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朝都城的建立:夏朝的都城在哪里

夏朝都城的建立:夏朝的都城在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24 更新时间:2023/12/19 6:58:18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夏都---安邑,即山西临猗城西南的古郇阳城遗址。大禹受禅后,在安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开了华夏名族的新纪元。大禹开国造城分州划区,为夏朝施政创造了条件,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它的历史古老而悠久,它的文化灿烂又文明。

它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五千年来,大禹治水的功绩,夏朝的突出贡献,受到各族人民的尊崇和赞扬,大禹治水的精神已渗透到华夏民族的血液之中,受到历朝历代的充分肯定。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禹王城),这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但近年来,有些人想篡改禹都历史,说大禹的都城在河南

汉朝的司马迁凭什么写《史记·夏本纪》,他看到了夏朝“字”?如果看到为何不写明出处?如果也没看到,凭何说“夏”?由于史书记载不详、或后来学者误解史书之意,等等原因,我们至今找不到夏朝的都城。

现柏杨写的《中国人史纲》中,称禹帝于公元前2205年建立夏王朝,把首都设在安邑(山西夏县)。夏的都城究竟存在吗?若有的话又在何处呢?

夏县的古迹有:五、六千年前的西阴土陶遗址;传说的禹王城;等等。但至没有发现大型城池。在运城盐湖区内的安邑也没有可信的古迹证明夏都在那里,它有可能是后来仿古设立的。偌大的夏朝所建都城,在地面上难到没有一点踪迹?

传说,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都阳城,后迁阳翟。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启之子)都斟(寻卩)。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寻卩)。”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寻卩)。”《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寻卩)、羿亦居之,又居之”。 斟(寻卩)在何处?

有的认为在山东潍坊西南,有的认为是在河南登封。也有人据《国语·周语上》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证明斟在河南洛阳伊洛区内。又依《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认为洛阳正处在这个位置。这些说法太勉强,仅仅是根据史书片言支语,无实物证明,显得理据不足,让人难以信服。

夏都究竟有几个?纷乱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全面深入分析史书文字记载的全部意思,仅凭少量文字推测,因而结论很多。

比如认为夏都在洛阳,主要缘于司马迁《史记》中一段文字,即:

战国时,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厥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这段文字意思是这几个国家占据险要的地理位置不修德而亡国,所示的地理位置是国家位置不是都城位置。古人的东为左方、西为右方。河、济、泰、华具体是指什么?是黄河、济水、泰山、华山?有人认为洛阳处在此地理位置。

但笔者看不出洛阳在这几个山、河所示的地方,且洛阳地理位置也不险要。伊厥一般指两山之间河谷(龙门),羊肠是指道路畸曲的河谷。上文的主要意思是这几个地方地形战略地位重要,易守难攻。夏桀之居并非都城所处的位置,而是国家的位置。若河、济、泰、华具体是指什么搞不清,也就难定夏桀之居。夏都在何处更无从谈起。

更多文章

  • 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夏朝姓氏追踪源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朝,统治者,什么,姓氏,追踪,源流,夏朝,姓氏,追踪,源流

    夏朝姓氏追踪源流:启建立夏朝,终结于桀。是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继位后,有扈部落首先不服,宣布独立。启就向它进攻,有扈部失败,启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并确定君主世袭的局面。那么夏朝的统治者姓什么?夏朝的皇帝姓姒(读音:sì)出自

  • 夏朝皇帝皋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夏朝,皇帝,在位,时间,多长,孔甲,儿子,在位,11年,孔甲

    皋,孔甲的儿子。在位11年。皋,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2年,病死,葬于今河南省洛宁县境内。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渑池县)。《路史》作十一年。今本竹书纪年皋11年。迁都渑池 皋在位时,迁都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西)附近。 史书记载 皋,生卒年不详,孔甲子。孔甲死后继位。在位11年,病死,葬

  • 夏朝皇帝孔甲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朝,皇帝,孔甲,在位,时间,多长,孔甲,不降,儿子,司马迁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在位31年廑无子,继承人为其堂兄弟孔甲。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发生夏天天下大热的异常气候,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王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故被人民讥讽为“廑&r

  • 夏朝皇帝扃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夏朝,皇帝,在位,时间,多长,不降,弟弟,在位,21年,夏朝

    扃,不降的弟弟。在位21年。夏朝第14代帝王。夏帝泄之子扃,泄之次子,廑的父亲,不降的弟弟。受兄内禅而继位,在位18年,病死,葬于安邑。《纪年》作在位十八年。夏扃简介姒扃(前1745年---前1725年),姓姒,名扃,一作乔、高阳或胤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的第十四任帝王(一说第十二任)。他的祖父

  • 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详解夏朝之前的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详解,历史,夏朝,看作,中国,第一

    夏朝被看作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在夏朝之前的中国历史是什么?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这些上古时期的传说中可以看出人类对自己的想象,那么在夏朝之前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夏朝之前的历史是什么。夏之前的历史应该为尧舜禹时代 传说时代:三皇五帝。华夏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早期的历史,口口相传

  • 夏朝皇帝不降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夏朝,皇帝,不降,在位,时间,多长,夏朝,皇帝,不降,在位

    夏朝皇帝不降在位时间在位59年。 夏帝不降简介夏帝不降(前1842--1784)元年丁亥,在位59年。夏朝第13代帝王。夏帝泄之子。 不降,泄之长子,扃的哥哥,孔甲的父亲,泄驾崩后继位。不降是夏朝第13任国王。即位后第6年讨伐了九苑。不降晚年,因为儿子孔甲性情乖僻,担心他治理不好国家,决定改变从

  • 夏朝皇帝太康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夏朝,皇帝,太康,在位,时间,多长,太康,夏启,儿子,继启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在位29年。他生活荒淫,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太康,夏朝君王.启(夏启)长子。启病死后即位。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名义上在位29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被后羿夺去国政。病死,葬于

  • 夏朝皇帝廑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皇帝,在位,时间,多长,夏帝胤,1765--1746

    夏帝胤甲(前1765--1746)元年甲辰,在位20年。夏朝第15代帝王。夏帝扃之子。廑,又名胤甲,扃之子。扃驾崩后继位。在位20年,驾崩葬于安邑。廑在位时,商的势力已崛起,夏的国势又趋衰落,退居于西河(汤阴)。夏王廑的得名来自他当政的时候,夏天天大热异常,人民热渴难耐,而当朝夏帝却居住在夏季别墅,

  • 夏朝皇帝泄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朝,皇帝,在位,时间,多长,儿子,在位,正式,赐封,九夷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在位21年。夏泄的简介:夏帝泄(前1863--1843)元年丙寅,在位21年。夏朝第12代帝王。 芒死后继位,泄在位期间,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了泄的爵命。这说明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在位21年驾崩,葬于安邑附近。《路史&mid

  • 夏朝皇帝夏启在位时间多长?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朝,皇帝,夏启,在位,时间,多长,夏朝,第一位,皇帝,夏禹

    夏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夏禹,第二个皇帝是启,夏禹的儿子,在位29年。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