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海运在漕运之外也很成功,道光帝为何中途又放弃了?

海运在漕运之外也很成功,道光帝为何中途又放弃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4 18:07:34

道光皇帝一生以节俭著称,甚至他的“俭”做的有些过,而且还能坚持三十年,这对一个皇帝来说是十分难得的。从很多史料来看,道光帝一生对银子最为敏感,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掏银子都会让他觉得像割了身上的肉。反过来讲,只要是省钱的办法他都十分喜欢。

然而,有一件事情既利国利民,每年还能节省数百万两开支的新举措,让喜欢银子的道光帝犯了难,这件事便是漕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漕运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务,是将南方产粮区征收的实物田赋,主要是大米运往北京,以保证朝廷和八旗子弟、驻京军队的粮食供应。每年大约有400万石漕粮通过运河运往京师。一旦漕运出现问题,整个朝廷及其依赖的军队将有断炊的危险。

可是,漕运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朝廷为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整个朝的腐朽、衰弱,漕运工程百弊丛生,中间有道道关卡,致使漕运的成本节节攀升。

道光四年(1824年),洪泽湖大堤决口,导致200万石漕粮无法北运。地方大员穷于应付,向道光帝提出“借黄济运”的老办法,并向朝廷申请300万两白银。可是“借黄济运”有极大的危害性,黄河水中的泥沙会导致运河河床日渐淤高,河道淤塞。可是当时并无其他办法,道光帝只得拨款用于“借黄济运”。

可结果让道光帝大为恼火,银子花了可效果一点都没有,200万石漕粮依然原地不动无法北运。为此,道光帝下令将有关官员严加议处,同时任命山东巡抚琦善为两江总督,安徽巡抚陶澍为江苏巡抚,积极筹备一项新的漕运举措——海运漕粮。

道光六年二月,海运漕粮正式动,江苏省的150万石漕粮全部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往天津,然后转运通州。在首期海运中,1000多条商船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把130万石漕粮运到了天津。

相比河运漕粮所需的四五个月的运输时间,海运的速度是惊人的,由此带来了漕粮米质好、损耗小、成本低等诸多好处。此次海运漕粮取得了巨大成功,江苏巡抚陶澍上奏道光帝,要求以后的漕粮都通过海运方式输送北京,不料却遭到拒绝。道光帝下旨,全部漕粮仍然通过运河运往京城,放弃海运的办法。

海运如此先进也取得了成功,道光帝为何中途又放弃了呢?如果我们认为是道光保守或是无能那就太简单了,如果道光保守就不会冒着“改变祖制”的巨大压力去尝试。仔细分析不难发现,道光帝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远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简单。

首先,海运漕粮是有很大风险的,风险主要来自海上风暴和海盗。当时轮船尚未出现,运粮使用的沙船很难抵御海上的风暴。如果运送漕粮的船队倾覆,几十万石甚至上百万石的漕粮就会沉入海底,这是十分可怕的事情。

再者,多年的河运漕粮形成了庞大的漕运利益集团,这些人成为海运漕粮的巨大阻力。这些人包括漕运的官僚、具体运输的船工水手、负责漕粮押送的军人、海关人员、仓储人员等,为数有几十万之众。如果再把运河沿岸间接为漕运服务的人算上,那么与河运漕粮息息相关的人将以百万计算,这些人一旦失去生计怎么办?可能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的群体事件出现。

这个时候,人们会发现,一项“利国、利民、利官、利商”的漕运新举措变得对谁都没有了好处,道光帝自然不会为了省几百万两银子而顶着这样巨大的压力。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道光帝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抗衡摆在他面前的阻力,那时候清帝国仍然是封闭的,道光帝和他的臣民仍然还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自认为天下太平,无须变革。

其实,道光帝这种做法也很好理解,毕竟大清走过了近两百年太平之路,只要确保祖宗社稷平稳就是大功一件。可他不知道大清到了他手上时已经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人以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方式逼迫中国走向近代化。换句话说,道光帝的运气实在不太好,若是在太平年月,他应该还是一位不错的皇帝。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除开修建战船外,明朝有着怎样的战舰编队规章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船,明朝,文史百科

    明朝初年曾有造船业的第一次高峰时段,史籍曾一度记述明初主动提升自己军事力量、修建战船,仅沿海地区一带的战船就会有五千艘上下,假如再加上临江临河的战船,明初的战船数量就更多的了。明朝中叶,为了更好地抵挡日寇,刮起了第二次大规模的修建战船的高潮。明朝战船类型极多,除开前代现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

  • 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个“天府之国”?历朝历代“天府之国”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所指的的天府之国基本是指成都,那么历史上曾经有多少个“天府之国”呢?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就为各位带来详细的介绍。"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舒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来也指京师或天子的府库。而"天府之国"多指在被称为"天府"之地建立过政权或设为国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为何要将都城迁至北平?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历史上相当出名的一位君王。然而朱棣原本只是个王爷,朱元璋没有传位给他,那么明成祖朱棣是如何称帝的,他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坐上皇帝的宝座。朱棣当上皇帝后,决定把国家首都放到北平去,也就是如今的北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明朝朱棣是如何称帝的公元1

  • 明朝已成为“前朝”后,流落在外的皇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1644年,紫禁城火光冲天,大明王朝宣告终结。皇帝自缢前,杀掉了所有后宫女眷,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三个皇子。虽说,皇权覆灭,但是,流落在外的三个皇子却成了朱家王朝的最后希望。只要他们活着,哪怕不能在有生之年重回紫禁城,就算是为皇室血脉开枝散叶,大明也有复兴的可能。李自成的百万起义军迅速占领了京城,昨日的

  • 嘉庆在位十余年后,为何却说“和珅并非一无是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乾隆帝驾崩,登基3年的嘉庆终于真正坐上龙椅,他第一件事就是要除掉和珅,没有丝毫犹豫。乾隆驾崩当夜,嘉庆立即将和珅控制在灵堂之上,如若没有老臣刘墉的劝谏,他恨不得当时就问斩和珅。嘉庆对和珅从来没有好感,他不曾想到,这样深入骨髓的憎恶会有改变的一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刘表也是汉末群雄之一,他为何往往会被人们忽视了?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内部斗争不断,结果皇权旁落,地方官员举兵称雄,出现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人们往往对袁绍、曹操、袁术、公孙瓒、吕布这些人比较熟悉,然而还有一位枭雄也很厉害,但他往往被人们忽视,因为他只是一介书生。然而这位书生却非常厉害,他到底是谁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人就是

  • 被人讨厌的乌鸦,为何在古代会受到崇拜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说起乌鸦,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不好,认为它是不祥之兆,虽然这都属于迷信,但是从“乌鸦嘴”“乌合之众”这些词语也能看出来,古人对乌鸦的感觉并不好,但事实上,在很早以前,乌鸦不仅不被人讨厌,甚至是被人们所崇拜的“神鸟”,这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自古以来关于乌鸦的传说故事

  • 在古代新人结婚拜堂时,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一码事儿。但随着封建社会出现,帝王越来越高贵,连字眼都

  • 在西游记的朱紫国一集中,金毛犼究竟是谁的坐骑?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中朱紫国的妖怪叫金毛犼,其实说白了也是一个妖怪,最终修行之后得道成仙。这其中,后面也与孙悟空发生了一些冲突。主要的原因都是为了得到唐僧。因为在传说中吃了唐僧的肉就能够长生不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金毛犼是谁的坐骑金毛狲是观音菩萨的坐骑,据说能力非常强大并且很恐怖,

  • 唐顺宗时期的“永贞革新”,为何只持续了一百多天的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晚唐的历史中,唐德宗李适与唐宪宗李纯可谓是比较知名的皇帝,但实际上在唐德宗与唐宪宗之间,还有一个并不知名的和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唐顺宗李诵。所以呈现这样的情况,首要就在于唐顺宗的在位时期过短,以至于其在位的时刻满打满算不过一百八十六天。而历史上的唐顺宗李诵所以在位时刻如此之短,首要便同唐顺宗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