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乞巧二字是什么意思 乞巧怎么解释

乞巧二字是什么意思 乞巧怎么解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4/1/19 9:04:15

说到乞巧真的很多人都听说过,但是关于这个乞巧却没有多少人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这个乞巧的意思,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乞巧,中国岁时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织女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物品赛巧,摆些瓜果乞巧,各地传统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有诗:

《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是唐代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标签: 乞巧

更多文章

  • 中国当代未识别民族有哪些 未识别民族当汉族对待吗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未识别民族

    说到未识别民族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个名族就是除了56个名族之外的名字了,就是由于资料实在是太少了,无法真的分辨出来到底属于什么名族的,所以这些个名族的人被称为是少数名族了,那么未识别民族又有哪些呢?还是未识别民族现在是不是就当汉族对待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国有56个民族

  • 中国四大名亭是哪几个 中国四大名亭的地址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四大名亭

    说到中国的中国四大名亭这个小编还真的是不知道了,只知道什么岳阳楼啊,什么黄鹤楼啊,其实这都是明楼系列,那么中国的中国四大名亭又是哪几个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看看有你家乡的亭有没有。中国四大名亭分别是:1、安徽滁州的醉翁亭2、北京的陶然亭3、湖

  • 古代是如何防御寒潮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寒潮

    在如今这个年代,夏天热了有空调,冬天冷了有暖气,但是在古代,在寒潮来袭,古人到底如何防御寒潮的呢?大家都知道,明清两代,都是以北京为首都的,故宫作为皇帝日常办公的场所,一直是守卫森严的地方,再加上明清其实的宫廷比较混乱,往往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即使在如今开放了的故宫里面,每每走到一些点,游客们

  • 中国四大历史古城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古城

    中国历史悠久,不乏具有年代感的古城,这些古城都拥有灿烂的文化和厚重的历史,那么中国四大古城是指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这四个古城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灿烂的汉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分别代表了地域的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风貌,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研究汉族建筑,历

  • “脸”和“面”的意思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说“不要脸”而不是“不要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不要脸

    “脸”和“面”现在被区分于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为了宣泄对某人的愤怒不满之情,常会骂“不要脸”,意思是说这人不顾颜面,不知羞耻。但却不会骂“不要面”,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ldq

  • 关于住持、方丈、长老应该怎么区分 住持就是方丈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住持

    关于佛教知识,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实际上又离我们很远,我们很多人根本分不清里面最基本的常识,我们今天来谈谈,什么是方丈、什么住持,而什么又是长老。一、住持:寺庙里掌舵的,CEO!住持是佛教的僧职,在日本佛教里又称为住职,是掌管一个寺院的主僧。简单来说,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只要是寺庙,就会有一个

  •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贤母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贤母

    在中国历史故事中,关于母亲的故事非常多,而其中这三则最为经典。1、孟母三迁孟母三迁的故事,不仅仅是几千年以来中国教育文化的典范,也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母亲样板。几千年以来,没有另外一个母亲的教子故事超越她。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越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沧桑,但是,至今依然在人类的思想文化殿堂熠熠生辉。孟母是鲁国

  • “山东出相,山西出将” 说法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山东

    班固曾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中总结道:“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范晔也在《后汉书·虞诩传》中写道“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那么这说法从何而来呢?这其中的“山东”、&l

  • 历史上五大盗墓贼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盗墓贼

    盗墓从古至今都存在,在那些战乱不断的年代更加猖獗。当然,盗墓的目的并不全是单纯的为了钱财,还有许多其它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原因,这就让盗墓一直延续到了今天。No.5黄巢最盗乾陵竟挖错方向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盗墓竟然闹出笑话。在乾陵被侵盗的历史记载里,黄巢曾动用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开始挖掘,据说差不

  • 古代东北指哪些地方?山海关是如何把东北和华北分割开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东北

    今天我们提到东北,基本上就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在改革开放以前,东三省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省份。历史上,东北是指一个很大的区域,并不是单指这三个省,据查证“东北”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职方氏》。山海关的出现才第一次真正划清了东北区域,将它和华北分割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