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人类用煤史上推千年:考古发现青铜时代开始用煤

人类用煤史上推千年:考古发现青铜时代开始用煤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34 更新时间:2024/2/11 5:58:57

墓地局部 资料图片

第三段早期铁器时代墓葬 资料图片

本报乌鲁木齐8月11日电(记者瑟)“在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该遗址有煤的使用,发现了大量的煤灰未燃尽的煤块。遗址的年代不晚于青铜时代,这说明最迟在青铜时代晚期,生活在这里的人类就开始使用煤炭。这次发现,将煤的使用历史最少上推千年。”新疆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考古执行领队王永强这样介绍他们的最新发现。

为配合尼勒克县基础设施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今年6月中旬开始对尼勒克县吉仁台沟口遗址和墓地进行考古工作。这次考古挖掘不仅发现了煤炭的使用,还发现了加工铜器的迹象。

王永强介绍,位于伊犁喀什河中游的吉仁台沟口墓地共有墓葬68座。截至目前,已发掘墓葬近60座。考古人员依据墓葬封堆和墓室结构、人骨葬式和随葬品等将之分为6个大的阶段。各类墓葬共计出土遗物70件。

第一段为青铜时代中晚期墓葬,第二段为青铜时代晚期墓葬,第三段为早期铁器时代墓葬,第四段为塞乌(塞人和乌孙)时期墓葬,第五段为隋唐时期墓葬,第六段为元时期墓葬。

由于地表无明显现象,遗址是在挖掘墓葬的过程中发现。已发掘面积400余平方米,遗迹现象有房址4座,灶址2处,灰坑10余座,出土数量较多的陶、铜和石制品。

近些年的考古发掘中,伊犁河谷发现了较多的青铜时代墓葬和遗址。此次的发掘较之以前,遗址分布面积更大,房址更为完整,遗迹现象更为丰富,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伊犁河谷青铜时代遗存面貌。

这次发掘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既有遗址也有墓葬。第一段的墓葬中出土的陶器与遗址中发现的较为一致。通过遗址内出土陶、铜等器物的对比,以及墓葬的佐证,发现遗址与安德罗诺沃文化联系紧密。

在另一处遗址灰堆内发现有呈小颗粒状铜珠,出土有铜刀、铜扣等,还发现了制作铜器的陶范。经专家确认,遗址有加工铜器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发现进一步填充了喀什河上中游的考古资料,对于促进构建喀什河流域乃至伊犁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有着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人类用煤史上千年考古发现青铜时代开始墓地

更多文章

  • 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又有新突破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又有,新突破,突破,今年,7月

    自今年7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二工作队和内蒙古考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近日,考古队通过发掘,确认了皇城东门的规模形制和保存情况。“我现在是在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遗址保护区内,在考古发掘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耐心细致的清理地下一米内的遗址,遗址内

  • 临汾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重大发现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临汾,丁村,遗址,史前,考古,重大,发现,出土,碳粒,丁村

    出土的碳粒。“丁村遗址群史前考古有了重大发现。”日前,山西省考古所研究员、丁村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王益人告诉记者。在丁村遗址群东侧的塔儿山向汾河谷地过渡的山前黄土台塬区域内,新发现了46处旧石器时期原地埋藏的人类活动遗迹,遗迹内发现大量石制品。专家介绍说,这些发现,不仅扩大了丁村遗址的分布范围,使丁村

  • 重庆梁平发现抗战石洞医院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重庆,梁平,发现,抗战,石洞,医院,遗址,村干部,清除,石洞

    村干部在清除石洞门口的杂草。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日机轰炸,梁平当地市民从悬崖峭壁的青砂石上开凿出了一个石洞作为战时医院。日前,这处石洞医院遗址被人发现,文管部门旋即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考证。8月19日,记者从梁平县文管所获悉,这个石洞已申报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石洞名叫南岩洞,位于梁平县城附近的梁

  • 发掘水利工程挖出好多文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发掘,水利工程,挖出,好多,文物,挖出,石碑,刻有,南乐县县

    图挖出的石碑上刻有“南乐县县长、清丰县县长……”图翻水洞发掘现场。图文物部门院内堆放着很多挖出的石刻文物。图垒砌翻水洞的石头上雕有龙头。南乐县老城墙下,有座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水利工程翻水洞,文物部门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挖出的竟全是明清时期的石刻文物。南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有“大名(隶属

  • 新疆吐鲁番地区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开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新疆,吐鲁番,地区,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开工

    木尔吐克萨依戍堡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联合考古队在吐鲁番烽燧考古调查发掘的第三阶段工作也拉开了帷幕。木尔吐克萨依戍堡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胜金乡,火焰山北面的戈壁滩上。因戍堡保存状况较好,结构完整,形制清晰,所以作为第三阶段烽燧发掘工作的重点。戍堡平面

  • 湖北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 出土文物70余件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湖北,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出土文物,余件,湖北省

    湖北省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消息,考古工作人员在襄城区余家湖社区实施文物勘探时,发现27座六朝隋唐砖室墓。经发掘、初步整理,27座墓葬出土文物共计70余件,纪年砖和画像砖万余块。尤其是东晋纪年墓和南朝画像砖墓显得弥足珍贵。据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东晋纪年墓砖室长2.2米、宽0.66米、高0

  • 广州现大规模古墓墓穴 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广州,大规模,古墓,墓穴,49座,先秦,时期,墓葬,考古,专

    考古专家表示,如此大规模先秦古墓群在广州考古中并不多见昨日上午,新快报记者跟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来到九龙镇棠下村榄园岭先秦遗址挖掘现场。在这个2000多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50个墓穴错落有致。据考古院考古研究室主任张强禄介绍,50座出土墓葬中有49座为先秦时期墓葬,也是广州自出土增城浮扶岭

  • 秦东陵一号陵园埋葬者是秦始皇曾祖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东陵,东陵,一号,陵园,埋葬者,秦始皇,曾祖父,昨日,考古

    昨日,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秦东陵一号陵园考古勘探成果,两座“王”级别的“亚”字形大墓出奇的一致。专家判断一号陵园正是秦昭襄王和唐太后合葬的“芷陵”(古语称茝陵)。据史书记载,秦东陵还埋葬着秦始皇的父母。据悉,今年将对秦东陵部分陪葬坑和建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两座“亚”字形大墓非常一致秦东陵是战国末期秦国

  • 弼马温是正四品官 堪比地方知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弼马,四品,堪比,地方,知府,据说,有一个,监副,闫怀,反正

    据说有一个监副是闫怀礼,反正贫道没认出来话说孙悟空闹了龙宫、地府后,被太白金星招安上天去,封作了弼马温。我们就从这个官儿说起。弼马温的由来弼马温这个名字的由来,对于熟悉的朋友来说,算是一个老梗了。所以这里简单解释下。历史上并无“弼马温”一职。民间传说,猴子养在马厩中,可以避免马匹患瘟疫。“弼马温”的

  • 马融的主要成就 马融才高 学识渊博 是当世的通儒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融,主要,成就,学识渊博,当世,通儒,经学,马融之,属于

    经学马融之学,属于古文经学中的一种典型。在儒家经学的发展史上,马融开始了综合各家、遍注群经这种带有开创性的工作,他的经注成就,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预示着汉代经学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马融长期在东观校书著述,为他能综合各家之学,遍注古文经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他善于吸取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