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那么奴隶到底要做些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那么奴隶到底要做些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3/12/9 22:54:00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那么奴隶到底要做些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事农业劳动

从事农业劳动的奴隶,叫做隶农或臧获或仆庸、附庸、陪敦、陪台。

“仆庸土田”一语,见于《召伯虎簋》;“土田附庸”一语见于《诗·鲁颂·閟宫》;“土田陪敦”一语见于《左传》定公四年;“陪台”一词见于《左传》昭公七年。仆、附、陪,皆同音字,自可通用。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崔氏之乱,申鲜虞来奔,仆赁于野,以丧庄公。冬,楚人逆之,遂如楚为令尹。”申鲜虞原是齐国贵族,他因避崔氏之乱,到了鲁国。“

《国语·晋语》说:“其犹隶农也,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飨,为人而已。”由于出身罪隶,当属于国家所有。

《国语·晋语》:“(子犯)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莫知其在也。妾告姜氏,姜氏杀之。”蚕妾是从事采桑养蚕的女奴。

从事畜牧业生产

从事畜牧业的奴隶,叫做圉,也叫做牧。

《左传》昭公七年说:“马有圉,牛有牧。”杜预注:“养马曰圉,养牛曰牧。”《周礼·地官》有“牧人”一职,是掌管田野牧养六牲等事物的。有“牛人”一职,是掌牧公家之牛的。“牧人”、“牛人”手下从事具体放牧的人,当大都由圉、牧等奴隶充当。

《越绝书》卷十载,范蠡所数吴王夫差大过之一是使越王勾践“刍茎秩马,比于奴虏”,可见剁草喂马,确是奴隶分内的工作。

《左传》所记,齐宋鲁各国都有圉人。襄公二十六年明记“圉人”“步马(蹓马)”。襄公二十七年载齐崔杼“使圉人驾,寺人御而出。”杜预注“圉人”为“养马者”。可见圉人确以养马为主要工作。“圉”也或被用作男奴的通称,例如说:“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男曰圉,女日妾”。

管子·八观》所列调查项目有“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荐草衍多,则六畜易繁也。”说明齐国非常重视畜牧业生产。既然如此,则从事此项工作的奴隶一定不会少。

从事手工业

春秋时期,贵族经营的手工业有使用奴隶的,例如鲁国贿赂给楚国的执斫、执鍼、织纴各一百人。到战国时代,官营手工业中的“百工”也还属于奴隶性质。

《周礼·天官》有“缝人”一职,下设“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这些当都是从事缝织的手工业奴隶。《左传》文公二年载鲁贵族臧文仲用“妾织蒲”,这是女奴从事家庭手工业劳动的例子。

《吴越春秋》卷四说:“(干将)使童女、童男三百,鼓橐装炭,金铁乃濡,遂以成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文中所说的童女、童男当属国有奴隶。

《叔夷钟》铭文载:“余(予)厘(莱)造(铁)徒四千,为汝敌寮。”厘造铁徒是出于莱国的战俘,其数目达四千之多,可见规模之大。同铭又谓赐给叔夷几百家厘仆“以戒戎(作)”,就是使用俘虏制造武器。叔夷是齐灵公时人,器作于灭莱后不久,当时冶铁工匠已经为数众多,说明齐国冶铁工业十分发达。

从事商业活动

大商人还常用奴隶从事商业活动。

据《史记·货殖列传》载,大投机商白圭就“与用事童仆同苦乐”。所谓“用事僮仆”,就是随从主人经营商业的奴隶。至于大商人兼大官僚的,因为权势所在,所有的奴隶也就更多。到战国末年,秦国由于特殊的条件,大商人兼大官僚使用的奴隶就特别多。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以“奇货可居”闻名的大商人吕不韦有家僮万人,嫪毐也有家僮数千人。《尸子·发蒙篇》:“家人子侄和,臣妾力,则家富。”说明当时一些富人还是依靠奴役奴隶来致富的。《管子·问》:“官贱行贾。”意指收养贱者经商。

守卫王宫

守卫王宫是“五隶”的主要任务。

《周礼·秋官》有“司隶”一职,“掌五隶之法”,其主要任务,一是“帅其民而搏盗贼”,二是“帅四翟之隶,使之皆服其邦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

《周礼·地官·师氏》载师氏也职掌“四夷之隶”,“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朝在野外,则守内列,”

《吕思勉读史礼记》“以夷隶守王门”条下解释说:“此实王最切近之护兵,而以四夷之隶充之者,古同族人不甚肯相残,夷隶则于吾族之人无所爱,且除豢养之者无所依,故肯为之致死。执其兵,服其服,已足震慑本族人矣。”。

家内奴隶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和贵族周围都有着一大批宫廷家内奴隶,其名目繁多,此处只略列其中主要几种。

乐工

《左传》襄公十一年载:“郑人赂晋侯以师悝、师触、师蠲,……歌钟二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这里的师悝等人和女乐等,都是宫廷从事音乐的奴隶。

《史记·孔子世家》载鲁国贵族季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说明齐国也以国有奴隶“女乐”送礼于人。

《墨子·辞过》说:“当今之君,其蓄私也,大国拘女累千,小国累百。”正如《墨子》所说,春秋战国时期,国君和贵族之家蓄妾至数百千人。吴王夫差有宫妓数千人,卫国大夫公良桓子家“妇人衣文绣者数百人”

《管子·戒》言“中妇诸子谓宫人”、“宫人皆从出”,此宫人即女奴。《周礼·天官》有“女宫”这一差事,注说是宫中的女奴。这些女宫由寺人掌管,专做低贱的杂务。

阍是受刖刑而罚作守门的奴隶。《韩非子·内储下》载:“门者刖跪曰:‘足下无意赐之余隶乎?’”文中“刖跪”即是被处以刖刑而罚作守门的“阍”。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说:“阍门者也。”《礼记·祭统》说:“阍者,守门之贱者也。”

据《左传》定公二年载,邾庄公的阍曾向与庄公饮酒的夷射姑“乞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人便利越获俘焉,以为阍使守舟。吴子余祭观舟,阍以刀弑之。”

《周礼·天官》有“阍人”一职,“王宫每门四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周礼·秋官·掌戮》却说:“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两说虽有微别,但无论是守门还是守囿,也无论是墨者还是刖者,其为受刑被罚作奴隶则是一致的。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正昼披发乘六马御妇人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刖跪即受刖刑而守门的阍人,证明齐国宫廷是以阍人守门的。

寺人

寺人或作侍人,为国君或卿大夫的近侍,由宦者充任。《周礼·天官》有“寺人”一职,掌理王宫中女御和女奴们的戒令。

竖是年幼的宦者,也是国君的近侍。《周礼·天官》有“内竖”一职,掌理传达王者有小事下达内宫或卿大夫的命令等。

倡优

倡与唱通,擅长歌唱的演员即为倡。优是杂戏艺人,以滑稽多辩见长,有时与俳并称为俳优,或和伶联称为优伶。

如《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倡,侏儒也。”旃既是优,又是倡,又是侏儒。

据《战国策·齐策五》载,战国时的诸侯宫廷中,“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秦始皇统一六国,集中了全国的乐舞,以致女乐倡优充盈宫室。

《史记》所载,楚庄王时有优孟。《韩非子·难二》载齐桓公时,宫中优人曾笑“有司请礼,桓公曰‘告仲父’者三。”

标签: 春秋战国奴隶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是唐初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为何会沦落到自杀?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孙无忌,唐初,文史百科

    有关于唐朝开国大臣长孙无忌的死因,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认为是触到了武则天的利益,因而武则天假借李治之手除掉了他,但其实并非这么简单,而且也和武则天没什么关系。但是他死后,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却基本上都不感到惊讶,认为这是早就注定好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最后究竟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张易之,文史百科

    张易之(?—705年),小字五郎,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市)人。一代女皇武则天宠臣,雍州司户张希臧之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皙貌美,兼善音律歌词。初以门荫,授尚乘奉御。武则天临朝,得到太平公主引荐,进入宫中侍奉,成为武则天的男宠,历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奉宸令、麟台

  • 说起嘉庆这位皇帝来,为何却是清朝最被坑的一位皇帝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清朝,文史百科

    说起嘉庆这位皇帝来,那就着实是清朝最被坑的一位皇帝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老子乾隆,或许有人认为乾隆是明君,或许有人会认为乾隆是昏君,但是不管乾隆是明君还是昏君,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确实是坑了嘉庆。很显然,因为乾隆留给嘉庆的清王朝,其实早就已经不是强盛的清王朝了,而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咱

  • 《龙文鞭影》记载有韩琦焚疏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韩琦,焚疏,文史百科

    《龙文鞭影》上有韩琦焚疏 ,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琦焚疏北宋韩琦曾担任右司谏的谏官,当时灾难异象多次出现,韩琦以灾难异象屡次发生,主因是执政者不才,多次向皇上進言。宰相王曾(沂国公)见韩琦论事恳切正直,对他说:“多年来谏官多畏惧躲避,为自身安全着想,不然就是

  • 以赵匡胤与朱元璋的能力,为何却都没能实现迁都计划?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朱元璋,文史百科

    公元976年,赵匡胤游览故乡洛阳,考虑到开封“形势涣散,防维为难”,不是理想的都城,于是提出迁都洛阳的计划。公元1391年,朱元璋命令太子朱标巡视关中,考证明朝都城事宜,其实就是想要迁都西安,所以才有太子朱标“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北宋都城开封

  •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刘侗、于奕有何记载?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代,抖空竹,文史百科

    抖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记载说:“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蛙羌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

  • 韩琦作为北宋著名大臣,民间是怎么流传韩琦买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琦,北宋,文史百科

    韩琦是北宋著名大臣,他是进士出身,却在宋朝的西北边疆,做过防御西夏的武将,最终官居宰相之位,可谓“出将入相”。韩琦一生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个皇帝,被大才子苏东坡誉为誉为“一品宰相,三朝元老”,可见韩琦在朝中的地位之高。关于韩琦,在民间流传了不少轶事典故,其中就由一个韩琦买妾的故事,这个故事彰

  • 在众多出家的皇帝中,梁武帝萧衍曾出家过多少次?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衍,出家,文史百科

    在我国历史上,一共有过83个王朝,五百多位帝王,这些帝王里,有的励精图治,有的纵情声色犬马,有的驰骋疆场,有的沉迷吟诗作赋。出家的皇帝也有不少,像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一代女皇武则天、爱美人不爱江山的顺治帝等等都曾与佛教结下深深的缘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众多出家的皇帝中,有

  • 有四次著名的“灭佛”事件,后周世宗柴荣为何发起灭佛运动?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世宗,灭佛运动,文史百科

    佛教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古至今,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有很多,许多封建王朝都将佛教捧上了很高的地位。但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四次著名的“灭佛”事件,今天就来说说其中的一起:后周世宗柴荣发起的灭佛运动。后周世宗柴荣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他在位只有短短六年时间,就将一个处于内忧外患的后周政权打造成为

  • 既然诸葛亮能力这么强大,为何不听刘备的意见取而代之?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刘备,文史百科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掌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很多读者会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而代之呢?毕竟那个时候很流行臣子取君主而代之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饱学儒家诗书,精通奇门遁甲、周易八卦,常自比管仲、乐毅。诸葛亮确实具备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本领。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