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古代四大才女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1/3 4:11:48

相比古代四大才女,可能各位更熟悉古代四大美女。其实四大才女也很美,而且还有才,所以也是让无数后人感到向往,心生敬仰之情。这四大才女按年代分别是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和李清照,在历史上都是十分有名的人物,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她们的事迹。如果不太了解的话,可以趁此机会看看关于她们的生平故事,说不定能给你带来别样的感触。

1、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后,西汉人。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十六岁时嫁人,几年后,丈夫过世,返回娘家寡居。

家居之时,许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能弹琴作诗,卓文君从中领会到他的才华和情感,一心相爱。司马相如家里一无所有,卓文君随他私奔后,就开了个酒铺,亲自当掌柜,文君当垆卖酒,相如则作打杂,不怕人讥笑。后卓王孙碍于面子,接济二人,从此二人生活富足。

自古至今,大多数男人总是令人失望。司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当他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一首《白头呤》,“…… 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向往以及一个女子独特的坚定和坚韧。也为她们的故事增添了几分美丽的哀伤。

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 怨郎诗》。

其诗曰: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完,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细细品读,其爱恨交织之情跃然纸上。

卓文君是聪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婚姻,终于苦尽甘来。他们之间最终没有背弃最初的爱恋和最后的坚守。这也使得他们的故事千转百回,成为世俗之上的爱情佳话。

2、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蔡琰,“文姬”是其表字,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她学识广博,能言善辩,擅长音律,其父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学者,擅长文学、数术、天文和音乐。

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学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不久董卓乱京,后来董卓死后蔡琰为董卓部将所掳,并于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匈奴入侵中原,蔡文姬被匈奴人掳去。不过比起其他被掳去的百姓来说,蔡文姬还算是幸运的,或许是她出众的相貌和她过人的学识,被匈奴人中仅次于单于的首领左贤王看中并成了他的夫人。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尽管在异国他乡成了家,还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孩子,但她始终无法忘记中原的父老乡亲。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年她三十五岁,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就在这年爆发了著名的“ 赤壁之战。”

蔡文姬嫁给 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 音律,自视甚高,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纳了她,在婚后第二年,董祀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来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宽宥了董祀。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 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蔡文姬和董祀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为妻。

3、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祖籍陇西上邽(今甘肃清水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据《新唐书》记载,婉儿将生时,其母郑氏梦见一巨人,交予她一秤,并称“持此称量天下士。”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

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 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女皇连连惊呼:“此女绝非凡!”

神龙元年(705年), 唐中宗复位后,仍得中宗、 韦后宠信,专掌起草诏令。与太平公主亦多往来,与武三思私通。曾建议中宗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又与韦后、 安乐公主等人操纵政治,树立私党,广纳贿赂。景龙四年(710年),中宗崩,韦后欲效武后而称帝,临淄王 李隆基发动政变,诛韦后、安乐公主,拥立其父唐睿宗。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执意杀上官婉儿,年仅46岁。开元初年, 唐玄宗广征上官婉儿的作品,编成文集20卷,张说作序。《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4、李清照

李清照,北宋齐州(今山东省济南市)人,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

建中元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 赵明诚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 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眼见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建炎三年,49岁的赵明诚空怀满爱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

绍兴元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曾孤寡再嫁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张汝舟,但不久随即离婚,甚至因此闹上公堂。后期的词中,多写闺中思夫及国破家亡之情,她的词中充斥着深深的愁丝。

标签: 四大才女

更多文章

  • 王昭君一生嫁了几次 王昭君丈夫分别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王昭君

    说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她可是有“落雁”之称的。尤其是关于她的这个“昭君出塞”故事,可是流传千古啊。因为她一个人,就维护了汉族和匈奴之间的关系!那么王昭君一生是嫁了几次呢?分别都是嫁给的谁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 七一勋章的产生方式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一勋章

    七一勋章,中共中央用于表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通知》,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奖项历程2015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2015年

  • 和乾隆帝一起入皇陵的妃子有几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帝

    《如懿传》热播,剧中讲述乾隆与诸位后妃故事,着中描绘乾隆与其继后乌拉那拉氏。其实历史上乾隆最恨的后妃就是乌拉那拉氏,在乌拉那拉氏死后未给她谥号也没让她葬入帝陵,就随便丢在妃陵。乾隆皇帝一生七十多后妃,最后也就有无位后妃与其同葬。可以看出最终有资格和乾隆皇帝一起随葬才是他最爱的人,而不是《如懿传》中

  • 吕母为什么起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母

    吕母(?18年),姓名不详,吕育之母,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市)人。最早反抗王莽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领导农民起义的女领袖。吕母作为一个财产俱丰的富户,点燃反抗王莽反动统治的火炬,率领大军打破县城,杀死贪官。天凤五年(公元18年),因病去世,起义军归附“赤眉军&r

  • 古代什么时候有户口的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户口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中国的户籍制度始于周朝,至秦代初具规模。此后,经过三国至南北朝的整顿,到隋唐时期日趋完备和周密。从商代的“登人”到汉代的“编户齐民”,再到宋代的&ldquo

  • 诰命夫人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哪些人能成为诰命夫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是唐、宋、明、清各朝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授予官职时,授臣一品至五品官称诰,六品至九品官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

  • 古代女子多少岁结婚?有没有规定最晚多少岁结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

    普遍意义上的婚姻自由是现在才有的事,在古代几乎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在宋朝之后。一方面,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普通女子是没有选择权的;另一方面,受封建礼教影响,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接下来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其实,这种不自由,除了

  • 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上皇

    3岁的时候封储,12对就登基为皇帝,14岁就当了爹,18岁禅位,23岁归位。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的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小编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一位极其伟大的父亲,却是毋庸置疑的。拓跋弘(454―4

  • 藩属国 附属国 附庸国三者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藩属国

    在我们看历史文献历史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藩属国、附庸国、附属国这三个名字,都是表达了国与国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虽说这三个词长相非常的相似,但是细细一品,这“藩”和“附”,“属”和“庸”其内涵还是有很大区

  • 七星诗社有哪些代表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La Pléiade)是16世纪中期法国的一个文学团体,是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他们中以龙沙(P.de Ronsard,15241585年)和杜贝莱(J.du Bellay,15221560年)最著名。七星诗社的诗人们从事过各种创作,如爱情诗、圣诗、科学诗、宫廷