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稷下学宫的学者有哪些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哪个国家

稷下学宫的学者有哪些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哪个国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75 更新时间:2024/1/23 22:14:45

稷下学宫的学者有哪些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设立的一个为了选贤举能和广开言路的地方。在稷下学宫中,“不论职而论国事”,学术氛围非常浓厚。那么,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称呼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的呢?

稷下学宫画像

齐宣王时期,稷下学宫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学者,比如孟子荀子、邹子等等,稷下学宫最为兴盛,因为齐宣王采取的开明政策,使得四方游士和各国学者都聚集在稷下学宫。当时的稷下学宫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各个门派,形成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

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的场所。每每国君遇到难题无法解决之时,便会到稷下学宫询问稷下学者。同时,稷下学宫也是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学者议论国事,发表各自观点,又从对方的观点之中获取新的东西,以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稷下学宫的学者在齐国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议论国事帮助齐国君主处理国事之外,还有教育的作用。在稷下学宫中,有一个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游学指得是学生既可以到稷下学宫来寻师求学,老师也可以在稷下学宫招生讲学。也就是说,稷下学宫的学者在稷下学宫还起到了教育稷下学子的作用,这使得学士们开阔了眼界,将私学界限打破,让思想兼容并包,从而促进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于是,人们就用稷下先生来称呼你稷下学宫的学者。

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关系吗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由齐桓公创建,是当时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对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起了非常重大的促进作用。在这里,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稷下学宫会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园地呢?

稷下学宫创建者齐威王

稷下学宫是齐桓公设立在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的一处学宫,齐威王即位后,进一步扩建稷下学宫以革新政治、广开言路,所以稷下学宫虽然是官方创办的,但是在学宫中,并不由官方主持,而是私家主持,这也就确保了稷下学宫中的一切几乎不受官府的限制,较为自由。

黄老之学是稷下学宫奉行的官学,但是这并不是说在稷下学宫中之中之推行黄老之学。齐宣王即位之后,推行更加开明的政策,不论是四方游士还是各国学者,都纷纷来到齐国的稷下学宫,不仅有官学黄老道家,还有儒、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农家等各家学派在稷下学宫齐聚一堂。各个学派的学者们,一同围绕着天人之际或是古今之变、礼法等等的话题,在稷下学宫展开辩论,在辩论中互相吸取各方观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齐宣王时期的稷下学宫,聚集了各派学者,达到鼎盛。人们将齐宣王时期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聚集发表各自论点的盛况称为“百家争鸣”,并逐渐向外扩散,形成了天下学术争鸣的局面。这就是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之间的关系。

稷下学宫产生了什么职能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稷下学宫的建立,大批的著名学者从各国纷至沓来,在稷下学宫中聚集。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和性质,使得稷下学宫除了是个学术交流的场所,还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职能。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哪些呢?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首先作为一所学宫,学术是必备的职能。稷下学宫的学术以黄老为主,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各家平等共存,相互争鸣,也就为后来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再说教育职能,稷下学宫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场所。它符合所有教育的要求,除了规模宏大的校舍条件之外,还有开展正规教学活动的师生。它还有着独特的教育特点游学。游学指的是学生可以自由向稷下寻师求学;而老师也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这不仅使学士们开阔了眼界,打破了私学界限,思想兼容并包,还促进了各种学说的发展和新学说的创立,大大促进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最后是询议的职能。在稷下学宫中,齐王向稷下学者咨询国事、天下事,而稷下学者们也纷纷各抒己见,也就是说稷下学者发挥了智囊团的作用,也就渐渐成了一个政治咨询中心。

所以,稷下学宫产生的职能有:学术、教育和询议。

稷下学宫时间存在了多久

稷下学宫为“百家争鸣”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是现在除了专门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们之外,很少有人知道稷下学宫的存在。稷下学宫是在什么时间开始出现在历史上,又是在什么时间消失的呢?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始建于齐威王初年。齐威王谁齐桓公的儿子,在楚威王刚即位的时候,一直饮酒作乐,所幸在邹忌等人的劝谏下振作起来。齐威王凭着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精神,决心要改变齐国的现状,因此,齐威王对齐国进行了变法改革,稷下学宫就是这次变法改革的产物。

齐王在齐国国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宫,由此得名“稷下学宫”,也有人称“稷下之学”。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它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在当时几乎容纳了诸子百家的所有门派,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稷下学宫在齐威王时期建立,在齐国灭亡之时毁灭。在秦国的统一大业上,齐国最终被秦所灭,随着齐国的灭亡,由齐国创建的稷下学宫也随之灭亡。稷下学宫所奉行的官学黄老之学在稷下学宫灭亡之后也开始流散六国。稷下学宫存在的时间基本和田齐政权相关联,按照齐威王创建稷下学宫到秦灭齐的时间来算,稷下学宫大约存在了一百五十年的时间。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的齐国,是齐威王变法的产物。随着齐国的灭亡,稷下学宫也在这世界上消失。它只存在了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只有短短的一百五十年,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仍然是重大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稷下学宫自身就有着很多功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可以为国君出谋划策,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稷下学宫的学者们相互讨论,著书立说,研究学术;稷下学宫又拥有非常好的教育条件,规模宏大的校舍,定期的教学活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战国时期,秦国刚刚新起,楚国保守落后,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使得齐国几乎一直引导着文化的潮流。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设有七十员博士官的制度。据说这个制度便是沿用了当年齐国稷下学宫的传统。再说在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之后,自荐为刘邦制定朝仪的秦朝著名的博士叔孙通,他就号称为稷下生。稷下生是稷下学宫存在的时候,人们对稷下学宫的学者的称呼。也就是说,叔孙通曾是稷下学宫的学者。

自秦以后的各种文化思潮,都发源于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产生更是以稷下学宫为中心展开的。在思想界,学术界,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无疑是重大而又深远的。稷下学宫时期那些著名的学术著作产生的数量之庞大,是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时代能够与之相比。

稷下学宫始建于战国时期哪个国家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是百家争鸣的中心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百家争鸣和稷下学宫有关系,更别说知道稷下学宫是个什么地方了。所以就来看看稷下学宫是哪里的吧。看看稷下学宫始建于哪个国家。

标签: 稷下学宫

更多文章

  • 许平君女儿是谁 汉宣帝许平君什么关系 乌龙闯情关许平君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许平君

    许平君女儿是谁许平君和汉宣帝从贫贱夫妻到贵为天子天后,一路上恩爱如初,许平君同落魄的刘询一同共患难,不嫌弃其贫穷下嫁于他,而成为帝王的汉宣帝也不忘许平君的这份情谊,封许平君皇后之位。许平君和刘询画像即使位及皇帝,汉宣帝也不忘许平君对自己的情谊,对其甚是宠爱,因此召来霍氏的记恨。一心要让女儿为后的霍光

  • 历时百科:五代十国时期指的是哪十个国家政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也指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那么,十国指的又是哪十个国家政权呢?十国(89

  • 慈禧太后的名字为什么叫老佛爷?慈禧被称为老佛爷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太后

    为什么把慈禧太后称为老佛爷?看过清宫戏的都知道戏里面把慈禧称“老佛爷”,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这个称呼的由来,有种说法,说是李莲英未来讨好慈禧费心机设计的。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她为了达到二度垂帘听政的目的,曾使用了种种手段,但慑于朝中有人反对,终日心中不乐。心腹太监李

  • 宇文邕最爱的女人 宇文邕怎么死的 宇文邕的儿子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宇文邕

    宇文邕最爱的女人兰陵王中的宇文邕想必迷倒了众多观众的心,而杨雪舞作为宇文邕最爱的女人也成为了众多周武帝粉们羡慕嫉妒的对象。但是从真实的历史上来看,宇文邕并没有最爱的女人。宇文邕最爱的女人宇文邕的皇帝生涯可以说是坎坷苦难。他的堂兄宇文护牢牢的将朝政实权掌握在手中,宇文邕这个皇帝名存实亡。若不是宇文护一

  • 汉宣帝刘病已有几个儿子 刘病已喜欢谁究竟喜欢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宣帝

    汉宣帝刘病已有几个儿子刘病已的一生有过六个儿子:汉元帝刘奭、淮阳宪王刘钦、楚孝王刘嚣、东平思王刘宇、中山哀王刘竟、馆陶王汉元帝刘奭汉元帝刘奭画像汉元帝刘奭是刘病已与妻子许平君所生的孩子,也是未来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多才多艺,能够写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无不样样精通,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他太过谨慎,优柔

  • 有关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电影有哪些 国民党上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自忠

    有关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电影有哪些抗日题材的电影向来是中国荧幕上的常客,而说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到在二战盟军阵亡名单中的最高级军官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张自忠是民族英雄,他的故事即使经过百年也会有人为其传颂,许多导演曾拍摄过一些张自忠电影,无论多少年过去,初次观影时的感动都将伴随观众

  • 为什么“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洛阳

    为什么“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看《三国志》,发现“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洛阳的“洛”为什么在三国志写作“雒”?“洛&rdquo

  • 枢密院是个什么机构?古代的枢密院产生在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枢密院

    枢密院,唐、五代、宋、辽、元时代的官署名称。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

  • 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武帝,李隆基

    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历史上面有很多的皇帝是很有才情的,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李隆基和萧衍。他们两人的诗词后人也是会拿来进行比较的,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就是皇上,并且也都是比较受争议的皇帝。梁武帝画像虽然萧衍和李隆基在政绩上面是没有多大的成就的,但是在文学方面也算是佼佼者的

  • “促织皇帝“指的是谁?古代的“促织”指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促织皇帝,指的是谁,古代,促织,指得,是什么,清代,文学家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将这一血泪篇章写成一短篇小说,名为《促织》。内容说的是明宣德年间,里胥奉上司之命向一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成名索要蟋蟀,成名到处捕捉不得。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忧闷欲死”之时,终于得到一头佳品,谁知刚刚到手,却被顽皮的儿子捏死了,儿子惧怕父亲责骂,投井自尽。虽被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