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4/2/11 5:58:45

出土的碳粒。

“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遗址化埋藏类型由原来单一的河流沙砾层,延伸到黄土地层,更为丁村遗址旧石器文化研究增加了坚实的依托。

在发掘现场,王益人向记者介绍说,今年4月起,他们对46处遗迹中的三处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古发掘,在九龙洞遗址发现了丁村遗址群首个原地埋藏的石器打制现场;在过水洞遗址,发现了30万年前的人类用火遗迹;在老虎坡遗址发现了1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王益人认为,这些遗迹的发现,对进一步认识丁村远古人类的活动范围、生活轨迹及其行为链条,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宝贵资料。

丁村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丁村附近的汾河两岸,发现于1953年,是继周口店遗址后,新中国发现的又一个大型旧石器时代遗址。它因发现介于北京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丁村人”而受到世界瞩目。

据介绍,九龙洞遗址文化层由5个沟谷洪积物和土状堆积交替叠压形成,厚约7米。发掘面积35平方米,分A、B两个区,出土石制品2000件,有多个可以拼合的石制品密集分布区。特别是在B区,同一层位不到9平方米的面积内,发现了两处古人类打制石器的现场,集中分布着百余件石片、石核以及大量碎屑,初步推测,这可能是两个工匠同时打制石器的活动场所,遗憾的是其中一处靠近路边断崖,不完整了。王益人说,这一发现,对研究丁村远古人类对石器原料的选取,对复原打制技术及石器制作流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水洞遗址,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形成年代约为20万年至30万年前。从发现的动物化石来看,大部分为小型食草类肢骨、脊椎骨等,它们与石制品、碳屑、红烧土块同时出现在黄土层中,表明这是一处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临时营地有可能是古人“野炊烧烤、分享食物”的场所。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今后展示需要,考古工作者对遗存密集层进行了整体套箱提取保存。

老虎坡遗址是另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约10万年,发掘面积50平方米。老虎坡遗址上部为马兰黄土,之下为古土壤条带,是黄土高原末次间冰期古土壤,距今7.8万年至13.1万年。400余件石制品就分布于这层顶部之下0.2米至1.5米的范围内,直径多在20厘米至50厘米之间的角页岩砾石和少量经过风化的花岗片麻岩砾石,靠近沟边部分排列紧密整齐,外围部分分布稀疏,其间分布有数量众多的打制石片。根据发掘现场与附近冲沟内洪积形成大小混杂的砾石堆积比较,这些大型岩块并非洪水冲积形成,而应当是人类有意识搬运而来。初步分析,一方面可能是丁村人作为打制石器的原料储备,另一方面,可能为具有人工性质的建筑遗迹,如石铺地面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临汾丁村遗址史前考古重大发现出土碳粒丁村

更多文章

  • 重庆梁平发现抗战石洞医院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重庆,梁平,发现,抗战,石洞,医院,遗址,村干部,清除,石洞

    村干部在清除石洞门口的杂草。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机轰炸,梁平当地市民从悬崖峭壁的青砂石上开凿出了一个石洞作为战时医院。日前,这处石洞医院遗址被人发现,文管部门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考证。8月19日,记者从梁平县文管所获悉,这个石洞已申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石洞名叫南岩洞,位于梁平县城附近的梁

  • 发掘水利工程挖出好多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掘,水利工程,挖出,好多,文物,挖出,石碑,刻有,南乐县县

    图挖出的石碑上刻有“南乐县县长、清丰县县长……”图翻水洞发掘现场。图文物部门院内堆放着很多挖出的石刻文物。图垒砌翻水洞的石头上雕有龙头。南乐县老城墙下,有座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翻水洞,文物部门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挖出的竟全是明清时期的石刻文物。南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有“大名(隶属

  • 新疆吐鲁番地区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开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新疆,吐鲁番,地区,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开工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联合考古队在吐鲁番烽燧考古调查发掘的第三阶段工作也拉开了帷幕。木尔吐克萨依戍堡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胜金乡,火焰山北面的戈壁滩上。因戍堡保存状况较好,结构完整,形制清晰,所以作为第三阶段烽燧发掘工作的重点。戍堡平面

  • 湖北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 出土文物70余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湖北,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出土文物,余件,湖北省

    湖北省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考古工作人员在襄城区余家湖社区实施文物勘探时,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经发掘、初步整理,27座墓葬出土文物共计70余件,纪年砖和画像砖万余块。尤其是东晋纪年墓和南朝画像砖墓显得弥足珍贵。据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东晋纪年墓砖室长2.2米、宽0.66米、高0

  • 广州现大规模古墓墓穴 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广州,大规模,古墓,墓穴,49座,先秦,时期,墓葬,考古,专

    考古专家表示,如此大规模先秦古墓群在广州考古中并不多见昨日上午,新快报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

  • 秦东陵一号陵园埋葬者是秦始皇曾祖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东陵,东陵,一号,陵园,埋葬者,秦始皇,曾祖父,昨日,考古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秦东陵一号陵园考古勘探成果,两座“王”级别的“亚”字形大墓出奇的一致。专家判断一号陵园正是秦昭襄王和唐太后合葬的“芷陵”(古语称茝陵)。据史书记载,秦东陵还埋葬着秦始皇的父母。据悉,今年将对秦东陵部分陪葬坑和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座“亚”字形大墓非常一致秦东陵是战国末期秦国

  • 弼马温是正四品官 堪比地方知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弼马,四品,堪比,地方,知府,据说,有一个,监副,闫怀,反正

    据说有一个监副是闫怀礼,反正贫道没认出来话说孙悟空闹了龙宫、地府后,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去,封作了弼马温。我们就从这个官儿说起。弼马温的由来弼马温这个名字的由来,对于熟悉的朋友来说,算是一个老梗了。所以这里简单解释下。历史上并无“弼马温”一职。民间传说,猴子养在马厩中,可以避免马匹患瘟疫。“弼马温”的

  • 马融的主要成就 马融才高 学识渊博 是当世的通儒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融,主要,成就,学识渊博,当世,通儒,经学,马融之,属于

    经学马融之学,属于古文经学中的一种典型。在儒家经学的发展史上,马融开始了综合各家、遍注群经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经注成就,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预示着汉代经学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马融长期在东观校书著述,为他能综合各家之学,遍注古文经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他善于吸取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

  • 梁代昭明太子陵墓考古获进展 陵园遗迹被发现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梁代昭,太子,陵墓,考古,进展,陵园,遗迹,被发现,栖霞,狮

    栖霞狮子冲梁昭明太子陵石麒麟。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办的《六朝考古——中日学者报告会》,上周在南大举行。会上,有专家透露了南京考古的新发现,位于栖霞区狮子冲的梁代昭明太子萧统陵墓,其周边区域近期发现了疑似陪葬墓、陵墙、墓阙基座等遗迹,专家认为,如果未来有机会作进一步考古,当地有望重现一座完

  • 浙江瑞安寨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陶片和石器等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浙江,瑞安,寨山,遗址,考古,掘出,土陶,石器,文物,记者

    记者昨天了解到,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发掘的瑞安寨山遗址,目前已经出土了丰富的陶片和石器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初步判断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生活于当地的先民所遗留下来的。本次发掘为研究浙南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发掘山前山遗址“带出”寨山遗址寨山遗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