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伯温是被胡惟庸给害死的?幕后黑手为何是朱元璋?

刘伯温是被胡惟庸给害死的?幕后黑手为何是朱元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3/12/15 5:32:36

.刘伯温当时因为要杀李彬,所以就得罪了李善长,李善长和胡惟庸当时领导的淮西集团就把京城一直不下雨的责任推给了刘伯温,他们一直给皇帝上书要弹劾刘伯温。刘伯温见此状,就赶紧主动请辞,打算回到老家,隐姓埋名了。但是刘伯温到底能不能全身而退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刘伯温回到老家之后,就隐姓埋名,从不打听国家大事,一些当地的官员听说刘伯温回来了,就纷纷想要见刘伯温一面,但是刘伯温没有见任何人。据说有一次,青田县的知县就上山求见刘伯温,刘伯温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当时知县觉得自己一定要见上刘伯温一面,于是就打扮成了老百姓的样子,第二次上山求见刘伯温。

当时的刘伯温正在屋里洗着脚,听说门外求见的是老百姓,于是就让自己的侄子把人带到了屋里。进到屋的知县大人,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道“我是青田县的知县,今天能见到大人十分荣幸啊。”刘伯温一听来的人是知县,于是就赶紧起身,对着知县大人行礼,等行完礼之后,刘伯温就再也不出来见知县大人了。

为什么当时刘伯温如此的害怕见一些官员呢?有人猜测,因为刘伯温是一个做事很小心谨慎的人,所以他自己知道,即便是自己退出朝堂了,胡惟庸等人也不会放过自己。他们肯定会派一些人来打听自己的住处,并且偷偷暗杀刘伯温。如果刘伯温与一些官员见面的话,那么一些官员可能会陷害自己,那个时候刘伯温和朱元璋的关系已经不如从前那么好了。如果有很多人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那么朱元璋很可能就会听信他们的谗言,以至于会处死自己。所以刘伯温在回老家之后,就一直过得很低调,不参与政事,不打听也不过问。

尽管刘伯温这么的小心翼翼,但是还是被胡惟庸给陷害了,当时刘伯温的老家有个地方叫谈洋,这个地方有逃兵四处作妖,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地方的官员为了逃避责任,就故意的隐瞒事实,不上报给朝廷。刘伯温知道此事之后就让自己的儿子上报此事,当时胡惟庸见刘伯温的儿子竟然越级像朱元璋报告,心里十分的生气,于是胡惟庸就指使自己身边的人向朱元璋举报。胡惟庸说刘伯温想在谈洋建墓,谈洋是一个非常有王气的地方,并且刘伯温还残害当地的老百姓。朱元璋听完之后大怒,于是就停发了刘伯温的俸禄,刘伯温见状就赶紧赶回京城,像朱元璋解释,并且自己又住在了京城里,以便让朱元璋安心。

据民间传说,胡惟庸多次派人暗杀刘伯温,但是都被刘伯温给发现了。史料记载,胡惟庸在当上宰相之后,刘伯温就生病了,朱元璋知道之后就派胡惟庸去探望刘伯温。胡惟庸当时是带着自己的御医去给刘伯温看病的,当时御医给他开了药,刘伯温吃完之后就难受了好几天。

过了几天之后,刘伯温一直不能上朝,于是就派人禀告朱元璋,说自己吃了胡惟庸御医的药之后,身体就变得很差。朱元璋听后只是嘱咐刘伯温安心休养,朱元璋就把刘伯温给送回了老家。回到老家之后刘伯温就拒绝家里人给他开的药,没过多久刘伯温就去世了。

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被胡惟庸给害死的,当时胡惟庸只是一只替罪羊罢了,幕后的黑手可能是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当时把胡惟庸给定罪了,罪名是毒害刘伯温,朱元璋这样做是想洗清自己。所以事实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标签: 刘伯温胡惟庸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曹操在赤壁之战还是败下阵来,那么他总共损失了多少兵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赤壁之战,文史百科

    演义介绍赤壁之战时,说曹操一方有80万大军,实际上曹操当时并没有这么多兵力。根据各种史料上的记载,曹操应该只有20万兵马,而吴蜀联军则是5万,曹操虽然没80万,但总兵力依然是吴蜀4倍之多。只不过这场关键之战最后是曹操败下阵来,那曹操总共损失了多少兵力呢?这在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我们通过推测大概

  • 隋文帝杨坚的历史功绩,为何与知名度相比确实不成比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文帝,杨坚,文史百科

    杨坚的功绩堪比秦始皇,为什么知名度却不及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个知名度应该是指现代社会而非古代社会,在古代社会,杨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比秦始皇要高。其原因就在于:秦始皇在封建社会的评价不高,有几个皇帝敢说他是“秦始皇再世”?在封建社会他是“暴君”的代名词。杨坚比他的美誉度

  • 自汉代起,颜回为何就被列为了七十二贤之首?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颜回,汉代,文史百科

    颜回,字子渊,名回,春秋末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九年,卒于鲁哀公十三年。享年39岁。他终生未仕,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只有只言片语留在《论语》和《孔子家语》等书中。然而颜回却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不仅赞其“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文人学士也对他推崇有加。自汉代起颜回就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后世

  • 诸葛亮没有因马谡而失街亭,那么第一次北伐会是怎样的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马谡,文史百科

    三国三分天下大势已定后,作为当时蜀当的扛把子诸葛亮,为了早日实现刘备一统天下的宏图大志,曾先后主张了七次北伐,而在第一次中就因用人失当导致无功而归,以致错失了最佳北伐时机,而后也事实证明,错过了第一次北伐的战机,后面的北伐是一次比一次难打。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因此不少人突发

  • 裴行俭怎么计安突厥之乱?而当时的西突厥首领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裴行俭,突厥,文史百科

    虽然裴行俭计擒阿史那都支与李遮匐,复夺西突厥。然而此时北方局势却发生重大的变化,后突厥掀起规模浩大的复国运动,这次庞大的运动同时影响到西突厥,公元682年,西突厥的首领阿史那车薄率部起事,大唐帝国的安西都护区面临严峻的挑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阿史那车薄是继阿史那都支后的西

  • 扈三娘出身于一个富裕家庭,宋江为何将她嫁给了王英?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扈三娘,宋江,文史百科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宋江这个人,在水浒传里面是非常有心计的,虽然说对自己的兄弟很好,但是他所做的事情一定是有所目的的。比如说宋江将这个扈三娘嫁给王矮虎。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宋江为什么让扈三娘嫁给王矮虎宋江把扈三娘嫁给王矮

  • 根据历史书籍的记载,明朝洪武时期为何要推行南北卷?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南北卷,文史百科

    明朝为了选拔人才也每年设立科举考试,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出比较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现在推行的各省考试就是来源于古代,主要是考虑到古代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习的成绩有所偏差,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朝的南北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里解释一下当时的考试流程,首先是在考生按照

  • 从人类的进化历史来看,一颗星球孕育出智慧生命困难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人类,星球,文史百科

    目前人类在广袤的宇宙中是非常孤独的,丝毫没有其他高级生命存在的迹象;而天文观测表明,类地行星在宇宙中普遍存在,但是根据人类的进化历史来看,一颗星球要孕育出智慧生命实在太难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时间尺度上,我们宇宙有138亿年的历史,太阳系有45亿年的历史,地球在30亿年

  • 《松风阁诗帖》为北宋书法家黄庭坚所作,它有哪些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松风阁诗帖》,北宋,文史百科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七言诗作并行书,墨迹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全文计29行,153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

  • 在并不完美的宋朝时代,宋仁宗为何被后世士大夫所称道?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宋仁宗,文史百科

    仁宗朝有很多能反映制度运行的事件。仁宗未必是这些事件的主角,但这些事件构成了作为君主的宋仁宗必须面对的制度环境。仁宗往往被当成这一制度中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至少对宋朝的士大夫来说,他们显然更希望君主成为制度的符号,因而,君主不应该表现出过于明显的个性,不应该流露出个人的爱憎。换言之,作为君主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