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主角是曹操,但却有怎样的本质差别?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主角是曹操,但却有怎样的本质差别?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429 更新时间:2024/1/21 11:49:34

东末三大战役中的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最为经典,影响也最为深远,是推动中国历史走向之战。然而,有人疑惑,官渡之战,袁绍从此一蹶不振,几年之内,被曹操全部消灭,而赤壁之战,曹操也是完败,虽然从此无力南下,但依然是三国的老大,并没有被南方的孙吴政权等消灭。其实,表面上来看,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决定历史走向之战,但这两场战争有着本质的差别,最终决定了结局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是官渡之战袁绍的大本营被攻破,而赤壁之战只是外战。 官渡之战的结果是袁绍的大本营邺城就攻破,大本营是一个政权的象征,随着大本营被攻破,人心涣散,手下另有打算,如许攸陈琳张郃高览辛毗等一大批谋臣武将都是因为官渡之战,袁绍大败而投往曹操的。所以,官渡之战后,袁绍要想东山再起已不容易,因为有能力的人都不再依附他,何况,袁绍这些手下有能力的人都知道他的弱点,现在,帮助曹操打袁绍,更是不费吹灰之力。而赤壁之战,曹操亲率80万大军(实际不到16万大军再加上刘淙降军不到8万约23万左右),在原刘表的根据地赤壁与孙刘联军3万军队大战,也就是说在其他国家的地方发动战争,最终曹操虽然完败,但他的政权组织形式依然完整,国家架构还在,内部人民的思想相对稳定,人心未散,也没有手下高级将领投降敌人,所以,曹操虽败,但无损形式,只是脱了一层皮而已,可以东山再起。

二是曹操意在取代,孙刘意在自保。 官渡之战,其实是袁绍政权和曹操政权的最后对决,都想一战取代对方,所以,都是以全部实力倾巢而出,所以,战争的结果不是两败俱伤,而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所以,官渡之战的结果无论谁赢谁输,都是一方取代另一方,最终曹操在这场生死大战中取得胜利,那就意味着曹操取代了袁绍。而赤壁之战并非如此,曹操也非倾巢而出,孙吴也非全力出击,曹操只是率领了23万左右的大军,孙吴也只是出去了3万左右的大军,决战在两国的边界,双方都有退路,这场战争谁赢谁输,都不能很快消灭对方,何况,孙吴包括刘蜀政权,都意在自保,只想将曹操打败,让曹操知难而退,然而三分天下有其一。所以,赤壁之战的孙刘联盟都没有想到彻底消灭对方,这也是曹操失败后能够全身而退的根本原因,孙刘联军也就没有想过能够消灭曹操。

三是两之战后核心的结局不同。 官渡之战,袁绍作为核心,因兵败忧郁而死,这样,袁绍政权失去这一核心之后,其子要想迅速取代,不是说其能力有问题,但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何况,两子并不团结,还发生内讧,这就加速了袁绍政权的灭亡,而赤壁之战后。作为战败方的曹操政权,其核心曹操健在,并没有因战败而死去,核心在,人气也就有,凝聚力也还在,所以,曹魏政权就不会自动瓦解。

四是两场战争的人心向背有本质的区别。 官渡之战袁绍真正被打败的根本原因是曹操了解他清清楚楚,因为为曹操谋划这场战争的核心谋士郭嘉荀攸都来自袁绍曾经的手下,对袁绍的军事部署的特点,军队的战斗力,以及攻防等方面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可以说袁绍军队在曹操军队面对就是透明的,而且,在战争过程中,不断有手下重要人物投降曹操,如许攸、陈琳、张郃、高览、辛毗等一大批谋臣武将,而袁绍对曹操军队的部署并不知情,战争打到这个份上,袁绍焉能不败?而赤壁之战完全是两军对擂,彼此都忠心各为其主,没有重要人物的倒戈现象,都是各自在自己的阵营中谋划对方,所以,最终胜者一方在追击时有所顾忌,这也是曹操最终能够顺利逃回老家的根本原因,虽然大败,但人心相对稳定。正是人心向背的本质区别决定了战争结束之后败的一方内部核心的凝聚力不同。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朝尚武风气如此盛行?揭秘唐朝尚武的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在很多诗词中大家就能看出来唐朝十分好武,而且就算是女子也不逞多让,那么为什么唐朝尚武风气如此盛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点吸取晋朝的教训众所周知,晋朝是一个特别柔弱的朝代,可能是嗑药磕傻了,穿着开裆裤满街跑也是经常发生的事。他们一点都看不上武将,认为他们是莽夫。他

  • 安史之乱的爆发与平定,对唐朝有着怎样的教训?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安史之乱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了东、西突厥、吐谷浑等,使盛唐拥有了极为辽阔的版图。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

  • 寒号鸟听起来像是一种鸟,但为什么却是是复齿鼯鼠?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寒号鸟,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一种鸟,但其实它是复齿鼯鼠。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体型中等,略比红腹松鼠大,体重300~4

  • 寒门指寒微的门第,他们在魏晋之后又是如何崛起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寒门,指寒微的门第,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叫庶族,并非指贫民阶级。庶族亦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不属于士族的家族,大多为普通中小地主。魏晋之后由于出现了科举考试,士族衰落,寒门泛指家境贫寒的家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辞·远游》:“舒并节以驰骛兮,逴绝垠乎

  • 假如诸葛亮没有加入刘备,蜀汉的命运又会如何展开?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是看《三国演义》,刘备无论如何都没办法离开诸葛亮,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也不可能建立自己的政权。但是看正史上的发展,诸葛亮在中间的作用也十分有限,虽然提出过大的战略方向,但实操起来还是要靠刘备主持大局,刘备才是建立蜀汉最离不开的人物。所以说,假如诸葛亮没有加入刘备,蜀汉的命运又会如何展开呢?下面小

  • 诸葛亮家族在荆州是不小的势力,为何却被称之为“诸葛村夫”?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家族,文史百科

    诸葛亮算作是个人奋斗的典范,打工界真正传奇。在北伐之前,上书中明明白白写着,说他是南阳一位布衣。所以很多人就觉着诸葛亮其实是一个普通农民。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也就因此,诸葛亮被称之为“诸葛村夫”,说他不过是一个种地的下层人民。不过,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说诸葛亮其实是官宦世家

  • 我们为什么自称为汉人,汉和唐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唐,文史百科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统一王朝,而这些王朝中,也有很多都是非常强大的,现如今人们提起来的时候,经常会把汉朝和唐朝合在一起称为“汉唐”,汉朝和唐朝同样都是非常让人们感到自豪的时代,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汉唐的实力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自称为汉人而不是唐人呢?汉和唐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一种称呼

  • 崇祯对朝政很是兢兢业业,为何仍落了个国破身亡的局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提到“亡国之君”我们总能想到昏庸无能、残暴不仁,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仿佛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亡国之君”的身上。但是明朝末期的崇祯帝却是历史上的一个例外,他的兢兢业业在整个历代帝王中都能排上名,但不幸的是如此勤勉的崇祯帝仍然落了个国破身亡的局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各地藩王、官僚

  • 在曹魏立储问题上,为何争夺焦点却在于曹丕与曹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曹操有二十多个儿子,最喜爱的是曹冲,早夭,电视剧《三国演义》把曹丕当成了凶手。在立储问题上,争夺焦点在于曹丕与曹植,实际上,这两个儿子都不怎么优秀。曹丕与曹植相比,强在哪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文采上,两人都是“三曹”之一,曹丕文采并不比曹植差,他的《典论》在文学史上有重

  • 古代时要保证香料的品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因素?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最早是从大自然里发现、识别出特殊的芳香植物并加以采集和利用。但野生植物的采集很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能采收的产量有限,而且其出产也很不稳定;而且,那些出产名贵香料(沉香、檀香、麝香)的动植物大都遭到了过渡的采伐猎取,时至今日均已成为濒危物种;所以如今大多数的天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