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历史上10位被历史抹黑的名人

古代历史上10位被历史抹黑的名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124 更新时间:2024/1/24 11:43:31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被洗白,就有人被抹黑。自从孔夫子的春秋笔法被后人发扬光大,这种现象就更是多不胜数。这次古典君就为大家说道说道那些被抹黑的历史人物。

1、商纣王

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经成为邪恶势力和罪恶人性的象征。直到今天,经过从西周起至今后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纣王的形象已经成为被定性了。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谥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其实帝辛也做过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正向中原地区伸展,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直到纣王时期,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孔子的弟子之子贡就为纣王平过反,他说纣王的罪行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夸张。

2、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人。

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而且是赤壁之战大破曹操的第一功臣(说真的跟诸葛亮没什么关系)。而且毕生都没跟诸葛亮交手过,两人有没有见面还是个未知数。

3、杨广

隋炀帝的恶名,最早可以追溯到瓦岗军首领李密发布的《讨隋炀帝檄文》,历数了隋炀帝十大罪状,如弑父、乱伦、嗜酒、劳民、滥赋、兴役、征辽、滥诛、卖官、无信等等,总之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后来的史书及小说也不同程序地对隋炀帝进行丑化。最终,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暴君的形象定格。

隋炀帝杨广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并不是无能之辈,相反他是个政治和野心都高瞻远瞩的人。不仅修文藏书、开创科举,还大力提拔寒门子弟、打击豪门世家,且大力开拓西域,使四方诸国诚服。修大运河,创下绝世伟业。虽然因为穷兵黩武、急功近利、耗尽民力、苛捐杂税等终让他走上亡国之君的道路,但是他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昏君。

4、法海

法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白蛇传》中,法海是一个没有情感的、冷血的阻止许仙和白娘子相爱的顽固和尚。但据史料记载,法海原为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后在金山寺出家,一生潜心于佛学研究,成就颇高,可谓一代禅宗大师。而且在冯梦龙的原著《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的故事中,法海也是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以慈悲为怀。不知为何,后世再演绎白娘子的故事时,彻底扭曲了法海高僧的形象,他成为了封建的、黑恶势力的代表。

5、刘太

在狸猫换太子被黑得那叫一个惨。狡猾,嫉妒心强,为了后位不择手段,陷害李宸妃。但事实上她常与汉之吕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对宋仁宗视如己出,关怀备至。所谓李宸妃只是刘娥身边的宫女。至于争后之说的事实是,宋真宗本身就是要立刘娥为后,只是刘娥无所出,于是找此宫女当代孕。之后此女受封,在宋仁宗继位后,刘娥还让李氏晋升为李宸妃,她去世后并以皇后之礼下葬。不过另一方面,她确实干涉朝政,把宋仁宗弄得很压抑。

6、庞太师

提起庞太师,你是不是就会想起《少年包青天》里的那个总与包拯、八贤王等人作对的大奸臣?没错,这位也是被文艺作品黑的极惨的一位。庞太师,名庞籍,北宋人。先后担任过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大理寺丞、殿中侍御史、枢密使、宰相等。还是韩琦、范仲淹等人的好友,司马光、狄青等人的恩师。据《宋史》,庞籍是一位刚正不阿、廉政爱民、文可安邦、武能定国的忠臣、好官,“田园贫宰相,图史旧书生”对其一生的最好总结。另外,电视剧中的八贤王其实也并没有演绎出来的那样高大上,这位王爷在23岁时就病逝了,没有什么功绩也没有多大权力。

7、潘仁美

在任何一部有关“杨家将”的文艺作品中,潘仁美都会出现,他被作为奸臣的代表,与杨家作对,公报私仇,致使杨业自杀殉国。可是作为潘仁美的原型,宋朝名将潘美应该是一个屡建战功、有勇有谋的忠臣良将。至于潘美致使杨业死亡这一说法,也被史学家否定。《宋史》记载,杨业的死,应该是当时的监军王侁的错误战略造成的,而潘美因为无法反抗王侁所以没能及时发兵救杨业。当时,潘美也收到了降职处分,但主要责任并不在他。所以,文艺作品中所说的潘美公报私仇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8、尹志平

尹志平,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道士,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在金庸的《神雕侠侣》中,尹志平成为了暗恋小龙女并乘机玷污小龙女的猥琐男。而实际上,尹志平是一个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不慕荣利,甘居淡泊的道士,全真道在其掌教之后更是得到了鼎盛发展。后来,金庸先生也觉得自己这样写一位德高望重的古人不好,遂将原小说中的“尹志平”改为了现在的“甄志丙”。但是恐怕有很少人会注意这样的细节,在我们心里,提起尹志平,大概第一印象还是《神雕侠侣》里面玷污小龙女的猥琐道士吧。

9、李鸿章

“卖国贼”是李鸿章身上最大的标签。其实,李鸿章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虽然他签订很多的不平等条约,但是他也一办法都是按照清廷慈禧太后的意思,他也无能为力,他对西方的文化是肯定的,他倡导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开平矿务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等等。这些实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改革开放。所以,他也是一个被中国历史丑化的历史人物。

10、段祺瑞

段祺瑞是被我们刻意丑化的历史人物之一。他笃信民主共和价值,曾三造共和;他清廉如水,任政府总理时,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人称“六不总理”;“三一八”惨案中,总理府卫队擅自开枪,致死伤多人,后因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此案妇孺皆知。作为一国总理,段在悼念大会上当众长跪不起,并立誓终身食素以赎罪。这个誓言一直坚持到他病危,虽然医生一再劝他改变饮食,增加营养,他都“不动摇”,直到临终。

标签: 古代历史

更多文章

  • 门神是哪两位 贴门神是因为李世民吗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门神

    门神虽然在传统习俗已经慢慢淡化的今天,已经很少城市人会在意门神这个问题了,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传统氛围比较浓的地区,还是很重视贴门神的。那么这个门神究竟贴的是谁呢?为什么要贴门神呢?门神是哪两位门神,就是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恭二人。此二人成为门神是从唐朝开始的。秦琼和尉迟恭二人因骁勇异常,均名列凌烟阁二

  • 大明宫是被谁毁灭的 大明宫为什么会毁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明宫

    大明宫大明宫作为大唐帝国的中心,当大唐帝国风雨飘摇的时候,也就预示了它即将要毁灭的命运。在乱军、流民之中,大明宫再也无法保持自己的高贵,终于被毁之一炬。大明宫为什么会毁灭公元875年,年仅14岁的李俨继位,认宦官田令孜为阿父,这就是唐僖宗。同年,山东人黄巢起义,数十万农民军开始在大唐土地上来回驰骋。

  • 比太上皇更高的职位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太上皇

    秦始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平灭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还首创了“皇帝”这一称谓。远古时期,有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八位功德无量的贤君。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是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故将天子改称

  • 历史上谁武功最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功

    中国延绵千载其文化璀璨夺目,同样中华大地也是人才济济,这其中谁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人呢/要说历史上谁武功最高,这还真不好比较,但有这样一句老话,王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之说,王不过霸,指的是当王的人里面,论武功没有超过楚霸王项羽的;当将军的人里面,武功没有超过李存孝的,而在拳师之中,则没有超

  • 什么是军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军表

    军表是什么?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是i太懂,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到底什么是军表?面对“什么是军表”的提问,才知原来不止“金劳”是个争议话题。关于军表的定义,我们一起来看看广大军表迷们的脑洞究竟开得有多大……个人觉得必须是

  • 不要再将自己女友称为“马子”了 “马子”竟然是夜壶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马子

    香港黑社会电影中经常将自己的女朋友称为“马子”,可是,谁也不清楚,所谓“马子”究竟是尊称,还是一种开玩笑的称呼呢?有趣的是,香港人嘴里流行的“马子”,居然源自唐初,可惜,意思很奇特,并不专指漂亮姑娘,反倒是“夜壶&r

  • 中国古代皇宫宫殿名称大全_中国历史各朝代皇宫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古代

    本文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宫殿有哪些?那些宫殿都叫什么名字。秦朝皇宫秦朝皇宫为阿房宫,皇帝寝殿不详汉朝皇宫西汉皇宫叫未央宫,宫内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殿等,另外还有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岁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猗兰、无缘等殿阁3

  • 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哪些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盘点_历史上有名的状元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状元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这1300年的科举中,产生有名有姓,有据可查的状元共计673位,当然,也有说七百多位的,大概是一些某些朝代出什么武状元之类,或什么其它科状元加在一起罢,但不管六百多位,或者七百多位,但真正在某一个领域里,成为专家,达到巅峰,在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只有十位,他们是真正的状元出身:历史

  • 历史百科之古代文臣武将分列两班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

    国家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文武分离,这是社会政治、军事发展的必然结果。文武官员分开,是指有了专门指挥作战的武将,文官不再作战,史学界均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人们对他们分开的具体时间持有不同的观点。《史记》、《淮南子》称:黄帝时已设立“司马”等军事首领官职。《今文通典&midd

  •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大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后

    提起垂帘听政,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没错,她把持朝政长达四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人。但是,垂帘听政从何而来的呢?“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垂帘是指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是指治理,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