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拜神为什么要烧香?

拜神为什么要烧香?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94 更新时间:2023/12/4 18:18:42

说到拜神其实大家还别说我们现在的搞得少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非喜欢搞这些事情的,关于拜不拜我们先不论,我们来说说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拜神的时候一定必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大家熟悉的烧香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一定要烧香呢?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讲究呢?下面我们不妨就是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过年过节,很多人的家里都会进行一项活动拜神,祈求能够得到神明的“照顾”。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每次拜神的时候,都需要烧香。

许多人烧了无数次香,只知道必须要进行这个行为,却没有想过拜神为什么要烧香呢?不点香为什么就不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中国古代即有名为 “燔柴” 的祭天典礼。是依据“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歆享祭品。烧香也是这个道理。后世道教重烧香,正是对先民祭奠化的继承。

火曰炎上

是说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光热四散、蒸腾上升之象。由此而引申为火有温热、光明、变化、活动、升腾等特性。

烧香,是人们敬神礼拜的方式礼仪,也是人与神明沟通的渠道。所谓香者信香,即说通讯之香。

烧香的原因当然不止那么简单,还有:

一、 供养天地诸神

香云旋绕,腾空而上,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等三界诸神。

经过供养诸神,也讲述这另外一个道理,让人民学会供养世界上一切对我们有恩德以及没有恩德的人。如我们的父母、亲戚、朋友,但凡协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

二、 以香传信,求神赐福

道经说“宝香焚在金炉内,香烟旋绕达上苍”。这阐明了“香”是人与神之间的通讯物,我们经过烧香,香烟袅袅能把我们的祈愿信息传达给神明,从而祈求神明保佑。因而道经中说“三柱真香通讯法,三界神明降福来。”

三、 心假香传,寸诚感神

道经中《祝香咒》云“道由心学,心假(这里是借的意义)香传,香热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神明上香时,要用左手插香(左手为善,为大,表示对神明尊崇)。三柱香插在香炉中的总宽度最好不要超越一寸,这叫“寸诚感神”,寸代表“寸心”,是指真心诚意,道经说:“寸心可达九重天”,这是指真心诚意,可以打动九天之上的神明。

四、 修持“三香” 荡除“三业”

由于“香”的实质是香而不臭。我们向神明敬香,就是表示要持守“香”的实质,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

“心香”是指心肠仁慈,心存善念,不生邪念,不生恶念;“身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仁慈,不做恶事,不做亏心事;“口香”是指积聚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口出脏话等。

五、 消灭细菌,净化空气

有的香点燃以后,香烟洋溢于空气中,能消灭空气中的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维护身体安康。比方沉香就有这样的效果的。

最后

谈谈怎么烧好香。

通常进香用三支,三柱幽香一齐插於香炉中,为一气化三清之意。次第是:先插一根在中间,再插一根在青龙方(神像左边),最后一根插於白虎方(亦神像右边),代表着敬三清、敬天、地、圣人之意。

进香的时分必需插正,若东歪西斜,或是把香脚完整插入炉中,形成“发炉”现象,或把香直接扔到香炉内,或用嘴吹的等等方式都属不敬之举。

此外,道教有“斗姆不受檀”的说法,因而在供奉斗姆元君的时分不可运用檀香。

标签: 拜神

更多文章

  • 三代还宗什么意思 三代还宗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代还宗

    最近有很多人都对这个三代还宗成语非常的感兴趣,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小编依稀感觉到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了,但是又不不知道具体说明了,所以也只能说是一知半解了,那么这个三代还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三代还宗又有什么样的讲究呢?三代还宗真的有必要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1、三

  • 中国结的历史来历和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结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与情致,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现代人都喜爱的饰品之一,代表着热情浓烈的美好祝愿,深受各国朋友的喜爱。中国结的由来已久,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寻找中国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文字

  • 明朝后宫服饰介绍:皇后日常服饰“燕居冠服”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明朝

    明代皇后常服称作“燕居冠服”,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在内亲属和六尚女官、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皇后常服制度经过了多次修订,洪武元年,定皇后燕居服双凤翊龙冠、诸色团衫、金玉带等,洪武四年改为龙凤珠翠冠、真红大

  • 明朝皇后翟衣都在什么场合穿呢?皇后服饰配件鞋袜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翟衣

    导读:明朝皇后礼服翟衣图文介绍,皇后翟衣都在什么时候穿呢?翟衣什么场合穿翟衣是明朝皇后礼服,在受册、谒庙、朝会时穿着。在大型公共场合,比较正式的时候穿,相当于现在的礼服了。翟衣什么时间发明的洪武元年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礼服有九龙四凤冠与袆衣等。永乐三年更定皇后礼服制度,并一直沿用。图中参考定陵

  • 明朝皇后和妃子的服装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后

    导读:在明朝皇后和妃子的服装有什么区别?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寓意?明代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时服礼眼,戴凤冠。其冠的圆框饰以翡翠,冠上是九龙四凤,大花十二树,小花十二树,两博鬓上饰十二钿。后又更定冠上的一龙口衔大珠一颗,冠上有翠盖,冠沿垂珠结,冠上加珠翠云四十片及繁密的大小珠花,鬓上饰金龙、翠云。礼

  • 明朝皇后服装特点 明朝皇后服饰发饰凤官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皇后

    导读:明朝皇后服装有什么特点?明朝皇后服饰头冠介绍礼服是明代后妃的朝、祭之服,皇后在受册、谒庙、朝会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礼服。洪武元年,朝廷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以袆(huī)衣、九龙四凤冠等作为皇后礼服。洪武二十四年对冠服制度进行了修改,定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黻(fú)领中

  • 明朝皇后的常服是怎样的?皇后日常服装图文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皇后

    导读:明朝皇后的常服是怎样的?皇后日常服装图文介绍所谓常服也就是日常穿的衣服,没有什么特别的日子穿的服装,现在人穿着随意,喜欢什么就穿什么,那么在大明朝时代,可是很有讲究的。皇帝都有一套完整的大纲体系限制着呢。一起来看看明朝皇后日常的服饰吧。洪武三年定制,用双凤翊龙冠,首饰钏镯用金玉、珠宝、翡翠。金

  • 元杂剧的意义 戏曲在元朝的发展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杂剧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元杂

  • 南戏的意义 南戏发展历史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戏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

  • 敦煌舞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敦煌舞

    今日甘肃敦煌中学的在课间操事件跳的一段敦煌舞一下子火遍了全网,这些学生的舞姿轻盈、优美,动作整齐划一,随着动感的音乐翩翩起舞。这段视频火了之后一度引起了很多朋友们开始关注起敦煌舞,都十分的想要了解敦煌舞的魅力。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敦煌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古往今来,中国的舞蹈体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