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梁代昭明太子陵墓考古获进展 陵园遗迹被发现

梁代昭明太子陵墓考古获进展 陵园遗迹被发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22 更新时间:2024/2/8 4:58:56

栖霞狮子冲梁昭明太子陵石麒麟。

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主办的《六朝考古——中日学者报告会》,上周在南大举行。会上,有专家透露了南京考古的新发现,位于栖霞区狮子冲的梁代昭明太子萧统陵墓,其周边区域近期发现了疑似陪葬墓、陵墙、墓阙基座等遗迹,专家认为,如果未来有机会作进一步考古,当地有望重现一座完整的南朝皇家陵园。

萧统陵墓得到考古界确认

2013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栖霞区新合村狮子冲北象山南麓,调查发现了两座大型南朝砖室墓。经过考古发掘,墓中出土了“中大通二年”纪年砖和“普通七年”纪年砖(“中大通”、“普通”均为南朝萧梁时期的年号)。

结合出土文物、相关文献、古墓形制规模等各方面情况,专家判断,这两座大墓的主人是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和他的生母丁贵嫔。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了六朝考古界很多学者的肯定。

萧统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的编撰者。目前全国多地都遗留有和他有关的古迹“昭明太子读书台”。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的长兄,死后被追尊为“昭明皇帝”,其陵墓也是按照帝陵级别营建的。

距离两座大型南朝墓不远的南侧400米处,有一对南朝石刻麒麟,被认为是南京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作。这对石麒麟早已经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前它们被认为是“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随着萧统陵墓的发现,石麒麟的身份,重新得到确认:它们其实是萧统陵墓的神道石刻。

大墓附近发现众多陵园遗迹

南朝陵墓,往往由石刻、神道、墓冢组成,神道上还有地标建筑双阙,最外面周围有一圈围墙,将陵墓围合成一座封闭式的陵园,地表上有一些其他建筑。

由于时代的变迁,南京的南朝陵墓地标建筑几乎全部被毁,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石刻。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南朝陵墓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墓冢加石刻。

在报告会上,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祁海宁介绍,近期,考古工作者对狮子冲南朝石麒麟和两座大型砖室墓所在的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共发现墓葬11座,夯土基础6处、窑址7处、陵园围墙4道、神道1条,石刻基座2处。

考古专家对这些发现的遗址做了分析,所发现的一处夯土遗址,为东西走向,残长约35.1米,很可能是萧统陵园双阙中的一座;这一带发现的多座六朝墓,多为单室砖室墓,有可能是萧统的陪葬墓,其墓主与昭明太子有着种种联系;而七座窑址,均为小型馒头窑,有可能是就地取材,烧制墓砖,营建陵园的。

有望再现南朝皇家陵园

祁海宁说,这些遗址,极有可能都是萧统陵园的组成部分。考古专家还发现了陵园四条残缺的围墙。陵园的神道也被清理出来,大概宽约16.93米。

据介绍,结合这些发现,学者基本弄清了萧统陵园的布局,摸清了这座南朝皇家陵园四至范围以及走向、神道的位置以及宽度,石刻基座的建筑手法和规模等历史信息。这对于研究南朝皇家陵寝的形制、规模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祁海宁介绍,萧统陵园是迄今为止南京发现的、建筑遗迹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南朝陵墓,如果未来有机会进一步发掘,发现更多的地下遗迹,有可能向现代人再现一座完整的南朝陵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梁代昭太子陵墓考古进展陵园遗迹被发现栖霞

更多文章

  • 浙江瑞安寨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陶片和石器等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浙江,瑞安,寨山,遗址,考古,掘出,土陶,石器,文物,记者

    记者昨天了解到,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发掘的瑞安寨山遗址,目前已经出土了丰富的陶片和石器等文物。这些出土文物初步判断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生活于当地的先民所遗留下来的。本次发掘为研究浙南地区先秦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发掘山前山遗址“带出”寨山遗址寨山遗址位

  • 村民挖出近千斤古币报警 称地下东西是国家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村民,挖出,千斤,古币,报警,地下,东西,国家,昨天下午,三

    昨天下午三点多,兴平市阜寨镇南佐村一村民在整修自家庄基地时,挖出了九百多斤的古代铜币,由于铜币数量庞大,价值也无从知晓,村民赶紧向当地派出所报告,并把这一情况发映给了当地文物部门。今天上午,记者来到兴平市阜寨镇南佐村。村民张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他正在平整庄基地准备盖新宅,可没想到一铁锨下下去,却铲出了

  • 金城遗址姜家墩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发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金城,遗址,姜家墩,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大,发现,近日

    近日,昆山市文广新局在花桥文体中心举行金城遗址姜家墩墓地考古工作汇报会。会上,本次考古发掘单位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向与会的江苏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领导、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苏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做了汇报,昆山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花桥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金城遗址位于昆山

  • 海昏侯墓内棺考古进入后期清理阶段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昏侯,内棺,考古,进入,后期,清理,阶段,考古,人员,内棺

    考古人员对内棺进行清理工作。 近日,南昌海昏侯墓内棺考古工作进入后期清理阶段,墓主人刘贺私印、漆木盒、部分玉璧等表层文物已被成功提取,考古工作将逐步进入文物处理和保护阶段。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园自2011年发掘以来,已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众多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对研究中国汉代

  • 济南一施工工地发现墓葬群 推测或为清代墓葬群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济南,施工,工地,发现,墓葬,推测,或为,清代,9日晚,网友

    9日晚,有网友发微博称济南一处工地施工中发现不明实情墓葬,现场遭到一定破坏。10日上午,济南市考古所工作人员接报后前往勘察现场,推测可能是清代墓葬群。网友微博中同时晒出5张墓葬的照片,其中两扇墓门清晰可见,保存完好。另一张图片石头上刻有“如陵”二字。“如果因无人重视被毁很可惜。所以发条微博,网友中有

  • 江苏蒋庄遗址出土234具良渚人骨骼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江苏,蒋庄,遗址,出土,234具,良渚人,骨骼,经过,南京

    经过南京博物院数年考古发掘,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初露真容,该处良渚时期的文化遗存迄今已有5000多年。此次考古不仅突破了良渚文化北不过长江的传统学术观点,而且首次大量出土良渚时期先民骨骼。通过现代科学检测,那些隐藏在骨骼中的中华文化基因有望被破解。2011年,江苏兴化的泰东河拓宽、疏浚

  • 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 发掘出上百座明代墓葬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都,七中,天府,校区,考古,工地,掘出,上百,明代,墓葬

    出土的“大顺通宝”根据《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攻下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后,曾强行推行自己的钱币“大顺通宝”。然而,王朝的昙花一现也使得“大顺通宝”淡出了流通市场。近日,成都七中天府校区结束3个多月的考古工作,上百座明代墓葬的集中发现成为考古发掘的亮点,其中还出土零星的“大顺通宝”,这些与张献忠“江口沉银

  • 清凉山公园兰苑确定为古清凉寺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凉山,公园,兰苑,定为,清凉寺,遗址,遗迹,太平天国,战火

    遗迹遭太平天国战火深埋地下,市民盼早日启动保护工程见真容绿色围挡内就是考古现场。“为什么清凉山公园的清凉寺后,一直都用围挡挡着?好久啦!”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住在公园附近,经常来逛逛,但这片一直用围挡挡着的地方,让人总忍不住琢磨何时能有变化。记者了解到,考古结果已证实此处确是古清凉寺遗址,年代为

  • 安徽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 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徽,阜阳,工地,发现,清代,古墓,墓主,或为,大内,侍卫

    太和县倪邱镇中心校综合楼建设工地,发现一处古墓。太和县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现场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共发现古墓3座,其中夫妻合葬墓2座、单棺墓1座。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是一处家族性墓葬,时间大约在清代中晚期。其中1座古墓的主人应该是清朝的大内侍卫,五品顶戴。3座古墓发掘文物2

  • 市考古人员在郏县发掘一汉代古墓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考古,人员,郏县,发掘,汉代,古墓,文物局,考古,工作队,近

    市文物局考古工作队近日在郏县发掘一汉代古墓,昨天出土的画像石给考古人员意外的惊喜:画像石上不仅有演奏、御龙的场景,还有斗鸡的画面,且形态极其生动,为后人研究汉代人的生活方式提供了难得的资料。记者昨天上午赶到考古现场——郏县龙山街道金吾庄村西的郏县人民医院基建工地。该工地荒草尚未除尽,被发掘的古墓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