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布依族图腾有哪些?都象征着什么意义?

布依族图腾有哪些?都象征着什么意义?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1/9 1:04:35

在世界的历史上,不管是哪个民族都会有着集聚化特色的图腾,图腾就像是各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国少数民族布依族当然也不会例外了,也有着自己的图腾。布依族文化形成于高原,因此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之情。为了延续自己的信仰,便产生了图腾。那么,布依族图腾是什么?布依族图腾有哪些象征意义呢?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布依族聚居在云贵高原,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丽,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并盛行图腾崇拜,认为万物有灵。布依族的传说中,认为人的诞生是因为女祖先偶然感受到某种动植物的灵气,故将竹、牛、鱼等见动植物假定为祖先加以膜拜。

徽上,大楠竹的图腾柱高耸挺拔,气势磅礴,竹体两侧雕饰的盘绕双龙精美异常,象征着布依族人民的进取精神对美好生活的往。

图腾崇拜是比自然崇拜较为高级的一种信仰形式。从人类认识发展角度来看,它晚于自然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这与人们的原始生产有着这十分密切的联系。布依族的图腾崇拜,主要有对龙、竹和鱼的崇拜等。

龙图腾

汉代许慎在《说文》中说:“闽、东南越,蛇种”。这里的“蛇种”就是指信仰蛇图腾。在母系社会时代,布依族的氏族中就有以蛇为图腾的,蛇龙相近,传承至今,变成了龙的形象。布依族把龙视为本民族的图腾,民间每年要祭龙,在喜庆的日子里还要“玩龙”。

关岭地区的布依族认为山和家中都有龙,当建房开山取石时,要把龙“请走”,房屋建好后,要举行“迎龙”仪式,烧香烧纸,请龙回来。布依族的铜铸“龙宝”,被视为神物,常被无后人家重礼请去作保,以祈求生育男孩。如生育男孩。则视为“龙子”。此外,布依族妇女的衣裙、头巾等物上,也常见到龙的图案。说明了布依族对龙图腾的崇拜。

竹图腾

布依族产生竹图腾的原因,不仅有社会根源,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关。布依族聚居的盘江流域,崇山峻岭、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河谷两岸生长着茂盛的竹类。《祭祖词》叙述了布依族古代曾普遍用竹子盖房:“用水竹作柱,用楠竹作才匝……”这就造就了布依族先民产生了对竹图腾的崇拜。

关于竹图腾还有一个传说。布依族始祖出生三个月,藏于竹节中,躲过了巨大的灾祸,始祖长大后,成为布衣王,他带领族人抵御外来的侵害,于是布依族崇拜竹,视其为图腾。此外,在一些布依族地区,还有这样一些关于竹的习俗:妇女婚后如果不育,要到娘家去要竹子花,要回的竹子花用围腰兜着往夫家走,并且一路上不许和任人说话,到家后把其放在枕头下,这样就会生育。

鱼图腾

布依族关于鱼图腾崇拜有这么两则传说:一说在镇宁、关岭两县境内的扁担山、坡贡山一带,布依族祖先“鲍尔陀”之子同南海神鱼姑娘相恋私奔到此,繁衍了很多子孙,龙王查知后,派一对龙前来保佑,因神鱼子孙分两地分住,故雄龙化成扁担山,雌龙化成坡贡山。

另一则是说古时候,布依族一首领与鱼女相恋成婚,生有一子,母亲对孩子说,母一生有一忌,要他千万不能捞鱼食鱼,幼子好奇,捞鱼食之,母亲一气之下跳回江中,后来其子被首领后妻害死。成为游魂,后妻所生之子长大后,深知骨肉之亲,与父亲经过千辛万苦,把哥哥的游魂带回家来。

这两则故事说明布依族祖先同鱼有血源关系,所以须禁食鱼,在布依族集居的一些地区,至今还有把鱼作为祖先祭祀的。每逢过节,要用面捏成花鱼,放在神龛上祭奠。

标签: 布依族

更多文章

  • 羌族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刺绣文化的发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羌族

    说起我过的刺绣,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了,估计还有一些小伙伴都会做呢。刺绣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之一,刺绣不止是以单纯的形式把物品绣的好看就完了,更是负载着我国少数民族羌族民族文化的内涵。能体现出这个羌族民族悠久的风俗与习惯。那么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羌族的刺绣手工艺文化吧。刺绣,是

  • 什么是三分科经?在佛教中代表着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分科经

    说起佛教,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在我国也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佛教从古至今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三分科经,三分者。分即分限。谓诸经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晋道安法师。判节诸经。皆具三分。尔后亲光论。自西天传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说。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

  • 火把节节日风俗有哪些?有什么节日禁忌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特有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彝族火把节最为着名,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三天。节日期间,少数民族同胞竞相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

  • 那达慕大会有哪些活动?那达慕大会活动的起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

  • 那达慕大会简介,那达慕是哪个民族?那达慕大会的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

  • 清朝时期要遵循哪些礼仪?男女之间行礼有什么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礼仪

    中国各个朝代都有一套自己的礼仪制度,那清朝的礼仪究竟是怎样的呢?清朝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将尊卑差异体现的淋淋尽致,因为清朝对于等级制度非常看重,所以跪拜之礼是最基本的礼仪。只要是看到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就要先行下跪,有些还要磕头。但这样的礼仪制度往往是为了加强朝廷的中央集权,是没有任何公平、平等可言的

  •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中秋节不只是吃月饼和嫦娥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也是身为中国人必须知道的事情。中秋节可不只是吃月饼,在古时候还有赏桂花、观潮、燃灯的习俗,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也和农民的生产息息相关,中秋节的传说也不仅仅只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ldqu

  • 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除夕团圆熬年守岁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节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春节的来历和传说非常多,最有名的还是熬夜守岁的神话传说。关于新年的习俗有非常多,各地都有不同的形式,除旧迎新是春节的主题。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更多的是,人们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一、春节的来历关于春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

  • 锡伯族的发面饼与好儿媳是什么民族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锡伯族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锡伯族中,对于会不会做发面饼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这个民族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嫁人后,如果不会做发面饼的话,会被公婆职责为不称职的妻子的。所以做好发面饼对于每一个锡伯族女孩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这个民族文化吧。发面饼是锡伯族人早晨餐桌上必有

  • 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怒族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性,于是便有了仙女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仙女节在怒族人民的心里占据很重要的位子,每逢节日都要进行祭拜,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怒族的仙女节吧。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