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于岳飞的诗词名句 与岳飞有关的诗词

关于岳飞的诗词名句 与岳飞有关的诗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4/3/23 11:43:19

选录

《五岳祠盟记》

近中原板荡,金贼长驱,如入无人之境;将帅无能,不及长城之壮。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髪)从军,小大历二百余战。虽未及远涉夷荒,讨曲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垒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举而复,贼拥入江,仓皇宵遁,所恨不能匹马不回耳!今且休兵养卒,蓄锐待敌。如或朝廷见念,赐予器甲,使之完备,颁降功赏,使人蒙恩;即当深入虏庭,缚贼主碟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京师,取故地再上版籍。他时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此心一发,天地知之,知我者知之。建炎四年六月望日,河朔岳飞书。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

怒发(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池州翠微亭》

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从驾游内苑应制》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捻万株金。

燕绕龙旗舞,莺随凤辇吟。

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归赴行在过上竺寺偶题》

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

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兵威空朔漠,法力仗瞿昙。

恢复山河日,捐躯分亦甘。

《过张溪赠张完》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

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寄浮图慧海》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东流。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伴赤松游。

丁宁寄语东林老,莲社从此著力修。

《送轸上人之庐山》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

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

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

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麈挥。

《题池州翠光寺》

爱此倚栏干,谁同寓目闲。

轻阴弄晴日,秀色隐空山。

岛树萧疏外,征帆杳霭间。

予虽江上老,心羡白云还。

《题翠岩寺》

秋风江上驻王师,暂向云山蹑翠微。

忠义必期清塞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山林啸聚何劳取,沙漠群凶定破机。

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

《题青泥市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题雩都华严寺》

手持竹节访黄龙,旧穴空遗虎子踪。

云锁断崖无觅处,半山松竹撼秋风。

《宝刀歌书赠吴将军南行》

我有一宝刀,深藏未出韬。

今朝持赠南征使,紫蜺万丈干青霄。

指海海腾沸,指山山动摇。

蛟鳄潜形百怪伏,虎豹战服万鬼号。

时作龙吟似怀恨,未得尽剿诸天骄。

蠢尔蛮蜑弄竿梃,倏聚忽散如群猱。

使君拜命仗此往,红炉炽炭燎氄

奏凯归来报天子,云台麟阁高嶕嶢。

噫嘻!

平蛮易,自治劳,卒犯市肆,马躏禾苗。

将眈骄侈,士狃贪饕。虚张囚馘,妄邀金貂。

使君一一试此刀,能令四海烽尘消,万姓鼓舞歌唐

《题骤马冈》

立马林冈豁战眸,阵云开处一溪流。

机舂水沚犹传晋,黍秀宫庭孰悯周。

南服只今歼小丑,北辕何日返神州。

标签: 岳飞

更多文章

  • AD1673-AD1681年清朝平定三藩之乱示意图 三藩叛乱形势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藩之乱

  • 汉朝服饰制度介绍 汉朝服务是什么样子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

    汉初采用秦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没有什么禁例。汉文帝时,服饰文化逐渐由俭转奢。汉武帝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朝服采用深衣制。汉代的冠是区分等级地位的基本标志之一,有十六种之多。这些冠的形式,现只能从汉代画作中去探寻。1简介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

  • 百家姓之念姓来源 念姓介绍 念姓的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念姓

    1基本内容念[念,读音作niàn(ㄋㄧㄢˋ)]一.姓氏渊源:单一渊源: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末期鲜卑族拓拔部念氏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魏太傅安定公念贤,代人也。北史载,为金城抱罕之姓,吐古口树洛干之母念氏。”据史籍

  • 百家姓之武姓来源 武姓介绍 武姓的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武姓

    1基本内容姓氏起源: 出自姬姓。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周的京都也遭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宜臼受申、许、鲁等部分诸侯拥戴,在申即位,后迁到雒邑,历史上称东周。宜臼就是周平王。因其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被赐为武氏,为周朝大夫,后来他的子孙,因而以武为氏,史称武姓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 二十四节气之一 :冬至 关于冬至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

  • “过年”四大风俗的来龙去脉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过年

    传说中的怪兽:“年”中国传统的农历新年,古时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朔”、“正元”、“正旦”等,辛亥革命后改称&ldqu

  • 服饰文化:清代男子服饰 清朝男人都穿什么服饰?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的形制为对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马褂多作为行装。马褂

  • 服饰文化:清代凉帽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凉帽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凉帽的形制,无檐,形如圆锥,俗称喇叭式。材料多为藤、竹制成。外裹绫罗,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黄色等。上缀红缨顶珠。顶珠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按照清朝礼

  • 服饰文化:清代暖帽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暖帽

    清代服饰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礼帽、便帽之别。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天所戴,名为暖帽;一为夏天所戴,名为凉帽。暖帽的形制,多为圆型,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制,也有用呢制、缎制及布制的,视其天气变化而定。颜色为黑色为多。皮毛之类也有分别。最初,以貂鼠为贵,其

  • “三伏”的由来与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以后的“三伏”。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