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黑格尔对孔圣人孔子的评价为什么会非常差?

黑格尔对孔圣人孔子的评价为什么会非常差?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364 更新时间:2024/2/12 2:54:46

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圣人”,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物。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开创了一个思想核心为“仁”和“礼”的思想学派。孔子不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还是一个颇有成就的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以子为姓,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从小就刻苦好学,从他在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老师时却还是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够,选择不远千里地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他对追求学问的热衷。孔子曾带领他的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年,以增加自己的学识和见闻。晚年时期回归后,孔子仍旧继续他讲学事业,培养学生,同时他还对六经等古籍进行整理和修订。而世人皆知的《论语》不是孔子自己所著,是由他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所记录整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成的,书中有不少可供人学习的孔子典故或孔子的言行。

孔子是哲学思想上的大家,他崇尚仁义、礼乐,提倡德治。在推崇人道精神的同时,孔子还注重建立制度以维持社会秩序。孔子还提出了利与义之间要更为重视道义的义利观念,以及重视民生,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除了在道德和经济方面,孔子在其他领域比如旅游方面、艺术方面等都有一定的思想成就。而这些使孔子成为伟大思想家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孔子一生成就无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非差。他说实际上在孔子那里,只有一些我们不能获得特殊教育的老练的、善良的、道德的教训。他认为孔子所论及的常识道德是我们在任民族都可以找到的、毫无出色点的常识道德,有些甚至比在中国所找到的更好。孔子只是一个没有思辨哲学的世间智者而已。

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也从儒家经典《论语》上进行了说明,他认为《论语》也无太大实际价值。《论语》中孔子要求人们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但这义务并不是内心自由的情感也不是主观的自由,只是基于形式上的一种表达方式。

黑格尔还认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在中国,除了皇帝之外的臣民几乎都没有自由可言,中国的道德学说就是为政治而服务的。君臣之间的关系就犹如家庭之间的关系。在家庭里,他们生活在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的不自由单位里面,所有号令都由皇帝发布,皇帝的号令就是家长的指令,他们并没有个人的人格。

在国家里,大家长的关系也最为显著,皇帝作为政府的基础就如同家中的严父,因为皇帝居最高的地位,是自然的主宰,一切法令都是从他出发。黑格尔对孔子的评价也延伸到了宗教方面。他说,在中国平民没有独立性,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其中尤其依赖上天。孔子的道德学说与这种自然宗教是相结合的。

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

伏尔泰与孔子同样都是著名的思想家,可是伏尔泰却十分推崇孔子。那么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呢?

关于伏尔泰为什么推崇孔子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他们所研究的领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相同的,孔子的一些思想在当时可能不被所有人接受,因为思想之间有所差距,也不能真正的意识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可是在伏尔泰了解到孔子后,他便被孔子的思想深深吸引,因为孔子的思想可以带给他共鸣,伏尔泰作为一位思想家,他可以明白孔子思想的精华,所以伏尔泰便大力推崇孔子,主要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去多接触孔子的思想。

孔子作为中国思想的一个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运行模式就深受欧洲大陆民众的喜爱,伏尔泰就是一个代表。孔子宣扬仁政德治,这个思想主要是针对政府运行体制的。这个思想和伏尔泰政府理想的运行体制是完全符合的,即便是君主制度,但要剔除其中的专制制度。伏尔泰思想与孔子的思想产生了共鸣,而且对于中国政府运行体制伏尔泰是十分赞同的,于是伏尔泰十分推崇孔子。

除此之外,伏尔泰之所以极力推崇孔子,是因为伏尔泰的内心深处对中国怀有一种很美好的情怀。他觉得中国这种开明的文化是离不开孔子的儒学的,中国这种伦理制度也都说来自孔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不仅可以治国还可以育人,这是伏尔泰极其渴望得到并想运用到法国社会中的。所以孔子在伏尔泰这里享有好的声誉,也受到了极力的推崇。

子贡论孔子

子贡,复姓端木,名赐,生于公元前520年,是春秋末年卫国人,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七十二个著名学生中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儒商文化的创始人。

子贡论孔子

在孔子的这么多的学生中,大家谈论起孔子都是众说纷纭,而子贡在谈论孔子时,更是语出惊人,为后人所传颂。当别人问他是否认识孔子时,他回答认识。当人问他认为孔子有多高深的学问与道德时,他却说不知道。当大家都不解他的回答时,他拿老师的道德与学问的深度来比作天空的高度,就算所有人都知道天有多高,但也没有人知道具体的高度是多少。

子贡论孔子的这段话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他的回答不仅高深,而且明了的表示了老师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认为的老师的德行和学问也是非常高深的。他用天比作老师,用天之高比作老师的德之高,用所有人都不能衡量的高度来比作老师德行高度的不可测量和比及。由于对老师的敬重和学习,子贡到晚年时也开始像老师一样教学,也是桃天下,世人敬仰。

通过子贡对孔子学识和德行的论述,使后人充分了解了孔子学问和德行的高深,也充分表现出了子贡的思维灵活和能言善辩的技巧,又表现出了他尊敬师长,注重德行的一面,让后人对子贡和孔子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们悟出和学到了很多道理。

标签: 孔子

更多文章

  • 文理都精通的学神沈括被西方人称为这个?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沈括

    沈括的成就有:数学上发明了隙积数,会圆数;物理上发明了湿法炼铜;天文上改进仪器;同时编绘了《天下州县图》等。沈括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而且改进了测影方法。 编绘了《天下州县图》。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历经十二年不懈的努力,沈括完成了奉旨编绘的《天下州县图》,图幅之大,内容之详,都是以前少见的。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婉容的父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婉容

    婉容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皇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才智过人。婉容父亲名叫荣源,是一位满洲正白旗人。他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曾经在宫廷当中任内务大臣等重要任职。晚期,清朝逐渐走向灭亡,后来随着女婿溥仪去了东北在满洲国任职。婉容父亲是一位非常有思想有谋略之人,他一生所任官职也非常多。图片来源于网络婉容父亲荣源

  • 历史上宋仁宗贵妃的庞妃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仁宗,庞妃

    庞妃是仁宗时代的贵妃,在不同的影视剧中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那么这个宋朝庞妃都在哪些地方出现过,又给观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出现庞妃这个人物角色的影视剧中,让观众耳熟能详的有两部,其中之一是以杨家为故事主线的碧血青天系列第一部剧中,在这部剧中,庞妃的容貌端正靓丽,给观众的感觉是非常温柔

  • 三妻四妾制度真能允许每个人都妻妾成群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妻四妾

    许多人认为,在古代男女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下,男女本身就不平等,皇帝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我们是知道的,而一个女子只能嫁给一个老公,而男人则能娶很多小妾,真实的情况是这样吗?网络配图其实在古代,有着严格的制度,除了皇帝,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妻妾成群的,即使是诸侯也不能这样。在春秋时候,一方的诸侯,只能纳9个

  • 冷宫是个啥地方?被打入冷宫的妃子是被憋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冷宫

    在众多的古代电视剧中,皇宫嫔妃一旦惹怒皇帝,皇帝就会大声说道 :“拉下去, 打入冷宫”。然后就是被吓的痛哭的嫔妃跪地求饶,那么 在历史上紫禁城中的冷宫在哪里?又有多可怕呢?“宫中多怨女”,在封建社会里,多少青年女子被关进宫内,终生不得自由!因为一旦成为

  • 四大发明之一的蔡伦造纸是哪部史书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蔡伦

    太监在我们眼里总是一个地位不太高,不太受人推崇的一个官职。那大家知道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是太监吗?这样是不是觉得在太监里也是有一些有学识有才能的人呢?蔡伦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入宫做了宦官,换个词说就是太监。图片来源于网络蔡伦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从小随父辈们种田。蔡伦由于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汉章帝即位后

  • 清代著名藏书家徐乾学一生的藏书有多少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乾学

    徐乾学生于公元1631年,卒于公元1694年,是清朝学者,藏书家。值得一提的是,徐乾学是顾炎武的外甥,鉴于徐乾学在文学上的不俗造诣,人称“昆山三徐”之一。徐乾学生平丰富多彩,他的藏书生涯更值得一提。徐乾学通过徐乾学生平经历得知,徐乾学是江苏昆山人氏。公元1670,徐乾学参加科

  • 朱高炽监国了几次 朱高炽监国的后世评价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高炽

    一直以来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朱高炽监国背景非常复杂,其中包括朱高炽本人的原因,也包括明成祖朱棣6次北伐的雄心壮志,所以朱高炽监国背景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个是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迅速把朱高炽立为了太子,并且让他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二是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的大部分政治生涯都是在边境度过的,

  • 赵武灵王修筑过长城吗 赵武灵王墓地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在胡服骑射之后相继打败了赵国干扰已有的北方三胡,之后并计划从河套地区南下灭秦。但由于发生了沙丘之变,赵武灵王被饿死,导致灭秦的计划没有实现。赵武灵王像在实行胡服骑射之后,赵国的军事实力变得强盛,赵雍的雄心也因此大增。那时候,秦国是赵国的最大威胁,攻打秦国是赵雍一直想做的事情。于是,他想出了一

  • 惠施的主要明辨思想是什么 惠施的大葫芦指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惠施

    惠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大政治家,他曾经为魏国制定过法律。他的威望在当时各国之间还是很强的,当时魏王总是派他出使各国,他也走遍了各国,思想上也吸取了很多不同的建议。但是他主张的和齐国、楚国联合,但是魏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他就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楚国。在回到楚国之后,惠施也是十分好吸取思想上面的知识,那么惠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