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明朝开国后便论功行赏,当时朱元璋封了哪六人为公爵?

明朝开国后便论功行赏,当时朱元璋封了哪六人为公爵?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81 更新时间:2023/12/24 16:03:12

明朝开国后论功行赏,封六人为公爵——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魏国公-徐达

元朝末年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妣皆封王夫人,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六王”之首,明成祖朱棣岳父。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以胡惟庸党追问,朱元璋将李善长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时年七十七岁。南明弘光政权追谥襄愍。

郑国公-常茂

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洪武二十四年去世

曹国公-李文忠

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开国的著名将领、谋臣,李文忠十二岁时,母亲曹国长公主就去世了,父亲李贞带着他辗转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二年之后才在滁州见到舅舅朱元璋。朱元璋见到李文忠,十分喜爱,便将他收为养子,跟随自己姓朱,十九岁时,李文忠以舍人的身份率领亲军,随军支援池州,击败天完军,骁勇善战为诸将之首。

朱元璋对李文忠十分宠信,常派他监军随将领出征。文忠转战沙场,官至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复姓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又诏命李文忠主持大都督府(最高军事机构),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

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继承曹国公爵位。

宋国公-冯胜

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喜欢读书,通晓兵法。元末时期,结寨自保。随兄长冯国用投靠朱元璋,带兵征讨四方,建立明朝,颇有功绩,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担任大将军,带领傅友德、蓝玉等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地区的残余势力,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因为其女婿朱橚曾因秘密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严惩。后来因“胜功最多”,遭太祖猜忌,受召还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冯胜遭到无罪赐死,死后没有进入功臣庙。崇祯十七年(1644年),追封宁陵王,谥号“武壮”

卫国公-邓愈

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攻克太平(今安徽当涂)、集庆(今江苏南京),直取镇江,屡立战功,升为广兴翼元帅。后转战浙西,屡败元军。

累积军功屡次升官,历任佥行枢密院事、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右御史大夫、太子右谕德。为人简重慎密,智勇兼备,严于治军,善抚降者,功著一时。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洪武十年(1377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

标签: 朱元璋公爵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孙权作为东吴的实际控权者,他有个怎样致命的弱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东吴,文史百科

    孙权做为吴国的最好领导和实际控权者,我们必须从知人和用人,对内和对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去解读这个历史人物,以此来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且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孙权是个聪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有策略的人,同时孙权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情绪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权知人方面

  • 革命烈士吉鸿昌的英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革命烈士,吉鸿昌,文史百科

    导读:吉鸿昌(1895.10.18-1934.11.24)抗日爱国名将,原名恒立,字世五,汉族,河南扶沟人,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家父影响,吉鸿昌幼年即具有爱国思想。1913年秋天,不满18岁的吉鸿昌便投到冯玉祥部当兵。他因吃苦耐劳

  • 背嵬军是岳飞精心训练的骑兵部队,拥有着怎样的战斗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背嵬军,岳飞,文史百科

    对背嵬军兵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南宋初期的历史上,曾经与北方的金国爆发了长期的战争。当时,北方的金国拥有完颜宗弼等名将,但南宋方面也不是软柿子,拥有岳飞、刘琦、韩世忠等大将。其中,岳飞的军队是主力。当年,岳家军堪称兵强马壮。岳家军总计下辖12个军,背嵬

  • 朱祁镇年仅九岁就继位称帝,那么他一生共有几个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祁镇,儿子,文史百科

    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年仅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随之,张氏驾崩,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有9个儿子:明宪宗朱

  • 南汉作为五代十国之一,其疆界出现了什么戏剧性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汉,五代十国,文史百科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之一。位于现今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历四帝,国祚五十五年。追溯至唐天祐二年刘隐正式担任清海节度使算起,刘氏政权历五主,存在长达67年。是岭南历史上继南越国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割据政权。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领土范围在高祖刘䶮当政的二十五年时

  • “君子不器”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它究竟是何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君子不器,孔子,文史百科

    君子不器,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

  • 李世民是玄武门之变后才即位的,长孙无忌在其中有何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文史百科

    唐朝统一过程中,李世民功勋卓著,威胁到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引起李建成不安。李建成勾结齐王李元吉,数次加害李世民,李世民的幕僚都非常忧惧。房玄龄对长孙无忌道:“如今两方已经结怨,一旦祸患暗发,不只是秦王府难以收拾,便是国家存亡都成问题。不如劝说秦王行周公之举,安定家国。”长孙无忌道:“我早就有这想法了,

  • 刘裕怎么消灭谯蜀政权,使得东晋恢复对汉中一代的管辖?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裕,谯蜀,文史百科

    汉中之地历来是易守难攻,一旦出现乱子将会是个大麻烦。东晋王朝后期社会动荡,多地建立政权,使得中央失去地方管控,而汉中之地就是谯蜀政权。刘裕消灭谯蜀政权,使得东晋恢复对汉中一代的管辖。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在义熙三年(407年),刘裕就曾派冠军将军刘敬宣率军五千征讨割据川蜀的

  • 张居正与海瑞同在朝为官,身居高位的他为何不重用海瑞?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居正,海瑞,文史百科

    张居正和海瑞,同是明朝中期的朝官。论年龄,海瑞比张居正年长十岁。论做官年龄,海瑞恐怕比张居正早得多。但论及做官级别,海瑞老是升不上去,小县令原地踏步,顶多做到司厅级。而张居正虽起步低,既无背景又无人脉,但他圆滑,后劲十足,一直做到内阁首辅,成了皇帝的大管家。那么,身居高位的张居正为何不去重用海瑞呢?

  • 对于李世民而言,武则天的身份为何显得十分的尴尬?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武则天,文史百科

    现实中的玛丽苏是不存在的,当然不会人见人爱。权术的高低和皇帝宠爱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吕后不得宠也不代表她无能。某个进化为女性的生物没有得到某个进化为男性的生物爱才是人类的常态。作为皇帝,身边的女生不论出身,容貌,品德,才华是什么样,都会选符合自己的喜好的。比如萧宝卷宠爱的潘淑妃换个皇帝可能就觉得索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