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道德经的奥秘 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道德经的奥秘 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21 更新时间:2023/12/15 14:27:52

道德经的奥秘:五千真言《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几千年来,关于老子,关于《道德经》,有着无数的传说和猜想。 曾仕强教授认为,《道德经》和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有着密切关系。

老子写作《道德经》,就在为高等智慧的人解释《易经》中的“天之道”。老子所提出的“反者道之动”,就是《易经》中所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背后的规律。道德是最高信仰并不遥远,也绝非玄之又玄,它是我们现代生活的源泉。

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什么?

读《道德经》能明白以下三个问题,《道德经》就很容易读懂了:

1、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也就是老子为什么写《道德经》;

2、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什么人看的,也就是老子最希望什么人看《道德经》;

3、老子《道德经》里面所说的“道”到底是什么?

首先,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按照净空法师的话讲,就是要让人们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问题是所有宗教都在探索的问题。确切地讲,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宇宙”和“人”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宇宙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一句话:“三位一体”。“三位”指的是“人”、“魂”以及人与魂的领导者“道”三个不同的概念;“一体”指的是三方和谐相处,融为一体,用老子的话讲就是“和光同尘”。达到“三位一体”的人生,需要经过两大关口,第一大关口就是解决“二重思维”的问题,就是佛教讲的“一而二,二而一”的境界,也就是《心经》里的“三世诸佛”获得“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第二大关口,就是获得“三位一体”的“人道魂”完全合一的至高境界。像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盘古伏羲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老子等等,都是“三位一体”的人生,“三位一体”也是中国道统的核心,这是一个“正三角”,缺一不可。

当今有许多学者,认为孔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圣人,起码原本不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见于易中天教授的《先秦诸子百家》一书。孔子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圣人,因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季桓子家在挖井的时候,挖出了一只羊,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去问孔子。季桓子使了一个心眼,叮嘱手下:不要告诉孔子是羊,就说挖出了一只狗。季桓子的手下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孔子,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孔子一开口就说:“挖出来的是一只羊吧!”可以肯定的是,易中天教授一定不具备孔子的这种能力!其实,这一能力,在“三位一体”的孔子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原理也不奇怪,无非就是一个简单的透视功能。凡是过了“二重思维”大关的人,全都具备这种能力。所以,易中天教授并没有读懂孔子,当然也没有读懂老子。易教授所用的原理,是中国历史上“尔我诈、勾心斗角”的那一套平面思维的东西,他用这些封建糟粕来解释孔子、老子“三位一体”的立体思想,尽管易教授解说的蛮是生动,但掩盖不住其在实质问题上的无知。

其次,《道德经》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对于这一点,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里讲得很清楚:“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人分两种,一种就是占人口90%以上的衣食人生,整天为生计奔忙,俗称动物人生,他们人生的目的就是赚钱升官。这些人,对生命的来源、对“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感兴趣,别人说“道”,就会大笑之。老子的《道德经》不是给他们准备的。

另一类就是不愿意做动物而愿意作人的人,老子的书就是写给这些人看的。老子给这些人开出的处方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去甚去奢去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者不处……

第三,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道”到底指什么。“道”就是宇宙的主人,就像灵魂是每个人的主人一样。“道”与“灵魂”的存在形式都是一样的,只是双方的纯净程度不一样。当个体的灵魂修炼到没有缺点没有错误的时候,就不会再次转世为人,而成为“道”的有机组成部分。

老子《道德经》前38章都在讲“道”,讲道与人的关系,讲“三位一体”。而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以近乎白描的手法,直接描述“道”的形象和特征。

凡是过了二重思维大关的人,就有接近道的可能,能够听到道的声音、道的指示、道的提醒,形式多种多样,有声音、有图像、有画面、有梦境……不一而足。

道德经有多少字,道德经全文大约多少字

粗略地说是五千言,但是具体的不同版本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版本有很多的“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比如马王堆帛书本、王弼本等,总字数可达到五千四五百字左右,但也有些版本虚词较少,接近五千字的数目,比如河上公系统的诸本,最为接近的是敦煌的一个写本,总字数4999字。

后来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郭店楚简本,内容和篇幅都和现今的通行本有很大的差异(马王堆帛书本虽然也有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具体词句的差异,郭店楚简则有大量和今本完全不同的段落)。

最为让人困惑的是,它的总字数只有1700多,编排的顺序也和今本大不相同。现在由于缺乏更多的考古发现作为佐证,所以不好说究竟是郭店楚简本更接近于原貌,还是说这个本子在当时就只是一中“非主流”。但是这个本子确实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版本。

标签: 老子

更多文章

  • 民国老照片:民国十五年(AD1926年)的京津老照片 奉军入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奉军

    民国老照片:民国十五年的京津老照片 奉军入关。1926年,孙传芳北上归附奉系,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组建“安国军”;张作霖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决定攻打南方和西北的国民军。4月7日,直奉军从南北夹击华北,从山东、河南、直隶三处向国民军进攻;张宗昌、李景林的直鲁联军和阎锡山的晋军从东

  • 故宫老照片:紫禁城旧貌罕见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故宫

    故宫老照片:紫禁城旧貌罕见照片。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1900年城楼和箭楼为八国联军所毁,1903年和1906年分别重建。照片上是重建前的前门。天安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国门”,照片上是天安门的内侧,自天安门广场拍摄。午

  • 历史百科:古代如何治理“假和尚”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和尚

    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中国人的信仰提供了坚强的信仰保障,各宗教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信仰佛教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对佛教了解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对出家人的认识还不清楚,很多都人关注在出家人的戒疤上面。认为有戒疤的就是真的和尚,没有的就是假的;或者有戒疤的就是受过戒的和尚,没有戒疤的就是没有受戒的和尚;或

  • 东吴四将谁的功劳大 三国时期东吴四英杰是哪些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东吴

    东吴四将又称东吴四英将,是指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此四人都是三国里赫赫有名帅才,都担任过东吴的都督,掌握着东吴的军事大权,也都创造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东吴四将还称为东吴四英杰,东吴四英杰是指在东汉末期及三国早期的孙吴重要大臣,分别为周瑜、陆逊、鲁肃、吕蒙。他们皆是吴大帝孙权的心腹近臣和孙吴政权的

  • 历史百科:蜀汉三杰是哪三个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蜀汉三杰

    蜀汉三杰指中国汉末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诸葛亮、关羽、张飞。是中国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三位杰出人才。其中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人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还有两位三杰分别是蜀汉名将关羽和张飞,关羽被谥曰壮缪侯,张飞被谥桓侯。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

  • 历史百科:蜀汉三老将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

    蜀汉三老将指的是黄忠与严颜、廖化三位年迈的蜀汉将军。以忠心而勇猛著称。黄忠(?-220),字汉升(太平御览卷二百三十八引《蜀志》中作“汉叔”),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严颜,东汉末年武将,初为刘璋部下,担任巴郡太守。廖化,初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诈降东吴,后诈死,带

  • 朱元璋原名 朱元璋父亲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元璋的一生吃过很多的苦,也吃遍百家饭。朱元璋原名受他出生的影响没有正儿八经的名字,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原名。图为朱元璋的画像朱元璋原名朱重八,这其实是父母的名字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这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只有当官的和出生富贵的读书人才有取名字的资格,普通老百姓取名字都

  • 《诗经》讽刺宣姜放荡的诗句 齐宣姜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齐宣姜

    宣姜宣姜是齐国齐僖公的女儿,本该嫁给卫宣公太子公子伋的她却被卫宣公占为已有,卫宣公死后她又被嫁给卫宣公长子卫昭伯,世人只看事情表面,并不了解她的内心,就连《诗经》都讽刺她是一个放荡的女子,其实她亦身不由己。《诗经》讽刺宣姜放荡诗经·君子偕老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

  • 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是什么意思 齐襄公历史评价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齐襄公

    齐襄公齐襄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在位时间约12年,期间荒淫无道,甚至为了与妹妹文姜的私情而杀死妹夫鲁桓公,最终被公孙无知等人杀死。齐襄公复九世之仇齐襄公复九世之仇的故事出自《公羊传》中,讲的是春秋时期纪国的国君看到齐国的国君对周天子很不尊重,便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于是他就对周夷王说:&ldqu

  • 南宋官窑都有哪些 南宋官窑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官窑

    南宋官窑是官方的烧造瓷器的窑场,南宋时期劳动人民的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时,建立修内司、郊坛下窑,生产宫廷专用御品,故称“南宋官窑”。1976年,南宋官窑的恢复试制工作才全面开始。杭州瓷厂承担了研试任务,1978年,仿官窑灰青釉和月白釉二类试制品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