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外患罪”?刑罚外患罪的简介

什么是“外患罪”?刑罚外患罪的简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3/12/23 12:17:33

登辉因发言认为钓鱼岛是日本的等影响国家领土不完整的言论遭到了强烈的谴责,台湾新党讲提诉李登辉犯了“外患罪”,然而对于民众而言钓鱼岛比较了解,而什么是外患罪呢?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关阅读》》》》》2015李登辉出卖钓鱼岛犯了什么罪?可处死刑

什么是“外患罪”

中国近代刑法罪名之一。危害国家独立领土完整的犯罪行为。分平时外患罪和战时外患罪两类。

外患罪

凡潜通外国而实施不利于本国的行为,或其行为虽无潜通外国的明显表现,但其性质足以有利于外国而有害于本国者,均属外患罪的范畴。外患罪分平时外患罪和战时外患罪两类。平时外患罪包括:受政府委任处理对外关系事务而违背其委任以致损害本国;未受政府委任,擅自与外国通谋,意图使本国领域属于该国或他国;伪变毁匿对外关系件。战时外患罪包括:在敌军中服役,或与敌国械抗本国或其盟国;以军事上的利益供给敌国,或以军事上的不利益损害本国或其盟国;通谋外国,使对本国开战端。

外患罪是由古代刑法十恶中的谋叛演变而来的,最早见于清政府1910年公布的《大清新刑律》,后为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暂行新刑律》和国民党政府《中华民国刑法》所沿用。《中华民国刑法》规定,凡泄露、交付或刺探国防机密的行为也以外患罪论处,较《大清新刑律》和《暂行新刑律》有所扩大。

台湾“外患罪”可分为叁大类:

一、关于军事之“外患罪”,即引诱外国对“本国”以侵略,或于“本国”与外国作战时帮助外国,为此类“外患罪”之特徵。

二、关于“国防秘密”之“外患罪”,即将“本国”军事上之秘密予以泄漏,或将其交付外国而成立之犯罪。刑法“外患罪”章属于此类犯罪,共有下列五种,即(一)普通泄漏或交付“国防秘密”罪、(二)加重泄漏或交付“国防秘密”罪,(叁)公务员过失泄漏或交付“国防秘密”罪、(四)刺探或收集“国防秘密”罪、(五)侵入军用处所建筑物罪。

叁、关于“外交”之“外患罪”,即为防止“本国”与外国发生外交上之纠纷冲突而设之犯罪。

更多文章

  • 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

    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椟:木匣子;还:退还;珠:珍珠。买下木匣子,退还了珍珠。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出处:(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珠宝商人,他做生意很讲究信誉,很多人都愿意到他这里来买珠宝。一天,珠宝商人得到了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

  • 一鸣惊人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一鸣,人的,主人公,成语,故事,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注解

    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注解:鸣,叫;惊,震惊。释义:一声鸣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就做出了惊人的事。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齐威王生在战国时代他继承王位时还不足三十岁,正是贪玩的年龄。他春风得意,

  • 嗟来之食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嗟来之食出自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嗟来之食,主人公,成语,出自,哪个,典故,嗟来之食,是什么

    嗟来之食是什么意思?嗟,喂,不礼貌的招呼声。释义:指带侮辱性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来之食出处:《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人在困难的时候通常

  •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建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三省,六部,如何,建立,隋朝,建立,除了,周六,制度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北周六官制度,设立了以三省六部制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隋文帝设置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其中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内侍省则是一个专门的宦官机构,实际掌握中央政权的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三省互相制衡,共同向皇帝负责。又于尚书省下设置吏、礼、兵、都官(刑)、度支(民)、工

  • 毛遂自荐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毛遂自荐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毛遂自荐,主人公,成语,故事,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谁

    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是谁的门客?先来看看成语毛遂自荐意思,毛遂自荐的意思: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曰:‘臣乃 今曰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 特其末见而已。”注解:毛遂(sui),

  • 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大器晚成的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典故,大器晚成,解释,大器,比喻,指

    大器晚成的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东汉末年,袁绍的身边有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23岁才开始读书求学。但因其刻苦努力,进步十分明显。当时袁绍的军队军纪很差,每攻陷一个地方,都会掘开坟墓盗取陪葬的财物,因此所到

  • 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

    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曲:弯;突:烟囱;徙:迁移,移动;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霍光,字子孟,他是西汉中期的权臣,汉武帝临终时,霍光遵从遗诏辅佐汉昭帝。汉昭帝死后,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不久又迎立汉宣帝。霍光执政二十多年,辅佐

  • 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成语,故事,熟能生巧,意思,是什么

    熟能生巧的意思是什么?熟能生巧意思:做什么事情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出处:北宋)欧阳修《归田录》。熟能生巧的历史典故北宋时期,有个人叫陈康肃,号尧咨,他从小就喜欢射箭,整日练习,所以他的箭术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有一天,陈尧咨练习射箭,只见他举起了弓,搭上箭,一连发出十支箭

  • 成语孙膑膑膝是什么意思?孙膑膑膝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孙膑,膑膝,是什么,意思,故事,孙膑,膑膝,是什么,意

    孙膑膑膝是什么意思?膑刑:削去膝盖骨,古代酷刑之一。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齐国阿地(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他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孙膑少年时便下定决心学习兵法,准备做出一番大事业。成年后,他出外游学,到深山里拜精通

  • 螳螂捕蝉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螳螂捕蝉,是什么,意思,黄雀,后的,故事,螳螂捕蝉,是什么

    螳螂捕蝉是什么意思?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 春秋时期,吴国与楚国之间争战不断。一年夏天,吴王又命人征集粮草,调兵遣将,准备攻打楚国。他担心大臣们会前来劝谏,便下令:&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