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不要再将自己女友称为“马子”了 “马子”竟然是夜壶的意思

不要再将自己女友称为“马子”了 “马子”竟然是夜壶的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791 更新时间:2024/1/24 17:36:48

香港黑社会电影中经常将自己的女朋友称为“马子”,可是,谁也不清楚,所谓“马子”究竟是尊称,还是一种开玩笑的称呼呢?有趣的是,香港人嘴里流行的“马子”,居然源自唐初,可惜,意思很奇特,并不专指漂亮姑娘,反倒是“夜壶”的意思。

人们对“夜壶”最早的称谓恰恰是“虎子”,因其形状似伏虎,夜晚对虎口撒尿,故称其为“虎子”。汉高祖刘邦以后,“虎子”才刚刚问世。由于尚未有“虎子”这种小巧方便的尿壶,小便还是个问题。据说,刘邦在群臣面前,很想撒尿,他为了保住面子,竟让一名文官把帽子递过来,他背过身去,把帽子倒过来,一会儿,半帽子热气腾腾的尿呈现在众人面前了。为了迎合圣意,好事者发明了“虎子”这个名词,也就是后来的“便器”或者“便壶”。

汉代以来,“虎子”在民间十分盛行,铜、铁、瓦、陶、泥等各种材质都有。

《西京杂记》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随时方便。为什么对“夜壶”称为“虎子”呢?《西京杂记》记载道:“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这就是夜壶称为“虎子”的最早来源,李广向老虎嘴里撒尿,人间没有惧怕的事,自此,民间才流行了虎状的“夜壶”。

唐初,因为唐高祖李渊父亲名字中有虎字(其父名为李虎),为尊者讳,遂改夜壶名为“马子”。宋人赵彦衛著的《云麓漫抄》云:“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讳虎,始改为马。”(下图:眼下,极为开放的“现代马子”。)

北宋时,对一些只能提供性服务、不能弹词唱曲的妓女,则称其为“马子”。意思很明确,专指那些只能痛快一时的女人们。

古代把女人称为“马子”,还有另一种解释,“马子”指“暗娼或不正经的女子”,这种女人如马,“可任人骑”。“骑”不但是性关系的粗俗比喻,更是指男性对女性的欺侮与辱没。

看来,“马子”的这两种来历,都充分反映了封建思想对女人的侮辱和蔑视,因为这意味着女人和“马子”一样,属于专门承载男人排泄污秽的工具。看来马子不能随便乱叫,这也反应了现代 人对历史知识了解的太少,只能说没文化真可怕。

标签: 马子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皇宫宫殿名称大全_中国历史各朝代皇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古代

    本文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宫殿有哪些?那些宫殿都叫什么名字。秦朝皇宫秦朝皇宫为阿房宫,皇帝寝殿不详汉朝皇宫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猗兰、无缘等殿阁3

  • 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哪些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盘点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状元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这1300年的科举中,产生有名有姓,有据可查的状元共计673位,当然,也有说七百多位的,大概是一些某些朝代出什么武状元之类,或什么其它科状元加在一起罢,但不管六百多位,或者七百多位,但真正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达到巅峰,在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只有十位,他们是真正的状元出身:历史

  • 历史百科之古代文臣武将分列两班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国家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文武分离,这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武官员分开,是指有了专门指挥作战的武将,文官不再作战,史学界均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人们对他们分开的具体时间持有不同的观点。《史记》、《淮南子》称: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midd

  •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后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

  • 李存勖的皇后是谁 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存勖

    李存勖在位期间,沉缅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猜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兵变,他在位三年,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葬于雍陵。李存瑁的皇后刘氏不仅不要后位,爹啊、丈夫啊什么都不要了。

  • 土家族民族的历史由来 土家族的民风民俗 土家族的分区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土家族

    土家族(土家语为“毕兹卡”)现有人口802万人,在全国民族人口总数中排名第七,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共有2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1957年1月被正式确定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土家族无本民族文字,

  • 瑶族民族的历史由来 瑶族的民风民俗 瑶族的分区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瑶族

    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江西、海南等省区的山区,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人口213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

  • 鄂伦春族民族的历史由来 鄂伦春族的民风民俗 鄂伦春族的分区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呼玛、逊克、爱辉、嘉阴等县。人口6900余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鄂伦春族的族名始见于清初。“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使用驯鹿的人”和&ldq

  • 白族民族的历史由来 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的分区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人口159.48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

  • 独龙族民族的历史由来 独龙族的民风民俗 独龙族的分区区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洛”、“曲洛”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人口5800多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比新中国诞生时增加了三千多人。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