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电影有哪些 国民党上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有关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电影有哪些 国民党上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81 更新时间:2024/1/26 6:34:57

有关抗日名将张自忠的电影有哪些

抗日题材的电影向来是中国荧幕上的常客,而说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说到在二战盟军阵亡名单中的最高级军官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张自忠是民族英雄,他的故事即使经过百年也会有人为其传颂,许多导演曾拍摄过一些张自忠电影,无论多少年过去,初次观影时的感动都将伴随观众一生。

《英烈千秋》讲述民族英雄张自忠

《英烈千秋》是台湾导演丁善玺自编自导的,主演是柯俊雄,上映于1974年7月19日,讲的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在人生后半段的抗日历程,通过重现张将军生前的几个重大事迹与他的壮烈牺牲来弘扬其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也让荧幕前的观众切身感受到这股以身殉国的悲壮与溶于血液之中的爱国之情。

《血战台儿庄》的导演是杨光远与翟俊杰,由初国梁来演张自忠,邵宏来演的李宗仁,讲述的是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故事,这场战役是由李宗仁领导,张自忠等将领实施的,这场战役也第一次打破了日军的不败神话,使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士气大振,也让其他国家对中日战争产生改观。

除了上述的几部之外,还有很多有关的张自忠电影,在这些影视作品中都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有勇有谋的爱国将领形象,他视死如归的革命抗战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有人说,将军的形象可以通过荧幕再现,但将军的精神是不可复制的,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顶标杆,挂在历史的烟云中随风飞扬。

抗日名将张自忠遗书内容是什么

张自忠是我国著名抗日烈士、民族英雄,也是二战同盟国中战死的最高级将领,他在枣宜会战里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杀,最终不幸殉国。在决战前几天,张将军给他的部下们写了一封赴死状,表达自己愿意为国赴死的决心;1940年5月6日晚,在决战前夕,张将军亲笔给副总司令留了封遗书,人们称之为张自忠遗书。

张自忠遗书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将军给他的部下将领们写了一封信,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困难与糟糕境遇,说:“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并且声明只要敌人敢再来犯,就算丢了项上头颅也要和他们拼死一战,为国家、为民族的死亡是生之大义,为了大义可以以命相搏。

作为一名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完全可以不用身先士卒、亲赴战场第一线,只要留守后方,出谋划策,胜则进,败则退。但是他不顾部下动情动理的劝阻,仍旧义无反顾,誓与将士们共存亡。5月6日晚,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收到了来自总司令的一封信纸那是一位爱国将领的临阵遗书。

遗书里写道:“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在出阵前,张自忠将军就早已知晓此行的归途,但为了沸腾的爱国之血,为了报得国仇家恨,为了子孙后代的平安富饶,这条路他必须走。

张自忠遗书里有的是一位国之大将对祖国的浓浓深情,表达了其为了祖国的解放不惜以身赴死,以血荐轩辕的爱国情操。人命从来没有贵贱,司令与将士一同赴死,即使是大半个世纪之后的如今,也是难得的美谈。

梅花上将张自忠墓在哪里

张自忠在一九四零年的枣宜会战中为国壮烈牺牲,而张自忠墓就在重庆市的梅花山麓。一九四零年,张自忠在湖北宜城为国牺牲后,就下葬在了梅花山。梅花山本来名叫雨台山,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冯玉祥将军书写了《梅花山》并将它可在石碑上,立在张自忠墓前,并且还亲自在张自忠墓前种植了梅花树,于是梅花山从原来的雨台山改名为了梅花山。

张自忠墓照片

张自忠墓主要呈现圆形形状,整座墓的高度大概为3米,墓的最前方是墓碑,墓碑上刻有冯玉祥所写的“张上将自忠之墓”七个字,位于墓的两边出入口的矮墙上镶嵌着冯玉祥用隶书所写的梅花山三个字的石刻,石刻上的每个字都是一个平方米大。整座张自忠墓座北朝南,墓地的地势也是南面高,北面比较低。张自忠墓的陵园在平面上呈现长方形,总共占地面积为5亩,而陵园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最高的地方就是张自忠墓,陵园中间部分是花园,坡下则是广场、张自忠纪念馆以及标志石碑等。整座陵园非常清静,园内种着很多郁郁葱葱的柏树,不仅使得园内显得比较清静,还使整个墓地显得更为庄重和肃穆。在一九一一年的时候,这座陵园被国家命名为国家级革命烈士陵园。

张自忠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爱国将领,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最后还为国壮烈牺牲了,张自忠墓是个让人们了解他的事迹、怀念他的地方。

国民党名将张自忠纪念馆介绍

张自忠出生于1891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是国民党军中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不幸牺牲。张自忠纪念馆建于1991年,地址位于湖北省宜城市,占地面积720平米。

张自忠纪念馆

张自忠纪念馆是宜城人民为了纪念张自忠诞辰100周年而修建的,同时也是纪念其殉国51周年。纪念馆是一座四合院,里面的展览内容主要是张自忠的生平事迹与革命斗争史,如今已是国家A级旅游景点。

馆内主色调为红色,一砖一瓦一墙似乎是由鲜血铸就,乍一眼仿佛还能看到当时战场上的残酷与肃杀。张自忠于枣宜会战牺牲后,国共两党政要均题诗词以褒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纪念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做出的杰出贡献,如今那些诗词仍旧挂在他的纪念馆里,成为英雄的荣耀供人瞻仰。

门楼两侧的花岗岩上分别镌刻着毛泽东当年题写的挽词“尽忠报国”与蒋中正的“英烈千秋”。门楼的上额是“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的馆名匾额,出自任重之手。英雄是不分党派的,尤其是在民族危机之前,张自忠花了30年的时间,从一名弃笔从戎的新兵蛋子,成长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并用实际行动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英雄气概,什么叫爱国精神。

张自忠牺牲一周年之后,原国民政府59军将士把与张将军一起殉国的战士尸骨收殓于长山南麓,并在长山之巅树碑以纪之。

抗日名将张自忠后人都有谁

张自忠是中国近代著名抗日将领,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不幸殉国。张自忠在其16周岁的时候成家,夫人名为李敏慧,比他年长一岁,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的终身。

张自忠后人于张自忠墓前合影

张自忠后人众多,但多自力更生,从事技术工作,也有入美籍者。张氏夫妇生有两子一女,其中次子张廉静英年早逝,在赴黄埔军校受训的过程中染病身亡,年方17。1910年长子出生,取名为张廉珍,新中国解放前曾经在财政机关工作,有七个儿子。1923年,张自忠最小的女儿张廉云出生,退休前在北京政协工作,是政协的副主席,育有儿子两人。

张家第三代共有九个男丁。张廉珍长子张庆宜退休于天津市经济委员会;次子张庆安退休于上海电力工程研究所;三子张庆隆入美籍军籍;四子张纪祖赴美经商;五子张庆范入美籍进行数学研究;六子张庆成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四川省委员会的副主委;第七子张庆新也入了美籍,一直从事餐饮业。

张自忠的小女儿张廉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做车晴,是中国传媒大学的高级教授;小儿子车临在央视工作。

张自忠后人从父亲、祖父那继承的不是给予实权地位的名望,而是一种秉承在血液中的精神,他的后人从政者少,但却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尽管有些子孙入了美籍,但其爱国精神丝毫未减,张庆隆曾在美国军籍入籍仪式上这么说:志愿加入美国军籍,为美国服务,但是,前提是美国不打中国。

国民党上将张自忠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标签: 张自忠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洛阳

    为什么“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看《三国志》,发现“洛阳”在古代曾经也叫“雒阳”,洛阳的“洛”为什么在三国志写作“雒”?“洛&rdquo

  • 枢密院是个什么机构?古代的枢密院产生在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枢密院

    枢密院,唐、五代、宋、辽、元时代的官署名称。唐永泰中始置,本在内廷,用宦官为枢密使,执掌机要事务。五代后梁建立崇政院,后唐改称枢密院。宋代沿置,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并称“二府”同为最高国务机关。辽设北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及汉人枢密院(掌

  • 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梁武帝,李隆基

    梁武帝和李隆基诗歌有什么不同历史上面有很多的皇帝是很有才情的,留下了很多的诗词歌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李隆基和萧衍。他们两人的诗词后人也是会拿来进行比较的,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就是皇上,并且也都是比较受争议的皇帝。梁武帝画像虽然萧衍和李隆基在政绩上面是没有多大的成就的,但是在文学方面也算是佼佼者的

  • “促织皇帝“指的是谁?古代的“促织”指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促织皇帝,指的是谁,古代,促织,指得,是什么,清代,文学家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将这一血泪篇章写成一短篇小说,名为《促织》。内容说的是明宣德年间,里胥奉上司之命向一穷困潦倒的读书人成名索要蟋蟀,成名到处捕捉不得。就在他惶惶不可终日,“忧闷欲死”之时,终于得到一头佳品,谁知刚刚到手,却被顽皮的儿子捏死了,儿子惧怕父亲责骂,投井自尽。虽被救

  • 明穆宗朱载垕简介及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穆宗

    明穆宗朱载垕(“垕”同“厚”)(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六年(1537)生,母康妃杜氏。在位6年,病崩,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

  • 元顺帝有几个儿子?元顺帝儿子列表及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顺帝

    元惠宗妥欢贴睦尔,元朝庙号为惠宗,蒙古语称号乌哈噶图汗,明朝谥号为顺皇帝,又称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国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遁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后元朝在北方的朝廷被称为北元,在位时间是从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元顺帝儿子简介

  • 重庆谈判的地点在哪 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的地点在哪国共之间一直是既矛盾又和谐的,矛盾就是说双方的价值观完全不同,而和谐指的就是在战争时期双方又能很好的合作,但是因为根本利益和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始终是不能共存的,这样也就促使重庆谈判的发生,既然是重庆谈判,那么重庆谈判的地点自然就是四川的重庆了。但是如果要说的具体一些呢,重庆谈

  • 历史朝代名字的由来 历朝国号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朝代,名字,由来,历朝,号的,约为,2070年,约前

    1.夏:(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废除部落

  • 什么是“两京制”?中国古代都城流行“两京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什么,两京制,中国,古代,都城,流行,帝王,打下,天下,先要

    帝王打下天下后,首先要考虑的是都城选在哪?而一个城市能成为“帝王都”,因素很多。除了地埋位置这一要素之外,风水好不好,是否能养万年龙脉,保盛年基业,这是很关键的。所以,历史上出现了多次的迁都事件,不少朝代为此实行“两京制”。中国古代都城流行&ldqu

  • 历史上真的有“女儿国”么?女儿国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女儿国

    在四川、云南大山的交界处,有一片神秘的“泸沽湖”。在当地土语里,“泸”为山沟,“沽”为里,“泸沽湖”也就是“山沟里的湖”。这方水土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女儿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