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螃蟹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谁?古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螃蟹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98 更新时间:2023/12/24 8:01:40

鲁迅曾经说过,“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精神是令人敬佩的。”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到底是谁呢?当然,可能这永远都是一道迷题,而且很大程度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不定只是因为他饿了...其实古代很早便出现了吃螃蟹的记载,看来古人也有很多不怕死的吃货存在,就连螃蟹这样看起来没什么食欲的东西也敢吃。其实我们现在吃的螃蟹和古代的可能还不一样,当时海蟹偏多,口感应该还没大闸蟹的好,一起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吃螃蟹的吧。

每年从9月底到11月,海蟹多肉、河蟹多黄,正是一年之中最肥美的时候,国庆长假自然成了国人大吃特吃螃蟹的好时节,“壳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其实螃蟹在古代就有人间美味的美誉,李白说过蟹螯就是仙丹,陆游说螃蟹之肥可以让他的昏花老眼恢复光彩。

之前有朋友给大锤留言,询问我们为什么会有国庆前后吃螃蟹的来历。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捋[lǚ]一捋,咱们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吃螃蟹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在九月底到十一月这段时间吃螃蟹的。

从文献资料记载来看,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周礼》时就提到,周代人用珍贵的好菜来祭祀,所谓的珍贵好菜之一,就包括螃蟹肉酱。而且这种螃蟹肉酱在当时是产自青州一带的,从地点判断,这是海螃蟹。也就是说,汉代人认为国人食用螃蟹的历史要从周代开始,那也就是距今3000年以上了。

不过从考古发掘的证据来看,我们的祖先在吃螃蟹这个问题上的发端比周代还要早很多年。比如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上饶县仙人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就发现了螃蟹的碎骨跟乌龟之类的动物遗骨在一起,也就是大约在7000到8000年前,比炎黄二帝的传说时间还要久远,我国原始居民们就已经开始吃螃蟹了。

魏晋时期蟹肉酱很是流行过一阵子,随后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腌制螃蟹的方法,糟蟹、糖蟹等名菜从此流传开来,到了隋朝时甚至成为了专供巡游江都的隋炀帝的贡品菜。

在蟹菜逐步从单一的蟹肉酱发展到复杂的菜品的同时,螃蟹的吃法也深深嵌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南北朝成书的《世说新语》中就讲过一个关于吃螃蟹的经典传世故事,这就是晋朝名士毕卓喜好饮酒吃蟹,曾经说过“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的名句,这螃蟹从此伴随着毕卓这副吃态,从此就成了后世1800年间文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吃螃蟹的风气由此带动,愈加在中华大地普及开来。

这里大锤需要补充一句,在古人那里,螃蟹有多种分类,但是并无海水蟹和淡水蟹的区分。后世的人们需要通过文献资料里透漏出的信息来确认二者的区别,比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绀[gàn]甘青筐染苔衣,乌夷初寄北人时。离居定有石帆觉,失伴唯应海月知”,这说的就是海蟹。而宋代诗人陆游的“尚无千里蒪[pò],敢觅镜湖蟹”,这说的是湖蟹。

最早的关于古人对几月吃蟹的最早认识,大约是南北朝时期,当时成书的《齐民要术》,就已经在介绍螃蟹腌制法时明确提到,选好螃蟹需要“九月内,取母蟹”。不过明确记载古人对吃螃蟹时令认识的,则是从唐代开始,比如在诸多诗歌文学作品中就明确出现了古人关于吃螃蟹时节的诸多记录。比如晚唐诗人唐彦谦在诗里说:“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北宋文豪苏东坡也在诗里说过:“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也就是说,最迟到了唐宋时期,古人已经有了完整地对螃蟹的生长期和收获期的认识,也就是在金秋收获稻米的时节也是吃螃蟹的好时候。

北宋诗人梅臣还在诗中提起“年年收稻买江蟹,二月得从何处来”,这是说在宋代,人们吃螃蟹的时节就已经可以维持很长了,可以从农历的每年九十月收获稻米的时候一直吃到来年的二月。宋代也是南北融合的时代,很多北方人开始认识各种海蟹。

最有名的就是北宋初年陶谷出使吴越国,当时吴越王摆酒宴款待陶谷,而在宴席之上,陶谷就不认识当地出产的梭子蟹。由此还引出历史上著名的一场跟螃蟹有关的骂战,当然这一场对骂比较文雅,当时吴越王在宴席上摆出了当地产的十多种螃蟹请陶谷品尝,因为当时陶谷是代表优势一方的北宋王朝出使而来,所以陶谷就首先嘴炮说“一蟹不如一蟹”,意思就是吴越国从开国以来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而吴越王也反唇相讥,宴席结束时上了一道葫芦羹,自称安排厨子“依样画葫芦”做了这道菜,而陶谷之前就被宋太祖嘲讽过没什么本事,当翰林学士只会“依样画葫芦”。

在宋代,古人对螃蟹种类的诸多分类方法出现,同时与螃蟹有关的众多菜品也相继问世,比如著名的“蟹酿橙”、“洗手蟹”等,前者是南方精致烹饪的典范,吃的是风雅;而后者则是北人豪迈饕餮的标志,吃的是新鲜。此外,蟹黄包、蟹肉馄饨、蟹斗等后世美食也都已经在当时出现了。在宋代,甚至出现了专门的讨论螃蟹饮食烹饪的专著。

有了这些螃蟹饮食文化相关内容的极大发展,才有了当时人对螃蟹于金秋时节食用的普遍认知。而唐宋时期,这种螃蟹饮食文化的极大发展,背后实际是古代螃蟹捕捞以及水产运输产业在唐宋期间的巨大进步。

当时,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国,已经有专门的“蟹户”,与传统的渔户对应。而宋代干脆出台了捕蟹人家需要缴税的类目。这里咱们需要知道,在汉代的时候捕蟹人家都是挣不到什么钱甚至是亏本的,到了宋代这些捕蟹人家已经可以纳税了,这足以说明当时螃蟹产量的进步。当时北宋都城东京汴梁,螃蟹很多都是从今天的山东一带运送过去了,这也说明在车船运输便利的条件下,螃蟹从沿海沿江地区开始走向内陆,这也让更多人体会到了这无上的美味。

说到此节,大锤自己都已经食指大动了,列位读者听友,咱们国庆佳节秋高气爽,吃个螃蟹先。

更多文章

  • 日本鬼子的称呼怎么来的 为什么称日本人为“鬼子”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鬼子

    日本在历史上曾侵犯过我国国土,且杀伤无数,这段残酷的历史是永远不会抹去的,而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有人会称呼日本人为日本鬼子,那么这样的称呼是由何而来的呢?四百年前即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骚乱中国沿海各地。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那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

  • 挂历最早竟是用于追债纪录 何时演变成今天的挂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挂历

    挂历是我们用来计数日子的用具,有明确的时间信息,方便我们记录重要信息,然而骑士挂历最早并不用于此目的,而是方便记录追债信息。那是在古罗马时代,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业务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方便起见,他们将何月何日某人该还的债和该付的息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因为这种本子是以月为单位,按日

  • “星期”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又称为“礼拜”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星期

    星期,是古巴比伦人创造的一个时间单位,也是现在制定工作日、休息日的依据,一个星期为七天。星期又称为“礼拜”,那么礼拜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星期在中国古称七曜。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主要星体,是当时天文星象的重要组织成份。中国的七曜开始并未作为时间单位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户亡秦的典故就来自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并没有获得天下人的认可,所以当时还有很多人觉得秦国总有一天会被灭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意思就是哪怕楚国只剩下三个族氏,也必定能灭掉秦国。这是一股非常有力量的信念,算是振作

  • 明朝大臣归有光妻子是谁 归有光的几任妻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归有光

    说到归有光其实应该大家都认识,他也算是真的很厉害的一位人物,但是人们谈论他的事情可不是谈论的什么历史功绩,而是谈论的他的老婆了其实他的老婆前前后后竟然有接三位之多,那么分别叫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身世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归有光一共有三位妻子。第一任妻子魏氏,是母亲生前为他

  • 慈禧太后为什么又叫“老佛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慈禧太后

    有些历史小说将慈禧太后称作“太后老佛爷”。实际上,“老佛爷”的称号不是慈禧专用的,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都叫“老佛爷”。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rdq

  • 清朝皇宫里的一些常识知识普及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

    贵人、常在、答应:均为宫嫔名称。清时,贵人以下为常在,常在以下为答应。妃:原指配偶。后世专指皇帝的妾。嫔:古为宫廷女官名。清时指皇帝的妾,位在妃以下。贵妃:妃嫔称号,位次于皇后。留中:皇帝看完臣下奏折后有的宣布如何办理,写成文字或召见。凡皇帝看完不宣布办理的,奏折就留在皇帝那里,叫做“留

  • 同治帝年号的由来与含义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同治帝

    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自顺治帝以来的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因此史称同治帝。载淳于咸丰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在位13年(1861-1874年)。同治

  • 历史上有多少位太上皇 ?以“内禅”形式出现的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上皇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先后以“内禅”形式出现的十五个“太上皇帝”的情况如下以下:(1)吕光。十六国时期,后凉吕光于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即

  • 皇太极的“一后四妃”介绍:6位蒙古后妃中一位被他送人了!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太极

    清朝初年,制度还未完善,所以后妃们基本都是大妃、继妃、侧妃、庶妃这样的称号,而且大部分只有姓没有名。加上,清朝初期通过满门联姻来强加势力,故而后宫中大部分是来自蒙古的妃子。比如,皇太极有封号的一后四妃都姓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其实,皇太极还有一位原配妻子为元妃钮祜禄氏,是后金五大臣之一额亦都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