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首鼠两端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首鼠两端的故事

首鼠两端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首鼠两端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66 更新时间:2024/2/3 10:24:31

首鼠两端的主人公是谁?首鼠两端的主人公是灌夫。首鼠两端的意思是什么?首鼠:又作“首施”、“踌躇”等,双声连绵词,表犹豫不决;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成语首鼠两端的故事

灌夫,汉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父亲灌孟,本姓张,在“颍阴侯”灌婴家作门客,后来就改姓灌。汉景帝时,讨伐吴、楚七国叛乱,灌夫父子同时从军,共同属窦婴麾下。在这次战事中,灌孟阵亡,灌夫也因深入敌阵,奋不顾身,受了重伤。灌夫的勇名,当时传遍天下,大将军窦婴很赏识他。

窦婴是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的堂侄。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事中是有功劳的,受封为魏其侯,但景帝并不信任他(参看“沾沾自喜”)。武帝接位以后不久,窦太后去世,窦家的势力就更加衰落了。这时,皇亲国戚中势力最大的要算田蚡

田蚡,是汉景帝王皇后的亲兄弟,也就是武帝的亲舅舅。比起窦婴来,田蚡晚一辈,年纪也轻得多,可是他仗着这种特殊关系,当上了丞相,对于失势的窦婴以及其他文武大臣,都不放在眼里,连武帝也奈何他不得。那般趋炎附势者,都归附田蚡。相形之下,窦婴的门庭显得冷落多了。这时,灌夫作了几任地方官,因事被免职,闲居在长安,他同窦婴都有牢骚,因此意气相投,倒很亲热。

田蚡续娶时,大排筵席,所有贵族和满朝大臣都去贺喜。窦婴约灌夫同去敷衍一番,灌夫鄙视田蚡,不愿意去,窦婴再三劝说,才勉强一同前往。在宴会上,按当时习俗,宾主都要轮流敬酒。灌夫向田蚡敬酒时,田蚡却不喝,向灌贤敬酒时,灌贤又只顾同程不识交头接耳地说话。灌夫的满腔怒气,正无处发泄,便大骂灌贤说:“我平日就看程不识不值一个小钱,我是长辈,向你敬酒,你站都不站起来,还学什么小娘腔咬他的耳朵说话!”(参看“一钱不值”)

当时,田蚡见灌夫破口骂人,立即下令把他逮捕。有人劝灌夫向田蚡磕头赔罪,他不肯,还说了一些刺耳的话。田蚡就把他押下牢狱,并把灌家亲属全部拘禁,准备满门处死。窦婴怪自己不该劝灌夫同去贺喜,以致闹出了这场大祸,便拿出钱来,四处托人疏通,并且上书求见汉武帝申诉道:“灌夫酒醉得罪丞相,罪不至死,请求作主裁决。灌夫是有名的勇将,当年他父亲阵亡,他曾匹马单枪,杀入吴军,身受几十处创伤,还不肯退下,谁不知道他是国家难得的壮士,现在为了一杯酒的小事而全家抄斩,恐怕太过分了。”可是田蚡却竭力说灌夫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在家乡颍川广积家财,欺压良民,而且排斥皇族,真是罪大恶极。窦婴一怒之下,揭露了田蚡的贪污舞弊等种种劣迹,田蚡也就肆口诬控窦婴、灌夫招纳豪侠,图谋不轨。两大皇亲,一时吵得不可开交。汉武帝也难于决断,就叫大臣们发表意见。

御史大夫韩安国(长孺)吞吞吐吐地说:“魏其侯说,灌夫平时有功无过,酒后失言,不应当陷于重罪,这话是对的。丞相说,灌夫胡作非为,危及国家。这话也不错。究竟怎么处理,还是凭陛下圣明定夺!”其余大臣,有的也不痛不痒说一两句,大多数人都不敢开口。当时只好不欢而散。田蚡坐车离宫,在宫门口看见韩安国正在前面走,就叫他上车同行,埋怨他道:“长孺!你应当同我一起对付那个秃翁(指窦婴,讥辱他没有官职),为什么首鼠两端呢?”

“首鼠两端”,是进一步、退一步,又要顾这头、又要顾那头的意思。比喻疑虑不决、没有主见、畏畏缩缩、哪一方面都不敢得罪。

至于“首鼠”两字的一般解释为:“首鼠,一前一却也”。《埤雅·释虫》说:老鼠性多疑,走出洞外时,总是两头观望,畏首畏尾,所以叫“首鼠两端”。但《后汉书》的《邓训传》作“首施两端”,《西羌传》又作“首尾两端”。《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又有“缓则首鼠”的说法。有人把“首鼠”解释为迟疑。还有人说“首鼠”和“首施”,都是“踌躇”的音变,“首鼠两端”或“首施两端”,其实都是“踌躇两端”的意思,也就是又想顾头又要顾尾、踌躇迟疑的意思。

更多文章

  •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一鼓作气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一鼓作气,主人公,成语,故事,一鼓作气,主人公,先来,了解

    一鼓作气的主人公是谁?先来了解一鼓作气的故事和意思。全句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于成语一鼓作气故事

  •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韦编三绝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韦编,绝的,主人公,成语,故事,韦编,绝的,主人公,意思,是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韦编三绝的意思是什么?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此外,“韦编三绝”也可指穿联甲骨的牛皮断了多次。本义不一定是穿联竹简。编三绝成语出处和典故《·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middo

  • 煮豆燃萁的主人公是谁?成语煮豆燃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煮豆燃萁,主人公,成语,故事,煮豆燃萁,讲了,关于,兄弟,自

    煮豆燃萁是讲了关于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故事。和相煎何太急是一个意思吗?那么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植吗?先来看看这个成语的大致意思是什么:是指烧豆秸煮豆子,豆秸和豆子就好比同根兄弟,后来用“煮豆燃萁”来比喻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的一首《七步诗》。即位后,忌曹植之才,曹

  • 逼上梁山的主人公是谁?成语逼上梁山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逼上梁山,主人公,成语,故事,逼上梁山,主人公,林冲,意思

    逼上梁山的主人公是林冲。逼上梁山的意思:逼:逼迫;梁山:又称梁山泊,今山东省境内。比喻被迫起来反抗。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水浒传》中有一个梁山英雄,名叫林

  • 望洋兴叹的主人公是谁?成语望洋兴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望洋兴叹,主人公,成语,故事,望洋兴叹,主人公,意思是,望洋

    望洋兴叹的主人公是谁?望洋兴叹的主人公是河伯。望洋兴叹的意思是: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关于望洋兴叹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

  •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图穷匕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图穷匕见,主人公,成语,故事,图穷匕见,主人公,穷图,匕见

    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穷图匕见的主人公是荆轲。图穷匕见的意思是什么?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扭转局势。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为了使荆轲能接近秦王

  • 多多益善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多多益善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多多益善,主人公,成语,故事,成语,多多益善,意思是,更加

    成语多多益善的意思是:益:更加。越多越好。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关于成语多多益善的故事皇上曾经闲暇时随意和韩信讨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差别。皇上问韩信:&ldq

  •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谁?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洛阳,贵的,主人公,左思,洛阳,贵的,主人公,左思,意思是

    洛阳纸贵的主人公是左思。洛阳纸贵的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处:《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

  • 赴汤蹈火的主人公是谁?成语赴汤蹈火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赴汤蹈火,主人公,成语,故事,赴汤蹈火,主人公,嵇康,字叔夜

    赴汤蹈火的主人公是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赴汤蹈火的意思是: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

  •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成语东山再起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山再起,主人公,成语,故事,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曾经

    《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曾经辞官隐居在会稽郡上虞县附近的东山,后又出山作了宰相。后来就用“东山再起”指再度任职。也比喻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成语东山再起的典故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夏”读种人。他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