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什么是“金殿传胪”?明清两朝的金殿传胪在哪举行

什么是“金殿传胪”?明清两朝的金殿传胪在哪举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04 更新时间:2024/1/24 3:07:30

“金凤颁诏”是明、清时期在天安门举行的最为盛大的典仪之一。颁诏分“登极诏”和“颁恩诏”两种。前者是老皇帝死后,继位的新皇帝于当天将继位原因和日期全国宣告;后者是将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之事向全国宣告。宣告的件称为“诏书”。

“金殿传胪”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金殿传胪”的地方。科举有乡试、会议、殿试三种。“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把礼部在会试中选拔的“贡士”召进皇宫,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前进行的属国家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和笼络知识分子,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明朝初期的“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移至黄极殿(今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进行。

这种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春季农历三月,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内东侧千步廊朝房,经礼部会试,考中后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只有取得贡士资格才能进宫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10名的考卷,送皇帝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

列第一甲第一名者称为“状元”;

列第一甲第二名者叫作“榜眼”;

列第一甲第三名者是“探花”;

殿试两天后,皇帝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取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觐见皇帝。

据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皇帝亲御太和殿召见新科状元等人,不料这天传胪唱名时,获得这一年第一甲第一名的武进士开业与第一甲第三名的武进士梅万清没按时到班,因阙门未开误了点卯。可事有凑巧,与二人同住一区的第一甲第二名秦钟英等人均由阙门入宫。所以,徐、梅二人理由欠妥。按大清律典,延误到班要被斥革。后因皇上发恻隐之心,念二人系草茅新进之人,保全了二人的武进士头衔,允许再参加下一届的会试。这一年的新科状元就由秦钟英替补。

考中的进士被皇帝召见后,礼部官员捧着“钦定”的写有进士姓名、名次的“黄榜”的,先放到午门前的龙亭里,再由鼓乐仪仗前导,抬出天安门,来到长安左门外,张挂在一个用芦席搭成的“龙棚”里(今南池子南口迤西红墙处),由名列榜首的新科状元率诸进士看榜。

三天后,“黄榜”收回内阁封存。而后,顺天府尹(北京的地方官)给新中状元、榜眼、探花者插金花,披上大红彩绸,让他们骑马游街,最后用仪仗队接到城北顺天府衙门去饮宴,以谢皇恩。完毕,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真可谓“朝为田舍郎,墓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封建统治者就是这样用功名利禄来笼络读书人。当时,人们把考中进士比作“鲤鱼跳龙门”,把天安门前的长安左门称作“龙门”。考中进士被称作“登龙门”。

晚清光绪时,由于新政,科举考试下令废除。在我国实行了1000多年的封建科举制度才被彻底废除。最后一次殿试是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二十一日,这次殿试共取进士273名,状元为刘春霖。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殿试,所以状元刘春霖也就成为古代科举制度的谢幕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贾英廷 著

标签: 金殿传胪

更多文章

  • 欧阳询书法特点在于哪里 欧阳询八诀具体是哪八诀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欧阳询

    欧阳询书法特点在于哪里欧阳询是我国唐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祖籍是在潭州临湘也是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人,他自小时候就聪明机智,思维敏捷,后来更是对史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可以说的上是博览群书。欧阳询书法而其中他又对书法特别痴迷,最喜欢联系王羲之的书法,后来在王羲之的基础上,柔和了汉隶的特点,自成一体。

  • 李香君安葬在哪 李香君的死因是什么 李香君生平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香君

    李香君安葬在哪在今天的南京市的栖霞山上,有着一个特殊的坟墓,这便是李香君的坟墓。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位历史上身份很了不起的人物,其实不然,如果要论起身份地位,李香君恐怕做的是当时最让人看不起的一种职业。她是明朝末年清代初年很有名的妓女。由于她死后,被埋在栖霞山上,所以她的坟墓也便直接被后人称之为李

  • 明神宗的儿子是谁 万历皇帝朱翊钧墓在哪 朱翊钧的弟弟和朱翊钧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神宗

    明神宗的儿子是谁明神宗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那么明神宗共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他们的生母又是谁呢?朱常洛图片明神宗的儿子总共有八位,他们分别是:长子朱常洛,也就是之后的明光宗,他的生母是孝靖皇后王氏,但是由于王氏生他的时候,身份还只是一名宫女,因此当时的明神宗一点也没有期盼他降生的意思,甚至一度将他和

  • 杨朱学派宣扬了什么 杨朱墨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杨朱之狗讲述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杨朱学派

    杨朱学派宣扬了什么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一个学派,杨朱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又名阳子居。杨朱本来是一个隐士,所以对于他的生平还有他的著作等,后世都无法一一探知。杨朱但是杨朱创立的学派却向后世客观的阐述了杨朱本人的发展意义,这对后世许多学派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就算是到了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用杨朱学

  • 古代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对食

    古代太监和宫女对食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因为宫里太监和宫女很多,为了寂寞而互相安慰,大家私下恋爱,意思说不能同床,只不过相对吃饭,互慰孤寂而已。这称“对食”或“菜户”;明朝宦官的魏忠贤据传也有过相关经历。对食现亦指无性行为的处对象。后来“对

  • 《伊索寓言》的创造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伊索寓言

    导读: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分把人比喻为动物来讽刺。人们之所以会对《伊索寓言》的作者产生疑惑,是因为从《伊索寓言》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

  • 中共“一号机密”档案保卫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号机密

    导读:揭秘中共“一号机密”档案保卫者是谁?1932年起在上海负责“中央文库”的管理工作。它们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号机密”两万余件从建党到“六大”的档案,囊括中共早期的几乎所有重要文件。在中共内部,它们被

  • 古代水利工程灵渠介绍 灵渠是谁开槽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灵渠

    导读:古代水利工程-灵渠广西兴安灵渠。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将其一股(今称南渠)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入漓江上源支流,并对天然河道进行扩挖和整治后,入漓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无通航作

  • 历史百科:“目的”一词起源于比武娶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目的

    导读:核心提示:这时,青年李渊到窦府,连发两箭分别射中孔雀两眼,窦毅于是将女儿嫁给了李渊。这李渊夫妇正是后来唐太宗的父母。“目的”即起源把孔雀的眼睛当靶子。-核心提示:这时,青年李渊到窦府,连发两箭分别射中孔雀两眼,窦毅于是将女儿嫁给了李渊。这李渊夫妇正是后来唐太宗的父母。

  • 汉武帝的后宫有哪些 汉武帝后妃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汉武帝

    汉武帝的后宫有哪些历史上的汉武帝并不是一个十分好色之人,但确实出了名的喜新厌旧,如果要给他洗白的话也可以说他是专情之人,爱一个人时就看不见别人了。汉武帝的后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庞大,他是典型的江山大于美人的君主,没有一个美人可以让他放弃江山。汉武帝与卫子夫剧照首先要说的就是陈阿娇,人们对进屋藏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