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三班衙役”指的是什么?

古代“三班衙役”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1/24 20:04:19

古代“三班衙役”指的是什么?三班之间有什么区别?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三班衙役”是指站班皂隶、捕班快手、壮班民壮

一般将州县衙门的衙役笼统概括为三班,因此有三班衙役的通俗说法。其实,多数州县衙门的衙役都超出“三班”。

皂班,由穿黑衣服的皂隶组成,供知县使役。衙内值堂,衙外跟随主官出巡,廓清道路,仪卫看守,出庭行杖,都是皂班的事情。

快班,分为“马快”、“步快”两种,主要供州县官奔走驱使,侦缉密探,平时巡夜,有事执行传唤、拘捕,他们也经被派往乡下催征赋税,因此与百姓接触最多。后来又从中分出“捕班”,役差被称为“捕役”,俗称“捕快”。快班多选精神机警,手足便捷的人充任。

壮班,原来是从民间挑选的身体健壮的壮丁,用来守卫城堡,后来多用来守护仓库、监狱,护送、押解过境银饷、人犯等。多选用身体强壮,有胆艺的人充当。

除以上三班外,古代衙门还有看管门户、仪门的门子,管米谷出入的斗级,管监狱的禁卒,协助验尸的仵作,传信的铺兵,看管银钱的库子,以及茶夫、灯夫、伙夫、轿夫、膳夫、更夫、吹手,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清代官方文献习惯上将书吏与衙役合称为书役,实际上二者在身份地位上有明显区别。经制吏有进身之阶,有一定文化,法律上不属于贱民,而衙役是差役,是“奔走于公家,执杂役之人”。因为差役的种类繁杂,选充差役也不尽相同。民壮、库子、斗级、铺兵在法律地位上“同凡”,即具有一般权利人的地位,因而,对其选充也比较严格。比如与仓库钱粮打交道的,要家道殷实、诚实良民才能充任。而其他充役者大多被视为“贱民”,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不许选任官职,他们的子孙在三代内也被限制享有这些权利。衙役在年龄上一律要求是成年人,著役时间是三年,著役时必须出具从前未充衙役的保证书。法律还规定,一身不能同时充二、三役,犯有侵盗钱粮焚赃之类罪行的,即使遇赦豁免后,也不得应役。退役后不得改换姓名,重新应役。

与书吏一样,衙役也有定额,他们被称为额役,收入基本得到保障,他们的报酬称为“工食”,年收入约有六两银子,大体上仅能维持一人温饱。各州县的额役不算少,一般都在百人以上,其中以民壮最多,州县的法定民壮数目是50人,新设衙门的人数会少一些。

与书吏一样,定额外的衙役数目也异常之多,他们通常被称为白役。每个在册的正役,都会雇用或跟随几个或十几个甚至多达几十个数额不等的白役。此外,还有数额不等的挂名衙役。这三项合起来,同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如浙江仁县和钱塘县,衙役总数均多达1500人以上。乾隆初年的江西省有几千人。乾隆末年,地方繁剧州县,所用衙役,有多达1000多人的,其中多数是挂名书役。清后期的山东大县,衙役在1000人以上,小县也数百人。对白役膨胀的势头,清朝政府也试图整顿,但效果有限。衡在四川巴县做知县时,原有衙役7000人,经过裁革整顿,一年以后剩下的仅有100多人。但这只是个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衙役膨胀的势头。衙役如此之多,不但百姓深受其害,官员也经常因失察被降级或革职。

标签: 衙役

更多文章

  • “犯太岁”是什么意思?“犯太岁”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犯太岁

    “犯太岁”是什么意思?“犯太岁”是怎么来的?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讲的是到自己的生肖本命年时,皆会遇到所谓的“岁冲”(又称坐太岁)或“犯太岁&rdq

  • 古人为什么要定制“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具体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嫡长子

    古人为什么要定制“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男人身边往往有很多花花草草,身为皇帝更是多得数不过来。妻妾多了,儿女自然也多,原本多子多孙是非常幸福的事,但是因为子女过多所引发的问题也不少。普通百姓家一般有几个到十几个

  • 隋朝大兴城在什么地方?隋文帝为什么要另筑大兴城?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隋朝

    隋朝大兴城在什么地方?隋文帝为什么要另筑大兴城?接下来跟着历史小编一起欣赏。隋文帝登基后的第二年,他以长安城“凋残日久”为由,下令要在东南龙首山建立一座新的都城,也就是大兴城。此后大兴城就成了隋唐两朝的都城,也被称为是唐朝长安城。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原本打算继续沿用汉长安城,但

  • “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擅长画什么?仇英代表作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仇英

    艺术风格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如《临宋人画册》和《临萧照高宗中兴瑞应图》,前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辩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青绿山水 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了

  • 古代的中书省相当于现在的什么部门?中书省职能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书省

    中书省,古代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之名。封建政权执政中枢部门,汉朝始设中书令,魏国建秘书监,有监、令,魏曹丕改称中书监、令。晋朝以后称中书省,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三省六部制)。宋元时中书省设中书令和中书丞相,明清时期废其名称。元朝中书

  • 唐朝节度使的官职大吗?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节度使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 六朝三杰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六朝三杰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的三位著名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张僧繇,南朝梁时人。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宋时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ld

  • 古代的秀才究竟是什么样的官?秀才的地位和待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秀才

    秀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举人才,即为察举。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诸州每年各举荐秀才一名,意为优秀人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名讳,遂改称茂才。三国曹魏时沿袭察举,复改称秀才。至南北朝时,举荐秀才尤为重视。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 秦朝隶书的创始人书法家程邈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程邈

    程邈,秦代书法家。字元岑,内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蔡邕称其“ 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

  •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世系表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

    秦非子前900年前846年秦公伯前846年前844年秦仲前845年前822年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在位44年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在位12年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在位50年秦静公前716年-前716年秦宁公前715年-前704年在位12年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秦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