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仁宗是有儿子的,但他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宋仁宗是有儿子的,但他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141 更新时间:2023/12/21 3:31:27

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宋朝的第六个皇帝,是宋代帝王中的名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有42年,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宋仁宗有几个儿子,儿子是谁?他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当上皇帝?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仁宗赵祯,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然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三个儿子却早亡。因此,宋仁宗不得不从汝南王的儿子中,选出了第13个儿子赵宗实来当做自己的儿子。宋仁宗死后,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

那么,宋仁宗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皇位接班人?

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病的不轻。什么病呢?史料语焉不详,但据我的猜测肯定与着急上火有关。试想想,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上火?所以,揣情度理,此时的宋仁宗他的心病同样很重。

皇帝病成这样,接班人的位子还空着,一旦山陵崩塌了怎么办?宰相文彦博沉不住气了,急不可耐地建议宋仁宗赶快把太子定下来,病中的宋仁宗同意了。叫人想不到的是,都说皇帝金口玉言,吐口吐沫都是钉,可宋仁宗病好了以后,又把立太子的事儿撂下了。

宋仁宗的此举惹急了一个大臣,他就是知谏院范镇。范镇是干什么的呢?按宋制,谏院是负责规谏讽谕的机构,其长官称为知谏院。所以,范镇认为,关于建储的事儿自己给皇帝提建议正对口,于是,在嘉祐元年(1056)的五月,理直气壮地给宋仁宗上了一道疏,奋然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并三次觐见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很感动,但就是不松口,并以委婉的语言安慰范镇说:“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二三年。”

宋仁宗为什么说要等个二三年再立太子呢?他当然有他的心思。嘉祐三年(1058)六月,刚刚就任宰相的韩琦向宋仁宗提了一条建议:“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廟、社稷计?” 宋仁宗回答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就是说,后宫妃子就要有生孩子的了,看看生啥再说。你瞧,一句话道出宋仁宗的心思。显然,此时的宋仁宗并不情愿把皇位传给宗室里的其他子侄。而且关键的是,他相信自己还有生育能力,或许苍天见怜,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但宋仁宗似乎命里注定没儿子的命,后宫生的偏偏是个女儿。按理说,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了吧,可宋仁宗好像并不甘心。这时候,刚刚担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部长)的包拯也出来说话了,说的挺严肃:“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但是,任凭你怎么上纲上线,宋仁宗好像铁了心了,就是拖着不办。他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也就是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儿吧——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这就叫人纳了闷了,如果说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愿把皇位传给宗室子侄的话,他似乎又不置可否,至少没有完全否定,而且非但没有否定,给人的感觉,他似乎也同意在宗室子侄中选定太子这个意见。那宋仁宗究竟怎么想的呢?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对于宋仁宗来说却很不平常的事儿——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这件事使得宋仁宗在建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不久就确立了赵宗实为太子。

一个宗室王亲死了,怎么就促使宋仁宗的态度大转弯了呢?这里面当然有说道。在封建时代,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儿子,往往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来,这既有门面的问题,也含着防老、承宗的意思。在这一点上,宋仁宗似乎也没能免俗。宋仁宗当皇帝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儿子,就于景祐二年(1035)的春天,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皇帝宗实,接进宫里当儿子抚养,那时候宗实才四岁。

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你实心实意把他当儿子疼,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待,还不一定。特别是汝南王赵允让威望很高,他的儿子包括这个赵宗实对他都很敬重、孝顺,有他这个亲爹在那儿,赵宗实对自己的感情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吗?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赵允让死了以后,宋仁宗似乎才打消了顾虑,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从这个“大转弯”里,不难看出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的用心。

标签: 宋仁宗赵宗实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李自成自攻入北京城之后,他都做了哪些愚不可及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自成,北京城,文史百科

    说到李自成,大家对这个名字挺熟悉的,知道他是明末起义军的头领,而且差点就取代了明朝,所以说到李自成,很多人会觉得挺可惜的。而且实际上当时李自成是匆匆当了皇帝的,当然这个皇帝还是有所区别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位闯王大人起于微末,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成为了起义军的头领之后,

  • 历史都有其发展的必然性,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安史之乱,原因,文史百科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以奉密旨入朝讨伐杨国忠为名,率领部将史思明及其他蕃将总共十五万兵力起兵范阳,发动了震惊朝野的安史之乱。开创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局面,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不复存在,从此,唐朝走向了衰落。历史上的安史之乱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古今史学家对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龙虾以长寿而闻名,那么人类会因为它而达到永生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龙虾,人类,文史百科

    长生不老,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科学还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人类已经开始探索这种技术。炼丹药、求仙丹,都是当时人们为了活下去做出的努力。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延长。2000年前,人的平均寿命还不足20,如今人类的寿命已经普遍达到了60以上,

  • 明朝自万历以来,为何财政出现了困难甚至入不敷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财政,文史百科

    明朝自万历以来,财政出现困难,入不敷出,根据《万历会计录》记载,万历六年期间日常军事开支到达58.6%,财政赤字到达45万两之多,赤字率在2.5%左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临时军需要增加开支,就会进行增额摊牌,如果税收不顺利,就会造成军饷的拖欠,也就是欠军队的饷粮和官员的

  • 沐家军是朱允炆的忠实拥护者,靖难之役为何却没有帮忙?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沐家军,朱允炆,文史百科

    说到靖难之役其实挺复杂的,我们今天不说他,我们来说当时的朱允炆和沐家军,其实沐英的沐家军可以说是朱允炆最忠实的拥护者,但是大家也知道的,话说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沐英的沐家军却没有出来帮忙,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其实这个还是挺有说法的,也有很多人都问了这件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刘贺继承皇位之后,他到底干了一些什么事情才被废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贺,皇位,文史百科

    说到汉朝的汉废帝刘贺,小编觉得这个人也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话说他是一位很废的皇帝了,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这位皇帝到底废在什么地方呢?其实也还是挺有说法的,话说他真的是很废啊,那么他到底干了一些什么事情才被废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昌邑王刘贺:武帝之孙。在汉昭帝死后他被立为

  • 曹操如此雄才大略,却为何唯独对丁夫人敬重有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丁夫人,文史百科

    中国历史上,女人都想当皇妃,但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却愤然离开王府,任知错的曹操主动去她娘家叫她,依旧不回。她硬核到什么程度呢?曹操去的时候,她正在织布,曹操抚摸着她的后背,说:“跟我回去吧!”她织着布,岿然不动,头也不回,话也不答。就这样,曹操临死的时候,还说谁都没有对不起,就是对不起她。这个女人怎么

  • 从三国的最后结局来看,曹操刘备孙权的团队谁才是最强?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刘备,孙权,文史百科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与刘备上演的大戏“青梅煮酒论英雄”,也让后世的人对于曹操、孙权、刘备谁才是最厉害的英雄产生了无数的争议。就实力而言,当然是曹操更胜一筹;就逆袭程度而言,刘备当仁不让的是第一英雄;就稳固程度来说,孙权是三人当中最厉害的。今天就从三国的最后结局为入手,谈一谈曹操、刘备

  • 司南是否真的存在?史料中是如何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南,文史百科

    说到司南,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952年,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准备访苏,需要带一件象征中华文明的礼物送给苏联,经过考虑之后,决定赠送一套代表中国古代科学成就的“司南”。出现在中国史书上的指南工具,主要是“指南车”、“指南针”、“司南”,其中“司南”最为美观简洁大气,

  • 刘伯温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为何说这是为世人所公认的?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伯温,军事家,文史百科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伯温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这已经是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刘伯温的《时务十八策》刘伯温运筹帷幄,施展韬略。他一度因恶时世,隐居深山,纵情山水。后来经过朱元璋的盛情之邀,毅然出山。他出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