国的,那么历史上由外国传入中国的东西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看。带“胡”字的:胡麻、胡饼、胡荽、胡桃1、胡麻:胡麻实际上是一种油料作物,取油以白者为胜,食用则以黑者为良。原产自近东、地珠海沿岸,大约为汉唐时期传入中国,主

  • 重瞳是怎样的特征 历史上记载重瞳的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重瞳

    重瞳是什么,史书记载中国古代都有哪些名人是重瞳?重瞳的特征重瞳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但实际上经过现代医学解释,这种情况属于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从O形变成∞形,但并不影响光束进来,又叫对子眼,现代医学认为是早期白内障的现象。中国古代重瞳的象征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

  • 西柏坡在哪里 西柏坡的历史地位有多高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西柏坡

    西柏坡在哪里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

  •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 津浦铁路途径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津浦铁路

    津浦铁路的修建过程是怎样的?津浦铁路途径哪些省份?以下为您介绍津浦铁路。津浦铁路简介津浦铁路(Tientsin-Pukow Railway),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于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筑成通车,由天津通往南京浦口的铁路干线,在徐州与陇海线交会,在南京浦口与京沪线(今称沪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