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周朝服饰制度是什么?商周时代的服饰有何特征?

中国历史上周朝服饰制度是什么?商周时代的服饰有何特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16 更新时间:2024/1/24 21:48:25

周朝历代,无论在发型,还是服装上,都有着自己独有的风格。那么中国历史上周朝服饰制度是什么?商周时代的服饰有特征呢?阅读下,让你能更详尽的了解周朝服饰制度及风格。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

周朝服饰制度

冠服制度:西周最大的贡献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就是礼服制度(也叫冠服制度)的完善。西周时期的礼服制度也是上衣下裳款式,只不过头要冠(那时的各种冠已发展完善,并延续后世),衣裳要有等级,要有章纹,出现敝膝,组玉等相关礼服配件,这样完善的礼服系统一直延续到明。当时礼服的主要等级,有冕服弁服,之所以这样叫,取决于相关配套的冠的款式,比如戴冕就是冕服,戴弁就是弁服,他们仍旧是上衣下裳制,只不过是冠与章纹,配件等级的不同而已。冕服弁服作为礼服的高等级别,一直延续到明。只不过那时天子,诸侯,公卿,大夫都可以都可以穿冕服,后来中央集权的加强,只天子,诸侯王能穿了。那时的女子礼服,王后已经开始穿翟衣,当时王后有六种翟衣类礼服。

上衣下裳:那时的常服还是上衣下裳为主流,款式不变。只不过袖日趋发展变大,形成大袖,祛袂款式。衣裳也逐渐变宽。

发型:当时西周的男子无论各地大部分都已将辫盘到头顶,而无再有商时披头散发的习惯,当然一些偏国除外,不过束发已成为全国统一推行的标准,对于汉民族男子千百年来的发式,起到了奠定作用。

冠帽巾:那时的冠已发展齐全完善,基本后世的冠在当时都可以看到,有鹊尾冠,尚冠,长冠,筒冠,冕,弁等。帽类在当时也有了雏形。

商周时代的服饰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韍」,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春秋战国的衣服,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这种衣服叫「深衣」。还有一种「单衣」,是没有里子的宽大衣服。他们头上还戴「帻」;帻是用来包住头发的头巾,不让它们披散下来。

这个时期,游牧民族所穿的短衣、长裤、靴子,也传进,这种帅气的服装穿着起来,行动的确是方便多了。

男服服饰

冕服:礼服中最专贵的一种,给帝王穿着,冕服均在祭典中穿着,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等要件所组成。冕服的主体是玄衣、衣裳上面绘绣有章纹,而在最隆重的典礼时,穿九章纹冕服。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古代衬衣通常是白色。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鞋是双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较高,周代天子,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的。

弁服:其隆重性仅次于冕服,衣裳的形式与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为爵弁,韦弁、冠弁等几种,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颜色。

玄端:为天子的常服,诸侯及其臣的朝服。

深衣:古代凡是服礼都是上衣下裳不相连,惟此种衣裳是上下相连,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女服服饰

鞠衣:为王后率领民妇礼祭蚕神、告桑的礼服,也是诸侯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展衣:又称襢衣,为王后礼见君王及大宴宾客的礼服,也是卿大夫之妻帮助君王礼祭宗庙的祭服。

禄衣:为王后燕居时的常服,也是士之妻帮助丈夫助祭的祭服。

纯衣:为贵族之女的嫁衣。

商周贵族服饰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商周时期,服饰形式主要采用上衣下裳制,衣用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等五种原色;裳用间色,即以正色相调配而成的混合色。服装以小袖为多,衣长通常在膝盖部位,腰间则用条带系束。

标签: 周朝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夏朝文字简介 夏朝文字真实存在的证据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朝

    夏朝自禹起自桀灭,有500多年的历史,距今大约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夏朝的存在一直有很大的争议,因为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尚未明确证实发现有关夏代的文字资料。但种种迹象表明,夏朝的文字是存在的。下文介绍的就是,中国古代夏朝文字简介,以及夏朝文字真实存在的证据是什么?夏朝文字,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看,

  • 儒家思想的发展 中国的儒家思想起到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儒家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说到儒家思想必须提到两个重要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只是众多代表的一个。儒家代表的杰出

  • 三皇五帝时期服饰特点 上古军戎服饰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皇五帝,时期,服饰,特点,上古,军戎,根据,出土,骨针,骨

    根据出土的骨针、骨锥等制衣工具想象复原的。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动物的毛皮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还没有绳、线,可能用动物韧带来缝制衣服。在山顶洞人的遗址及其它古墓里,层发掘出大量的装饰物,其中有头饰、颈饰和腕饰等,材料有天然美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等,当时佩戴这些饰物,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

  • 元朝服饰介绍 元朝各身份人的服饰特点:皇帝、贵族、官吏、百姓 AD1271-AD1368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元朝

    元代皇帝朝服元代贵族便服,戴外白内黑的皮冠(貂皮暖帽),着浅米色毛绒衫,额前有发微微露出,垂至帽下末端向左右分披散。冠下耳后垂鬟(两辫作成的鬟)。按《圆史舆服志》记载有:“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此像为白金答子暖帽穿锦袍的皇帝。元代贵族便服图为窄袖织龙

  • 清代皇帝服饰有哪些特点?清朝皇帝的龙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龙袍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由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

  • 明代皇帝朝服的特点 明朝龙袍制作流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龙袍

    戴乌纱折上巾、穿盘领、窄袖、绣龙袍的皇帝(南薰殿旧藏《历代帝王像》)。乌纱折上巾,是皇帝穿常服所戴,其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惟独左右二角折之向上,竖于纱帽之后。盘领、窄袖、绣龙袍,是皇帝的常服。常服又称翼善冠,此服用途较多。明代皇帝的常服,服装以黄色的绫罗,上绣龙、翟纹及十二章纹。周身绣满龙的纹样。

  • 二战战火中的女性英姿 二战各国女兵照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二战,女兵

  • 世界核潜艇高清大图 中国核潜艇图片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核潜艇

    战略核潜艇(又称弹道导弹核潜艇)是战略核力量的一次重要的转移。在各种侦察手段十分先进的今天,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很容易被敌方发现,弹道导弹核潜艇则以高度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成为一个难以捉摸的水下导弹发射场。中国核潜艇对于中国海军是至关重要的,该级艇目前正处于设计阶段,预计将利用从俄罗斯和西方获得的技术。

  • 蒋介石与宋美龄照片: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蒋介石,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美人在怀,如愿以偿,自然春风得意。1927年12月19日日记云:“九时起床,与三妹欢争。”足见两人的爱情幸福的不行。蒋介石败退台湾后,与宋美龄在台湾度过了25年相守的最后时光。宋美龄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其气质、情趣不自觉间影响了蒋介石,使蒋觉得她既可爱,又

  • 蒋介石照片欣赏: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蒋介石

    蒋介石在民国时期也是一大帅哥,曾与民国四大美男之一的梅兰芳PK竞选民国四大美男之位,足见蒋介石帅不帅了。今日,武林军事分享一组蒋介石照片,记录蒋介石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蒋介石简介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